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者不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3:06:59
杀生者不死,杀生者不死,杀生者不死,这是个非常著名的寓言,它的内涵之深广,以至虽经过极多的阐释,却仍然不会过度.这是令人惊奇的,庄子的玄想竟是如此深邃,以至于任何解释都似乎是合理的,反过来说,也即是没

杀生者不死,
杀生者不死,

杀生者不死,
这是个非常著名的寓言,它的内涵之深广,以至虽经过极多的阐释,却仍然不会过度. 这是令人惊奇的,庄子的玄想竟是如此深邃,以至于任何解释都似乎是合理的,反过来说,也即是没有一个解释能够敢于说是完全合符庄子原意的.当代先锋小说家马原极为推崇这个寓言便因为它的意义深广.?《庄子》中的原文和解释已在本编《“谈笑论生死”是庄子的生死观吗》一篇中论述了.此处不加赘言.从该篇寓言可见,这几乎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短篇小说了.如果说小说家们要抒写的总难免是人存在世界上所受到的悖论,以及因为这种悖论而带来的痛苦的话,这个寓言的悖谬之处更超乎于现实,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种种经历当中.这就是庄周的伟大之处.? 《于丹〈庄子〉心得》第34~35页写道:? “这仅仅是一个寓言吗?所谓人的社会化,就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被社会凿开了我们的一窍又一窍.到最后,我们变成一个社会标准下的成人,但离我们的赤子之心、浑沌之态又有多远呢?”?然而,“浑沌之态”并非可以妄断为“赤子之心”,而且以上的比喻也有些不甚恰当之处. 在这里,我们需要对这个寓言作一梳理.? 何为“浑沌”? 历代对“浑沌”的解释大致有四类解释:? 第一,浑沌是“无”、是“道”.清代学者王夫之的《庄子解》说:“知与不知,皆出于一真之大宗,而还以伐其宗.知者任其知,不知者任其不知,心无与焉,则浑沌常存,应物而不死.故或欲明民,或欲愚民,皆非以复其朴也.”简单点可以做如下解释:倏和忽这两者,代表着“知”和“不知”,游离在“一真之大宗”之中;在这里“一真之大宗”是指“道”;但是存在于“道”之中的“知”与“不知”两者却反过来攻击它,浑沌死,也即是指“道”一分为众,比如分为“知”与“不知”等.但是,无论是“知”欲让天下的人民都聪明起来,还是“不知”要运用愚己政策,使天下人都陷入不能更加聪明的境地,这两者都不是“浑沌”本身,都不能复归“浑沌”原初的本性.? 如果我们照王夫之的解读,明显地,前面提及的于丹的解说,便是有问题的,是一种错误解读;即使不是错误解读,也是未能自明的错用词语.?浑沌是“无”,“无”中生出“有”,万物从“无”中生长出来,因此“无”并不是“没有”的意思.《庄子·天地》中又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生得以生.” 这是对宇宙原初起由的解释.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同样的说法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在“浑沌”这个“无”中,存在着倏和忽,而七窍完成的同时也毁灭了“浑沌”,便成了“三生万物”.?第二,“浑沌”可用自然现象解读,持这种观点的历代学者不少,有晋代学者李颐、梁简文帝、唐初道士成玄英以及明代学者陆长庚.这是指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我们可以在子部《艺文类聚》卷一《三五历纪》中查到有关类似浑沌的盘古神话:“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如果庄子真在这个寓言寄予入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内涵的话,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更延伸地思考:浑沌的死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盘古神话.宇宙最初的状态,是一片虚无(“无”如前所说,等同于“道”),当这片虚无被破坏之时,新的事物产生了,而虚无也随之死亡.