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八景针对主题就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5:09:36
关中八景针对主题就行关中八景针对主题就行关中八景针对主题就行华岳仙掌第一景  雁塔晨钟响城南  草堂烟雾紧相连  咸阳古渡几千年  骊山晚照光明现  曲江流饮团团转  霸柳风雪扑满面  太白积雪六月天

关中八景针对主题就行
关中八景
针对主题就行

关中八景针对主题就行
华岳仙掌第一景
  雁塔晨钟响城南
  草堂烟雾紧相连
  咸阳古渡几千年
  骊山晚照光明现
  曲江流饮团团转
  霸柳风雪扑满面
  太白积雪六月天
  华 岳 仙 掌:
  游人越过华山苍龙岭至将军石,便可清晰的观赏到朝阳峰危崖上五指分明,宛如一只巨人左手掌迹.此崖曰:“仙掌崖”,此掌乃是关中八景之首 “华岳仙掌”.关于“仙掌”的来历,还有一段奇妙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黄河东岸的首阳山(今山西中条山)和黄河西岸的太华山十一条山恋.那时,这里气候温润,山上郁郁苍苍,白云缭绕;山下良田无际,炊烟袅袅,人们过着安宁的日子.有一年的三月三日,忽然一声巨响, 汹涌的洪水,很快淹没了良田、村舍,大地一下子变成了水乡泽国.
  原来这一年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老寿星多喝了两盅,一不小心,手里玉蛊一斜,琼浆撒下天庭,立刻变成了人间横祸.人们的怨气冲进主宰西方十二万里天地的白帝少昊那里.白帝赶紧向玉帝禀明此事.玉帝大惊,即传旨给巨灵仙要他下凡人间,立即排除这一祸事.
  巨灵仙头如笆头,眼似铜铃,脚大十围,浑身是劲.他落下云头来到华山的危崖下,一只手遮在额头向东眺望,观察片刻,就一缩身挤入大山之间,只见他,左手一拳,右脚一蹬,使尽全力,将身一展,只听见一声巨响,山开地裂.倾刻间,白尺高的黄浪,如离弦之箭,向东喷射而去,抬头看华山, 已被推进秦岭之中,回头望首阳,已在波涛之北.这时,屹立在水浪中的巨灵仙望着咆哮东去之水,长舒一口气,哈哈大笑,遂驾彩云向西而去.巨灵仙虽然走了,但他那只仙掌却深深地印在了巍巍华山东峰的绝壁之上,给西岳华山增添了一幅神奇无比的胜景.
  雁 塔 晨 钟:
  这里的雁塔指的是西安市城南荐福寺内的小雁塔.塔旁保存着一口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铸的2万多斤重的大铁钟.过去,每天清晨都要按节律敲击大铁钟,向人们报晓.清脆而宏亮的钟声,远震古城内外.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荐福寺的佛塔.荐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 年,是唐高宗李治死后百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15级,是密檐式砖构建筑,塔形秀丽,是我国唐代精美的建筑艺术遗产.小雁塔内有一口今代铸成的大铁钟,钟声清脆悦耳,10公里之外都听得清楚,人称“神钟”.钟高4.5米,重10吨,上面刻有“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太民安,法轮长转”16字吉祥语.据说如果友人思念远方的亲人,只要把亲人的名字和去处写在一张黄笺上,钟声就会把思念之情传到千里之外的亲人耳中.因此“雁塔晨钟”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小雁塔在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第一次自裂自合,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寺内的大雄宝殿是明代重建的.奇怪的是大殿土瓦的颜色不一样,原来这里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明英宗时,西域番僧勺思吉任主持.为筹资修葺荐福寺,资金不够,于是他带头从唐代以来的殿址瓦砾堆中挖拣能用的砖瓦,用在新修的殿堂上.竣工后他修了本章,绘成图样,呈礼部转英宗,请求皇帝为修复一新的寺院命名,英宗一看图上的殿堂顶用了绿琉璃瓦,勃然大努.不但下令斩杀勺思吉和满寺僧众,还把荐福寺夷为平地,原来明代规定只有皇宫才能用绿琉璃瓦盖顶,别处用了就犯“欺君之罪”.后经大大臣们劝谏,英宗才降旨礼部查清事由,经调查,方知这寺内大殿上用的绿琉璃瓦全是勺思吉带领众僧一片一片从数百年废墟中挖出来的.英宗这才赦免了勺思吉的死,荐福寺与小雁塔遂得以幸存.这大殿上的绿琉璃瓦大概就是当年的犯禁之物吧!
