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 结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10:37:31
元杂剧剧本结构元杂剧剧本结构元杂剧剧本结构元杂剧剧本:杂剧剧本的组成,包括唱(歌唱)、白(道白、对白)、科(动作、表情)三部分.唱即歌唱,除由一个脚色从头唱到底外,还有脚色不变,主唱人物可换,这叫做改

元杂剧剧本 结构
元杂剧剧本 结构

元杂剧剧本 结构
元杂剧剧本:
杂剧剧本的组成,包括唱(歌唱)、白(道白、对白)、科(动作、表情)三部分.
唱即歌唱,除由一个脚色从头唱到底外,还有脚色不变,主唱人物可换,这叫做改扮或倒扮,约占1/3.一人主唱可集中力量刻画主要人物,使之形象鲜明.
白即宾白,由于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可分诗对宾白、教语宾白及类似顺口溜的宾白等,语言质朴,长于叙事.
科,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①做工,元人称手儿,后世称为身段,如做悲科、做拔斧砍旗科.②武功,如筋斗、抢背、刀枪剑戟之类的功夫,多为做战科、混战科.③剧中穿插的歌舞,如《梧桐雨》剧中的做舞科、魔女作歌舞劝酒科,因有表演动作,故列入科内.④效果,如雁叫科、内傲风科,当时没有效果一词,所以也包括在科中.⑤检场也放在科里,想来元杂剧没有专职检场,由零碎脚色兼作,如做掇桌儿科、卒子做托砌末上科等,但主要内容还是做工和武功两个方面.
元杂剧结构:
元杂剧基本上采用每本“四折一楔子”
折,也就是段,既是音乐的组织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楔子”,是元杂剧在折之外增加的短而独立的段落,一般用在剧的开头,作为剧情或人物的简略介绍.也有用在折与折之间,用以衔接剧情的,与现代戏中的过场戏差不多.
每本元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唱、白、科三者在一本剧中密切配合,彼此引发,更能使剧本和谐统一,相益得彰,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从而收到更理想的艺术效果和舞台演出效果.
元杂剧采用旦本或末本的演唱体制,故在角色上有旦、末之分.再把歌曲、宾白、科砌等等表演,即说、唱、做、舞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戏剧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不少散、韵结合,组织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曲是元杂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是以散曲中的套曲组成的.
所谓套曲,也叫“套数”,是由同一宫调中的若干曲牌相贯而成的.在杂剧中,每一个套曲,称为一折,相当于现代剧中的一幕.
元杂剧中的歌曲比较集中地由主要角色旦或末歌唱.有的每折由一人独唱,有的甚至全剧四折,都由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只有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