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的描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23:17:40
竹的描写
竹的描写
竹的描写
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竹子
环绕小村的青青翠竹已和我的童年一样只留在记忆之中了,连片的竹林把古老的水乡小村妆成绿的世界,袅袅婷婷的竹子齐齐伸向天际,似我童年那高不可攀的梦想,似剪的竹叶把春夏秋冬一一剪去,只留下片片破碎的回忆.多情的暖风,把竹的清香送入鼻息,沁人心脾.无比的清纯,溶入深深的记忆,时时回味.
竹影摇曳的日子已成过去,只有那编有美丽图案的竹席依然在夏日里伴着怕热的我,失去生命力的竹子整个被用作了晾衣服的工具,长年的日晒雨淋,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绿色,变成了泛黄的回忆.
也没见竹子的开花,但它却真正地在我的面前消失了,也许是现在的孩子已经不需要这样的竹林了,他们更多地拥有了昂贵的玩具.已都是独生子女了,父母们也不放心让他们进入竹林,因为竹林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危险,在幽深的竹林里我也曾经遭遇过蛇.
竹子的清高或许是它消失的真正原因,有一日,小村的边上建起了一座小化工厂,从此竹子就走向了灭绝.没有竹的日子,人们一样快乐,那是经济腾飞的结果.然而,竹林在我的心中却占据了很大的一块,在竹林中,有着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有过我的欢笑、我的快乐.
鲜嫩的竹笋是我最喜欢的食物,笋衣包成的粽子又是那样的异常清香.日暮西斜时,成群的鸟雀是我追击的目标,虽说手中有的只是一把由几根橡皮筋制成的弹弓,射出的小石子未必能击中鸟雀,但兴奋的心情却是无法形容的.爬竹子、荡秋千、掏鸟窝……竹的清雅高洁,因此与文人墨客产生了不解之缘,以至于到了"不可居无竹"的地步.在院子里种上一丛竹子,它在带给你绿色的同时,也给生活增添了一份雅致,于是就有了"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偏疑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唯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自是子猷偏爱汝,虚心高节雪霜中."的感慨,元稹与刘兼把新竹的静幽和坚贞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隐在山间的的小舍,那几丛青翠的竹子就是全部的装饰,隐士就像仙者神客,在院间品茗赏竹,这大概就是我们从小就被灌入的世外仙境之美景吧.
文人爱竹,不单是爱它的秀美,更因它的高洁,它那刚正不阿的性格,不畏风霜严寒,正是文人学者毕生所追求的,也是做人的根本所在."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给予竹的刚正之誉;"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是竹的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竹的坚强;"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是竹的清高;"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阴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是竹的可人.能得到如此的美誉,人们自然而然地也就喜欢竹了.
竹的伟大还在于它能制成各色的物品,小巧精致的竹篮能盛放物品;坚实的竹凳、竹椅能让人坐着舒心;精制的竹席又是盛夏必不可少的.竹制的钓杆虽不是金贵之物,但却是实用的.小时就是用它一次次为餐桌上增添了新鲜的鱼汤,在那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这样的日子也就算是幸福了.竹还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秀长的竹节制成一支支竹笛、箫等乐器,随即,天空中就会响起一曲曲动人的思乡曲,竹把我们的情感融化在这一个个优美的音符之中."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这是苏轼对竹的一往情深;"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先娟娟秀,风吹片片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是杜甫笔下竹的娟秀……有了文坛先圣们的赞美,竹子也就更加被文人墨客看好了.
然而就竹的秉性,它容不得半点的乌烟瘴气,一旦身陷其间,宁愿以死亡来面对,于是,家乡的竹林因此变成了一片荒土.
虽已无童年时的竹林,但心中的竹林依旧,带着一丝惆怅,找出横卧于抽屉中的竹笛,那悠悠的思乡曲又一次回荡在耳畔.青翠的竹子,我心中永远的爱.
竹子古诗及赏析: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唐 白居易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
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
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赏析:
诗中表达了队受挫折、被贬官的好朋友的真挚的想念和深厚的友谊,与此同时也显示出作者高尚的情操.十年前,元稹中举时,作者把他比作“孤且直”的竹子;十年后,尽管“外事纷无极,”作者仍以“共保秋心”相互勉励,也深信“风霜侵不得”.作者一方面赞美秋竹,将它看成是孤直品性和高尚志趣的象征;另一方面,借嫌弃梧桐和杨柳,对经受不住外界影响的随风漂浮之辈深表不满.
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竹子栽种的地方:乡村溪水旁,点明了竹子生长的美好的环境.这就烘托出水清竹秀的意境,从而跟末句的“尘冠”遥相对照,表达出诗人鲜明的褒贬.第三、四句写竹子在白日里的形象.先写清晰英武的竹影,再写整齐秀逸的竹姿.诗的感情较为清扬.五、六句转为写竹子在夜晚的神韵,感情显得凝重而深沉.最后两句直抒胸意:栽竹、赏竹使辞官回乡之念油然而生.全诗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篱外清阴接药栏,
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
粉节霜筠漫岁寒.
赏析:
篱笆外的竹荫泻在在有白芷的园地的栏杆上,青翠的竹子,在晓风中,摇曳着发出戛戛的细声.那个一天也离不开竹子的王子猷早已成为故人,竹子因此就缺少了知音;染霜的竹子白白地抗御着岁末的严寒.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赞颂竹笋的玉质和龙种,后两句写新竹一夜千尺的气概.新笋从“数寸泥”里一夜“抽千尺”,的确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这显然是作者运用夸张手法借新竹来表达自己的抱负.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赏析:
躺在书房听到风吹动竹子的萧萧声,疑心那是反映民间疾苦的呻吟,这足见诗人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对“一枝一叶”的“关情”,更可见诗人对民众体察入微.诗又是给他的上司包括的,这无疑也寄托着作者的希望.一位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吏,能有这样的心肠和胆量,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