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围城》读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17:33:31
请问《围城》读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啊?
请问《围城》读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啊?
请问《围城》读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啊?
我以为,围城与迷宫就是同卵双生的兄弟.
“围城”中矛盾重重,感觉的确是在走迷宫.从法国邮轮开始,鸿渐就接二连三地碰壁.先是与鲍小姐的缠绵无病而终,然后在婚介的“捉弄”下郁郁不欢.毫不容易找到了意中人,却阴差阳错,一拍两散.此波未平,职业又弄丢了,沦落到那钩心斗角尔欺我诈的三闾大学.此时的鸿渐就像雨下浮萍,肠断尽,怨恨绝,伤心不过了,红尘看透了.好吧,安安静静地,娶了孙柔嘉就算啦.谁知如意算盘终究打不响:柔嘉成了老婆以后,就变成另一个柔嘉了——听不进辛楣的建议,看不起鸿渐,又不屑鸿渐迂腐的家,还经常同室操戈.总之,围城里的鸿渐总不能快人心.
为什么呢?难道是鸿渐前生作孽太多,今生要受报应吗?当然不是.罪魁祸首,都是人性的作祟.“人像一群豪猪,靠近了就会互相刺伤.”(忘记了原文,意思差不多这样)这是《围城》里人的共性.因为人天生就是自私、固执的动物.没错,如果人不是那么自私和固执,人心也不会那么叵测诡变,鸿渐就不会沦落到夫妻分裂.
当然,人可以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只是这样做有点难.首先两人的观念不能相去太远,就像柔嘉和鸿渐的嫂子们在一起必定要拌嘴.其次,因为人骨子里是自私的,要让他们团结起来的唯一办法是:把自私扩大——变一己的自私为全部人的自私.这好像有点不可理喻,但事实上,人的团结都是由赤裸裸的利益撑腰的.不是吗?鸿渐和柔嘉正在吵架,一说起文纨,两人马上并肩作战,作践起她来了.因此人要博爱,要包容,必须要有共同的利益,或者说目的.
人能够有怎样的共同利益呢?最基本的是活下去.的确,每个人都渴望活着,这点并不难满足,只要医生辛勤工作就行.但是为什么天下还有那么多人吵嘴、打架呢?据联合国研究表明,全球至少能养活110亿人口.因此不存在资源的争夺问题.只是同水总要流低一样,人就是喜欢爬高.鸿渐父亲狼狈到祖屋都被鬼子扫平了,心里却还希望儿子娶个有钱有势的老婆,好光耀光耀门户.虽然这情有可原,只是鸿渐所见并不略同,鸿渐的意愿豚翁不了解,于是父子间便有隔阂,后来还险些要翻脸了.这是因为两人的目的不同.
人不但自私,还挺固执,硬是想用自己的思想和意欲同化别人,把别人的利益或目的,统归为自己的利益或目的.于是你语言上表示一下“所见略同”,或者行动上给一点好处人家,满足他的自尊心或自私心,人家很可能愿意称兄道弟的.不信,看《围城》里人物的语言都是独运匠心,行动也都是心裁别出的.高松年写信聘请李梅亭时,夸夸其谈还送他旅费,让梅亭心花怒放.可惜最后信中的承诺却没有兑现.这很让我纳闷:童言无欺,所以只有童年才是最纯真的.直肠直肚,说一不二.况且儿童也不会太固执,因此两个小孩很容易一见如故.成年人的世界充斥着争斗、欺诈、诡变,小孩子不长大是适应不了的.
一时扯远了点,还是说回利益和目的的纠缠吧.比如《围城》中的民国,众生丑态百出.封建残余未扫清,国家政权又摇摇欲坠.百姓两头不着岸,只好把混口饭吃作为最伟大的理想,因而各扫自家门前雪.人性的根性因此完全暴露,人与人之间障壁也随即变厚.这有点像“囚徒困境”:人们看不出双赢的所在.因为人主观的目的不一定符合客观的利益.幸好最后,马克思让人看到他们内在的根本利益,让人有了正确的共同的目标.因此共产党带领下的人更能达到“双赢”.这就关系到“博弈论”.
从吵嘴、打架发展到战争,皆起源于人性的一个特点:总是趋向于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而无视他人的利益和目的.
人想要过平安日子,得先找到人类的根本利益所在,找出那个活着的理由,以达到“共赢”.只要我们统一了为什么活的意见,“民族”恐怕不复存在了,国家间也不会那么多战争了.
这个理由是什么呢?人类从点亮文明之火开始,就世世代代地追寻了.但由于自然的、人为的因素,每个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信仰.而且,人是固执的,没有人肯放弃自己的文化而投身外夷文化,除非那利益差距实在太大.由此看来,达到“共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人的自私和固执.毕竟人不可能大公无私,公是建立在私的基础上的.而正是人的固执造就了这个缤纷多姿的世界.因此,大家平常钩心斗角是很正常的,恰恰体现了人性固有的特性.看看那《动物世界》,都是些为谋生而你死我活的场面.但是,如果我们追求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生活,人还是要少一点固执,认真想想,共赢在哪里.用理性的思考,克服“无毛两足动物”的劣根性,生活才能和平美好.
一句话 在外面的想进去 在里面的想出来
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