朴素地说,即是:新的事物总是在旧的事物上生长出来的.这是一种历史主义的观点.如果明白这种历时性衍生的观点,或许于丹就不至于那么武断地解读《庄子》了.? 第三,“七日而浑沌死”即是“分者,成也;成者,毁也”.然而,我们既然知道了,成就是毁,那么反过来,毁也能够是成,这个方法即是齐物论所教予我们的.于是庄子在面对这种浑沌死的状态之下,提出了一种齐物的方法,即“撄宁”.? 庄子在《齐物论》中借女偊之口说:“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前面提及的“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生”这四种状态都是齐物论的结果,都是撄宁的作为.? 撄(yīng英)的意思是:“触犯、干扰”.宁的意思是:“平静宁和”.合起来“撄宁”的意思是说:虽然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依然能够保持宁静、平和、自如、逍遥的状态.? 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说:“‘撄者’,拂也,撄扰汩乱之中而其定者常在;‘宁’,定也;撄扰而后见其宁定,故曰撄宁”.释德清以佛家解释庄子说:“撄者,尘劳杂乱,困横拂郁,挠动其心,曰‘撄’.言学道之人,全从逆顺境界中做出,只到一切境界不动其心,宁定湛然,故曰:‘撄宁’.”清末学者杨文会总结说:“即将、即迎、即毁、即成,合四句为一‘撄’字;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生,合四句为一‘宁’字.”? 以上俱能说明,庄子借用这个寓言表达的意思蕴涵着齐物论方法,包含着相对性悖论,其实也正从反面来警戒世人:当你意识到受困于某种局限时,受毁时,受到拘束而不得逍遥时,破开浑沌以求得另一个生,或者在发现浑沌死之后,借助齐物论,来使自己撄宁,从而得以逍遥.? 第四,这个寓言里表达了道家的“无为”思想,又可看做是以历史现象的抽象总结.清人宣颖便是持此观点.? 唐代成玄英《庄子疏》中疏云:“南海是显明之方,故以儵为有;北海是幽貌之域,故以忽为无;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浑沌为非有非无者也.”用大白话说,即是:南海这个地方是光明显亮的地方,而北海却是幽暗阴森的地方,因此把南海称做倏,以象征“有”,把北海称做忽,以象征“无”.处于不是南不是北的中央,叫做浑沌,象征着既不是“有”,也不是“无”.?倏比喻的是有形的东西,而忽比喻为无形的事物,而浑沌,因为无孔无窍,比喻自然.倏、忽的原义本就是非常快速的意思.根据庄子的描述,浑沌是“有”和“合”的表象.? “有无二心,会于非无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执为一中志,故云待之甚善也.儵、忽二帝,犹怀偏滞,未能和会,尚起学心,妄嫌浑沌之无心,而谓穿凿之有益也.不顺自然,强开耳目,乖浑沌之至淳,顺有无之取舍,是以不终天年,中途夭折.”?这里说的倏、忽二帝其实可以等同于说人类.人类的狂妄和自以为是,以自身仅有的些微智力,便妄以为能够破“浑沌”,其实是井底之蛙的见识.比如说,以往的人类狂妄无知地破坏生态,现今我们所遭受到的惩罚,便如同“浑沌”之死给我们造成的巨大灾难.? 把人类破坏自然这个“浑沌”的做法,最终结果总结为一句话便是:为者败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为者败之,成者反焉”,这就是圣贤的教诲.? 大多数历史现象都是这样,愈是为者愈是败之,愈是执者愈是失之,因为他们破坏了一种浑沌的和谐.浑沌的和谐就是在于道家所提倡的顺应自然,自然而无为.?但是,我们在《于丹〈庄子〉心得》里读道:? “其实,我们有多少人在成长过程中,有某种潜能从来没有被开发出来.”? “比如,你从来没有遇到过你真正热爱的职业,可以让你用心去做.你没有在这个职业中体会到被激发的乐趣,没有享受自己得到提升的快乐,所以有一些技能永远地被遮蔽了.” ? 这种解法还真叫笔者大开眼界.? 把“七日而浑沌死”如此深浅皆宜、切入解读的寓言解说成“潜能的开发”,如若是这样的话,现代人对《庄子》的臆解,便是如同“浑沌”的第四解中的倏和忽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