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发展历程来看,一体化的文学规范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来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7 13:34:08
从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发展历程来看,一体化的文学规范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来的?从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发展历程来看,一体化的文学规范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来的?从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发展历程来看,一体化的文学规范是通

从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发展历程来看,一体化的文学规范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来的?
从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发展历程来看,一体化的文学规范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来的?

从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发展历程来看,一体化的文学规范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来的?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1949年7月中华全国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A:周总理《政治报告》:以相同的口吻高度评价了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同时强调了文艺斗争原则和文艺队伍建设问题.B: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解放区文艺实现了文艺与人民与政治的紧密结合,文艺应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引,反映党的政策,写重大题材和英雄人物,艺术上强调大众化的追求.同时要求对文艺加强党的领导.C:茅盾《在反动派反对和压抑下斗争和发展的文艺》:检讨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的种种错误倾向,尤其是批评了胡风及其周围的一些进步作家.同时提出用党的政策来衡量作品的政治性和艺术性.D: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回顾现代文学30年的历史,从理论高度为现代文学定性——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号召文艺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展望新中国的文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开展广泛的群众文艺运动,吸收苏联的文学创作经验,排除资产阶级的非革命因素,作家深入生活,改造旧的文学传统.
文学理论领域的争论
1:关于小资产阶级可否成为主角的讨论.1949年8月27日《文汇报》发表了洗群《关于“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问题》的文章,引发了这场讨论.讨论的实质是对“工农兵方向”的反映.何其芳作《一个文艺创作问题的争论》一文,代表官方对这次讨论做了总结,认为:只要工农兵方向不变,小资产阶级也可成为主角.
不同问题提出来,最后都由绝对的官方意志决定其对错,并且所有知识分子都必须遵守,不允许有个人见解,这种现象在之后的30年中越来越严重.
2:艺术与政治关系的讨论.1950年《文艺学习》第一期发表了阿垅《论倾向性》一文,认为应加强艺术审美力量,从而使政治自然显现,同时强调“艺术即真”,艺术必须真实.陈涌作《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一文批驳阿垅的文章,认为阿垅的文章是以反对公式主义为借口,反对进步的革命文艺,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歪曲.茅盾发表《目前创作上的一些问题》,指出政治即政策,没有政策,文学就没有现实性.
陈涌的文章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偷换概念,用政治定性取代文艺评论的文章,后来这类文章很多.茅盾的观点影响很大,后来很多人都认为作品艺术上差些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应牺牲作品的政治性.
文学创作领域的争论
1: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小说写知识分子出身的李克以工农出身的妻子张同志为镜子,接受教育改造自己的过程.在艺术上小说并不成功,但仍然遭到了文艺届的批判.其中最重要的批判文章是丁玲《致萧也牧同志的一封信》,文章认为该小说文艺倾向不对,想写李克改造,效果却是张同志应该接受改造,表现了作者本人留恋小资产阶级情调,厌恶工农的不良倾向.争论的结果是作者萧也牧公开检讨《我们夫妇之间》的错误倾向,表示要清算小资产阶级的观点,以此来参加保卫人民文艺的战斗.
粉碎四人帮后,文艺界对《我们夫妇之间》进行了重评,认为它在“建国初期,是一篇敏锐干预生活的作品,很有现实意义.”
2:批判方季的小说《让生命变得更美好吧》.评论者认为小说写得党性力量没有美女力量大,应该接受审查,同时认为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是运用了弗洛伊德的手法,是不健康的.
3: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的批判.一些评论者认为《洼地上的“战役”》描写了王应洪在爱情和纪律之间的徘徊,这与国际主义精神是相背离的.并且王应洪胸口的信物有贬低志愿军形象的嫌疑.魏巍认为该小说在堆满了纪律的字眼下控诉了纪律的无情,诽谤了正义的战争,朝鲜姑娘金圣姬对王应洪的主动的爱情,是对她的极大侮辱.巴金更认为这篇小说是路翎在敌视人民,敌视军队,在用个人主义代替集体主义,用颠倒黑白的方法来实现其反革命的目的.针对这些批评,路翎提出了反驳,但在1955年,该小说仍旧被看成是作家路翎在以反革命的情绪诬蔑志愿军、瓦解革命斗志,并且小说在感情上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
双百方针后,暴露社会黑暗的,写爱情的、人性的、人情的作品出现了一大批.在文艺理论上质疑建国以来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思想,提出了文艺为人学的理论.
1:“极左”方的反映.《人民日报》(57年1月17号)发表《我们对文艺的几点意见》提出现在工农兵方向遭到轻视,重大题材少了,家务事、儿女情等小资产阶级情调大量出现.因此,双百方针提出后,鲜花并不多,这是一种倒退,是对毛泽东文艺“二为方针”方向的挑战,并且提出“我们有责任捍卫二为方针”.
