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孟子的观点是什么?老子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5:40:00
请问孟子的观点是什么?老子呢?请问孟子的观点是什么?老子呢?请问孟子的观点是什么?老子呢?孟子的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以人为本!”中国哲学家孟子是孔子最重要的继承人.他的学说如在《孟子》中所阐述的,

请问孟子的观点是什么?老子呢?
请问孟子的观点是什么?老子呢?

请问孟子的观点是什么?老子呢?
孟子的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以人为本!”
中国哲学家孟子是孔子最重要的继承人.他的学说如在《孟子》中所阐述的,许多世纪在中国颇受崇拜.他常被称为“亚圣”,即在智慧上仅次于孔子.他大约是孔子后200年间的人.
孟子约在公元前371年出生在疆上很小的邹①国,即现在的中国山东省.他出生的年代恰逢周王朝的最后阶段,人称“战国时期”,因为当时的中国在政治上四分五裂.孟子虽然在孔子传统的熏陶下长大成人,并一直是孔子学说和理想的强大支持者·但是终于作为一名卓有建树的学者和哲学家而赢得了尊敬.
加冠后孟子花了大量的时间周游列国,为许多统治者献之良策,其中有不少为之洗耳恭听.因此一段时期他曾为齐国的客卿,但是大体上他没有任过固定哪个国家的政治幕僚.公元前312年他在59岁时返回家乡邹国,尽其天年.他的卒年不详,可能是公元前289年.
孟子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培养了一些弟子,但是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来自《孟子》一书,该书阐明了他的主要学说.虽然他的弟子对此书做了某些修改,但是它基本上代表了孟子自己的思想,这一点看来是无庸置疑的.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 ②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由于这句话的结尾是对开头的有效的否定,因而孟子实际上早在约翰·洛克之前就提出人民有权力造非正义的统治者的反.这是一种中国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孟子在当时已享有很高的声望,随着11世纪和12世纪新儒教派的崛起.他的声望在中国变得更高了.
当然孟子在西方实际上毫无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完全是由于他用中文写作的这一事实.老子的《道德经》和《孟子》大体是同一时间在中国写成的,前者却被多次译成各种欧洲语言,完全是因为许多人对书中表达的思想感到新颖有趣.但是相对说来很少有西方人对《孟子》的思想感到特别新颖和深刻.
政府关心老弱病残的福利听起来引人入胜,支持轻税低息看上去也楚楚动人.但是一位美国政治家揭示他主张这两种方针,而不做许多具体的决定,就有可能受自由分子和保守分子同样的不信任.孟子一方面表明他支持较平等地分享财富,另一方面赞成自由贸易和轻赋税,但是都未曾真正考虑过这两种方针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这种说法对孟子未免有失公允,因为他毕竟不是在参加美国国会竞选.一个哲学家提出了一套有价值的原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不一致),即使他没有具体指出怎样解决原理中的矛盾,还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个象马基维利亚这样的哲学家由于把自己独特的原理表述得比孟子更清楚,因而对人类的思想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但是孟子的著作肯定对中国人有影响.虽然他对儒教的影响远不如圣·保罗对基督教的影响大(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孟子缺乏保罗的那种非凡的使人改变宗教信仰的才能),但是他无疑是一位有巨大影响的作家.在大约二十一个世纪中,在占人口为世界百分之二十多的国度里,到处都在学习他的思想.全世界也只有几个哲学家有过这么大的影响
老子的养生观点与主张,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顺应自然,恬淡寡欲,咽津养生.
老子是先秦时代杰出的思想家,也是道家创始人.《史记》中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王室的守藏宝之吏,负责征集、保管和整理周王朝及诸侯典藉.曾收孔子做学生.享年160余岁,一说200余岁.不论此说是否属实,但老子的长寿是无可怀疑的.

老子的养生观点与主张,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顺应自然,恬淡寡欲,咽津养生.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但也不如自己的津液(唾液)有益于自身.因此他首先主张咽津养生.他平时“叩齿鼓漱”,然后再把这些津液咽下去,每日必做,久而久之,利于健康.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把他这种咽津养生之法总结为“服玉泉法”,认为叩齿服玉泉的作用在于坚齿发,利于益寿延年.其次为顺应自然.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之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寿?老子认为自然界在不断发展之中,人体必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才能生长.不然,逆自然规律而动,则会生病折寿.这种朴素辩证的养生观,对我国中医学的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黄帝内经》中便是吸收了老子的这一养生主张的.最后是恬淡寡欲.老子主张的恬淡寡欲,清净为上,对他的精神修养、情志调节起着很好的作用.他极力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告诫人们不要贪心追求荣利,要寡欲清心,经常保持心态气畅、体泰神清的心理状态,自然可获得健身延年,这不能不是老子长寿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还认为人之生难保易灭,气难清而易浊.只有节嗜欲,才能保性命.会养生的人,一定要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妒忌.

关于气功养生,他主张“至虚极,守静笃”,维持清净不乱的态度,维持清净不乱的态度,保持旺盛的生机.他认为,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四肢脏腑皆受其润.如山之纳云,地之受泽.若练得气之十通,则百病不生.他说“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则气行,神往则气往.若欲长生,神气相注.”老子这种主张集中地表现在他用气功养生的行动中.传说老子在80多岁时,生过一场病,吃了一段时间的药,没有见效.有一天,他拖着病体来到一座山坡上,向长长的一片树林走去,自觉身体越来越轻松,便效法天道的动静结合,试验起天道治病的气功方法来.后来,人们把老子的气功方法称为“练三丹”(上丹田、下丹田、中丹田),即练丹祛病.老子自从练气功后,疾病很快痊愈了,并越来越强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