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3 03:41:34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影响大概有5方面:一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人民币“被升值”.最近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避险资金纷纷转向美元资产,美元指数先后突破85、86和87,美元对欧元、英镑、澳元和瑞郎等货币纷纷升值.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也跟着升值.从1月4日到5月28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达到15.9%;同期人民币对英镑升值了10.7%.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已经因欧洲债务危机而对主要非美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人民币“被升值”还将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
二是影响中国对欧洲国家出口.尽管中国对希猎、西斑牙等国的出口童不大,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价格竞争力将出现下降.如果出口企业用欧元和英镑收汇,则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此外,、由于欧系货币贬值,欧盟对中国动出口将会增加,中国的贫易盈余还可能会继缘下滑.
三是随着人民币对非美货币升值,投机资本流入可能增加.实际上,以前我们关心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有升位预期,美元投机资本流入赌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入琳加.但笔者认为.现在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升值,欧元和英镑投机资本流入同样可以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因此防范热钱的流入,不应该只关注美元资产的流入,也要防范走弱货币如欧元和英镑等资产的流入.
四是外汇储备缩水问题.尽管不清楚欧元和英镑资产在我国外汇资产中所占比例有多高,但欧元和英镑贬值,将使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出现缩水.最近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外电报道“中国外管局正在评估所持欧元债券”予以否定,表示对欧本区克服债务危机充满信心,也是对欧元货币的一种支持.但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外汇资产的缩水问题,必须采取动态的资产管理模式,外汇资产时管理不仅需要关注投资的收益,也要关注汇率变动带来的资产价值变化,以保证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是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对中国的外需和宏观经济政策退出影响较大.尽管希猎、西班牙等“欧洲五猪”在欧洲的经济影响力不大,但目前来看,这场危机已经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恢复步伐二欧盟各国不仅提出了巨顶的援助计划,还勒紧腰带准备缩减本国的财政赤字.欧债危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欧洲国家经济恢复增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外需短期内继续承压.
而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一)主权债务的度量应包括“隐性债务”部分
Reinhart和Rogoff(2008)从70个国家两个世纪的主权债务违约历史中全面清晰地描述了“隐性债务”问题的重要性——政府常常存在远高于记录水平的隐性债务.而Winkler(1933)关于外债的经典研究中,早已提到了隐性债务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中指出:“政府部门债务水平较低,但隐性负债问题值得关注”. 其中,政府部门隐形负债规模较大,可从中央和地方政府两个维度分析.从中央来说,隐性债务主要包括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共管基金 ; 一些政策性或准政策性金融机构大量发债,以及一些政企不分的部门负债较高.同时,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也存在缺口.
隐形负债的第二个维度是地方政府.央行报告显示,2010 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贷款余额占同期一般贷款的比重仍然较高, 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运作不够规范,在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加大.此外,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资金和住房公积金等方面存在欠账,以及村镇债务等隐性负债问题,都增加了财政风险.
此外,央行还着重强调了房地产信贷风险.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9.35万亿元,同比增长27.5%,增速超过各项贷款余额增速7.6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0.5%,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贷款新增2.02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7.4%.
(二)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周期较短
历次主权债务危机的演变过程表明,主权债务危机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冲击具有周期较短的特点: IMF用1972 年至2000年数据发现,主权债务在违约后的第一年借贷成本在违约前的基础上平均上升4%,而该额外成本到了第二年就会下降至2.5% 而在违约两年以后,主权债务利差基本可以回落到违约前的水平.
(三)重组进程顺利与否对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至关重要
从经济增长速度角度出发,主权债务违约国家在债务重组过程中的GDP平均增长速度要比没有经历主权债务违约的国家(其他情况类似)低1.2%,不过该现象也集中在违约后的第一年.未能顺利重组违约债务的国家所受到的冲击要比成功重组的国家大很多.根据英国央行的研究结果,未能和债权人达成重组协议国家的GDP所遭受的损失要三倍于顺利重组债务的国家——顺利重组一般意味着债权人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补偿或承诺.
主权违约国对其所在地区其他国家的牵连十分明显:上世纪80年代新兴市场债务危机爆发之后,整个发展中国家的信贷骤减,这其中包括并没有违约的主权经济体.而目前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也已经扩散到主要经济国家,投资者对整个欧洲经济体债务问题的担忧导致很多国家的资本市场出现大幅震荡.
(四)财政纪律至关重要
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仅效用有限,而且财政失衡可通过实际经济、金融市场和机构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一,大量国债的发行将导致利息率的上升,并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净“挤出效应”,从而降低财政支出的乘数作用.
第二,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使人们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前景产生怀疑,李嘉图等价将会起作用.理性的人们会意识到,用国债弥补赤字,意味着把当前的困难转嫁给下一期,为了应付下一期的多纳税,人们在现期就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从而使政策失效.
第三,较高赤字导致的较高国债发行量意味着较高的利息支付额,人们会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怀疑,投资者将要求更高的风险贴水以补偿承受越来越严重的信用风险.风险贴水的上升将提升金融机构和众多私人部门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转.
(五)削减开支、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是当务之急
欧洲国家都被迫开始大幅削减开支,纷纷草拟计划削减财政赤字,一些国家正计划提高退休年龄,取消一些福利.但仅仅依靠简单全面的紧缩政策不足以走出危机,只能暂时安抚紧张不安的国际金融市场.削减开支幅度过大,将显著抑制需求,很容易使来之不易的复苏势头发生逆转.而且政府产生的赤字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拯救金融机构,现在却要通过简单地削减全民福利来弥补,在政治上也不得人心.此起彼伏的罢工潮反过来又会拖累经济复苏.阿根廷总统最近就警告说,希腊政府为应对债务危机采取的经济紧缩政策正在重蹈当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的覆辙.当年阿根廷政府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援助也同意了类似的经济紧缩方案,但最终的结果却是造成阿根廷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要走出危机,实现持续复苏,不但要通过政府的刺激政策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恢复供需平衡,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积极的调整和改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使收入分配趋于合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方面,北欧一些国家做得较为成功.丹麦等北欧国家积极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如它们的失业救助体系关注的是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既增加雇主用工的灵活性,又向劳动者提供一定保障和相关培训,让他们为新工作做好准备,而不是仅仅提供生活保障.美国施行的医保改革和即将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也表明,美国的发展方式转变也在艰难推进.值得称道的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要数中国达成的共识最为明确.
(六)提高债务透明度,建立常态的财政风险释放通道
一是提高债务透明度.当前,银行信贷规模收紧,很多地方政府融资面临资金断流的风险,严重影响了其偿债能力.因此,应建立公开、透明的资产负债表,利用审计等方式明晰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情况,通过信息披露将隐形风险显性化,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提供基本依据.
二是建立常态的财政风险释放通道.任何危机的爆发都不是一日形成,局部风险逐渐累积形成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恶化才爆发危机.我国要从长期化解财政风险的角度,建立常态的风险释放通道.例如,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债券市场,使政府的资金来源多元化,通过市场化手段约束政府举债行为,进而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