毛泽东针对这篇文章发表了《继续放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批评了其中的错误,认为该文在阻止双百方针的实施,是反马克思主义.
2:右翼知识分子的反映.这一时期大批被埋没的作家重登文坛,如九叶诗人、汪静之、沈从文等都有文章发表.同时,一些作家也对当时的文坛现状进行了批评.如1957年5月文艺界召开座谈会,罗大纲、朱光潜、袁可嘉等旧知识分子出席,批评前几年文学过于注重苏联经验,而忽视了西方文学传统,从而导致了文学的贫弱.汪曾祺发表文章认为文艺界评论问题用政治眼光是不对的.在理论上吴祖光批评了党领导文艺的错误,认为正是党的领导造成了文艺的不自由.
这些抱怨的话表明了知识分子真诚的向共产党敞开了自己的心灵.
3:正统理论家们的反映.(1):正统派:周扬、邵荃麟、臧克家承认双百方针没有带来真正的文艺繁荣,但在分析原因时,却把错误归到作家身上.如臧克家点名批判艾青、田间、冯至、何其芳等作家,认为他们的创作没有跟上时代.周扬则把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和理论研究上的庸俗社会化等问题加到作家们头上,认为这些问题是作家们的世界观没有得到改造而导致的.
正统派本身就是站在庸俗社会学的立场上批判作家,并且不是很讲理的.
(2):异端派:姚雪垠《打开天窗说亮话》一文提出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的错误不在作家,而在教条主义.侯敏泽反思教条主义是左翼文学发展的必然,它与权威领导结合起来共同造成了今天文艺的贫弱.成荫认为教条主义在刚刚出发时就走上了歧路,理论文章用教条主义态度批教条主义,理论文章没有理论,只是对既定观念进行阐释,这种理论研究和批判毫无意义.
反右运动.《人民日报》在1957年6月发表《这是为什么》一文,表明文艺界的气候开始转变,反攻清算开始了.1957年7月份该报公布了一大批右派名单.1958年《人民日报》又发表周扬的文章《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争论》,代表官方的文艺对其他文艺进行清算.反右运动中,55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文学界是重灾区.首先从报告文学作家刘宾雁开始,一大批作家如刘绍棠、王蒙等都遭到批判.从此,作家们开始小心翼翼地回避现实和躲避真情实感.文学的萧条再次降临.
从“民歌”到“文艺大跃进”.1958年春在成都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搜集民歌”的任务,后又经再三提出,“搜集民歌”成为了重要的政治任务.从上至下的新民歌运动开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后来“搜集民歌”发展为写作民歌,提出了“村村要有李有才,县县要有郭沫若”的口号.为顺应当时的经济大跃进,郭沫若提出“文艺也要放卫星”要求文艺上的大跃进.各省各地开始定计划、作规划,“文艺大跃进”运动就此展开.此次运动的成果是大跃进民歌的大量出版,单1958年下半年出版的诗集数量就超过了新诗产生以来的诗歌总和.
走向“文革文学”
1:“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新民歌”和“文艺大跃进”运动中,毛泽东提出“新诗发展方向”的问题,他提出“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诗歌在内容上应该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统一”.经过郭沫若和周扬的解释,“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应运而生,即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这种创作方法在当时被理解为理想和豪情,致使文学无法再客观冷静地摹写生活.并且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美好的共产主义前景被空前强化,生活阴暗面被回避.
“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很好地适应了政治对文学的需要,更多的作家远离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
2:狭路上的探索.作家们在无法面对现实的情况下,在创作上选择了两条道路.A:返回历史.在相对自由的世界中进行研究.如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B:研究“美”,回避现实,既保持了真正的艺术审美,又不至于涉及太敏感的东西.如茹志娟《百合花》.
3:从“歌颂”到“战歌”.毛泽东在1963年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战斗的精神和生活中的阶级斗争在60年代再次被强调.这也影响了文学,在诗歌领域出现了郭小川、贺敬之代表的“阶梯式”诗歌;小说领域出现了描写“阶级斗争”的集大成之作《艳阳天》;戏剧领域出现剧本《千万不要忘记》,将“阶级斗争”这一主题纳入家庭生活之中.
通过“文艺大跃进”运动和“两结合”创作方针的实践,文艺新规范越来越朝着左的方向发展,最终将17年文学推进到了文革文学.
以上材料所反映出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政治权利干涉文学,以一种行政的手段建立文学规范,这并不是文学的“体制化”,而是体制的“文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