  交通:可坐21路、29路、508路、610路、707路小雁塔站下车
  草 堂 烟 雾:
  位于秦岭主峰山北麓的户县秦镇草堂营村.创建于后秦,后秦王姚兴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于此,率三千弟子一起翻译佛经.今寺内有建于唐代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一座,塔北竹林内有一井,井中常有烟雾升腾而出,与周围山岗水气及草堂寺上空缭绕的香烟混为一体,形成草堂烟雾的美景,为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
  草堂寺,相传始建于晋代.日本的日莲宗视草堂寺为祖庭,1982年为草堂寺奉送高级木质鸠摩罗什雕像,以永久纪念.每年该宗都组团来此参拜,与中国佛教界进行交流.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一座高2.33米八面12层,全部使用西域玉石相拼而成.玉色灿烂莹润,每曾玉色不同,故此塔又称“八宝玉石塔”塔前有二柏一井,人称“二柏一眼井,爬柏龙雀树”.传说当年井中央有石一块,每见一蛇卧石上,辄有白雾冲天而上缭绕于帝都长安,因而被称“烟雾井”,形成“草堂烟雾”.
  交通:从西安乘抵达户县的汽车可达.
  咸 阳 古 渡:
  "咸阳古渡几千年".就是咸阳的渭河渡口,横贯关中的渭河,从古秦都咸阳旁边流过.古桥遗迹,在隐没百年后数年前重现人间.
  据咸阳地方志记载,“咸阳古渡”建筑于明嘉靖年间,渡品处建有一座木桥,通陇通蜀,过客众多,为秦中第一渡.“咸阳古渡”为古长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木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的交通、经济、军事,以及渭河流域的桥梁建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证.
  骊 山 晚 照:
  骊山位于陕西临潼县城南,西距西安市25公里.是秦岭东端的一个支脉,海拔800米,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系秦岭山脉一个支峰,最高峰仁宗庙海拔1256米.“骊”在古汉语里是黑色骏马的意思.古时山上松柏满坡,林涛滚滚,从远处看去,郁郁葱葱,活象一匹奔腾青骏的骊马立于渭河平原,美如锦绣,所以人们叫它骊山.山上有两峰,称东绣岭和西绣岭,均满披青松翠柏,郁郁苍苍.每当夕阳西下,云霞满天,苍山绣岭涂上万道红霞,景色妩媚动人,酷似一匹“火焰驹”,因此,这一美景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
  上山有台阶路3200多米,先来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便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山腰有捉蒋亭,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过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相传,唐玄宗两次在此见到老君降临阁内,故此称之为降圣阁,也叫朝元阁.殿内原供奉白玉老君像,“安史之乱”时,像的正身被烧裂,双手也被盗,现玉像保存在陕西博物馆内.老君殿是唐华清宫的长生殿所在地.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定情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蜗而建的.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 .当犬戎攻入骊山,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诸侯却无人来救,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过了烽火台后往东即到东绣岭上的“石瓮寺”.因寺的西面岩石受流水冲击而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据传,该寺建于唐开元年间,用造华清宫所剩的材料予以修建的.接着来到位于东西绣岭之间的石翁谷中的“遇仙桥”.据说,此桥为唐代所建,是一座长5米,宽2.4米,高5米的单孔石拱桥.相传,古代有一考生赴京赶考行至此桥,得仙人指教,幸运考中,此桥由此名“遇仙桥”.在骊山北麓西绣岭山麓有一个著名的温泉,一池碧水,清洌见底,热气升腾.秦始皇为霸占独用,就用石头砌起了温泉池,称 “骊山汤”.骊山秀丽的风景和诱人的温泉吸引了后代的王宫贵族.周、秦、汉代都在这里建立了离宫,到了唐代,皇室大兴土木,先建汤泉宫,后建温泉宫.公元747年,唐明皇令匠人扩建离宫,从此改名华清宫,华清池是杨贵妃休浴处,今已建成游览区和疗养所.
  解放后,骊山加强了植树造林的工作,原有的遗址也得到保护.如今的骊山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现在山下建有华清池公园,温泉疗养院,山上有缆车连接老母殿和烽火台,山中景色可尽收眼底.
