大家对明仁宗朱高炽有什么客观评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01:03:52
大家对明仁宗朱高炽有什么客观评价?
大家对明仁宗朱高炽有什么客观评价?
大家对明仁宗朱高炽有什么客观评价?
明仁宗朱高炽
明朝是我所不喜欢的朝代之一,因为它有太多的杀戮和密踪,而且它太沉重.今天晚上看见了吃肉的那位朋友发的帖子,就顺着这个帖子写下去了.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生于公元1378,卒于公元1425年,终年47岁.他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成祖病逝后继位,在位仅1年就病死.他在1395年被立为燕王世子.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明成祖起兵靖难,命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信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到成祖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我曾经就此人和一位朋友讨论过这个人,他说朱高炽在位只一年,因此他能否有贡献有明朝.我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明确了以下的认识.中有这样的记载:"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还有一些资料我不能一一列举,但是总的说来,整个永乐一朝,成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征战的,而成祖不在的时候都是朱高炽在监国的.之所以朱高炽留在后方监国其原因是因为他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他登上皇位也是不容易的,皇二子朱高煦与成祖有几分相像,长年跟随成祖在外,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成祖与危难之际,成祖也曾许愿说“你大哥多病,将来皇位必将是你的”听了这话,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整个靖难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在封建社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颇似成祖,武勇英俊,在靖难中立下大功,而且成祖也曾亲自许愿将皇位传给他,就成祖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但是最终成祖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汉族的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帝王.而且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因此废之无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因此他于公元1404年被立为太子.永乐22年7月18日,65岁的永乐皇帝在北征反京的途中病逝,朱高炽即位,改年号为洪熙,开始了他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朱高炽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和成祖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儒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并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从而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其次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三杨(杨荣、杨士奇、杨博)辅政.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他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在思想上,他崇尚儒学,褒奖忠孝,他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仁宗还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而且他非常善于纳谏,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终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朱高炽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由于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众的较少,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朱高炽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5月29日.朱高炽由于心脏病突发猝死于宫内钦安殿.死后被谥为孝昭皇帝,庙号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对他的评价是:"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然中遘媒孽,濒于危疑者屡矣,而终以诚敬获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可谓善!【签名档】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