  交通:乘旅游中巴306、307路,华清池站下可达.
  曲 江 流 饮:
  曲江流饮,曲江池位于西安市南郊、距城约5公里.它曾经是我国汉唐时期一处极为富丽优美的园林.常年的曲江池两岸楼台起伏、宫殿林立绿树环绕水色明媚每当新科进土及第、总要在洫江赐宴新科进士在这里乘兴作乐放杯至盘上放盘于曲流上盘随水转,轻漂漫泛转至谁前.谁就执杯畅饮遂成一时盛事“区江流饮”由此得名.
  灞 柳 风 雪:
  灞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兆,便将桥名改为长存桥.以后在宋、明、清期间曾先后几次废毁,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重建桥,但桥已非过去规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抚杨公恢才按旧制又加建造.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桥下有72孔,每孔跨度为4米至7米不等,桥柱408个.1949年后为加固灞桥,对桥进行了扩建,将原石板桥改为钢混凝土桥,现桥宽10米,两旁还各留宽1.5米的人行道,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运输.
  灞河是发源于秦岭蓝谷的一条河,横贯西安东部,向北注入渭河.早在秦汉时,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好象冬日雪花飞扬.自古以来,灞水、灞桥、灞柳就与送别相关联.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唐时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的风气,为文人骚客所乐道.因此,曾将此桥叫“销魂桥”,流传 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灞桥风雪”从此被喻为“关中八景”之一.
  太 白 积 雪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位于眉县、太白、周至三县交界处.主峰仙台海拔3767米,自然保护区 5.4万公顷,距西安120千米.太白山得名已久.《水经注》载:“汉武帝时,已有太白山神祠,其神名谷春,是列仙传中人”,《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主峰之西,因号为太白山.太白山崇高峻 伟,草木繁盛,海拔3000米以上地带发育有第四纪末冰川.山巅有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和玉皇池4个高山湖泊,池水清澈,深不可测.由于山高云淡、空气稀薄、气候寒冷,终年积雪不化,即使三伏盛暑,皑皑白雪,仍然莽莽天际银光四射,其景致格外壮观美丽,是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
  太白山森林茂密,溪流潺潺,鸟兽繁多,景观迷人,有绿色植物宝库和天然动物园之称,也是世界上 少有的天然高山植物园和动物园.由于高差大,气候、土壤、植物等均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自下而上有暖温带、寒温带、严寒带气候特点,与之相对应,呈现出不同的森林景观.自上而下生长着侧柏、松栎、红桦、冷杉、落叶松、高山灌木丛等6个垂直分布的景 观栎林带.植物种类丰富,有种子植物1500余种,药用植物510余种.太白红杉、连香树、独叶草、星叶草 等均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生动物约270种,鸟类330多种,约占全国鸟类动物的四分之一,其中属国家保护的动物55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羊、大鲵、青羊、金鸡等都是十分珍稀的动物.
  太白山森林公园有多种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园内有低山、中山、高山3种地貌类型,峡谷幽深,奇峰林立,飞瀑深潭,景色秀丽.园内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王禅老祖修道的"鬼谷子洞",相传为汉钟离、吕洞宾等八仙修行处"钟吕坪",道教始祖老子骑牛过玄关路经汤峪休息的"青牛洞",唐玄宗携杨贵妃游汤峪所建的"唐子城",药王孙思邈上太白采药的栈道等遗址.
  森林公园入口处为汤峪温泉,唐代称"凤泉汤".现有大泉3口,日出水400多吨,出口水温度60O C,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疗效.经过近几年来的规划和开发建设,森林公园已具有较好的综合接待条件.千百年来,被誉为太白山八景的红河丹崖、斜峪雄关、古枫函境、桃川曲流、斗母奇峰、平安云海、太白明珠、拔仙绝顶,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交通:1.乘西安至眉县的客车眉县常兴路口下(潘家村客运站乘车,7:10-18:00 每30分钟一趟),再乘去眉县汤峪口的中巴,至太白山脚下
  2.乘坐西安至眉县客车,眉县槐芽车站下车(各长途汽车站乘车),再乘去汤峪口的车
  3.乘坐去汤峪口的旅游专车(西安火车站乘车,每天仅一趟,15:00发车,18:00到达)
  4.自驾车沿西宝高速公路到绛帐路口前1000米下高速路(有路牌)
  5.在水司乘坐太白森林公园的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