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过个元宵节 作者:王清铭 据说人们最喜欢生活的朝代就是宋代,英国史学家汤比因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由此我畅想,当我穿起麻布衣服乘坐宝马香车来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8:20:33
在宋代过个元宵节 作者:王清铭 据说人们最喜欢生活的朝代就是宋代,英国史学家汤比因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由此我畅想,当我穿起麻布衣服乘坐宝马香车来到
在宋代过个元宵节
作者:王清铭
据说人们最喜欢生活的朝代就是宋代,英国史学家汤比因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由此我畅想,当我穿起麻布衣服乘坐宝马香车来到宋代,过一个元宵节挺有意思的.
苏东坡虽曾说:“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我更愿选择的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展开的北宋都城汴京(开封),当然钱塘(杭州)也不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看不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但在不经意间就能碰见一个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那里有五星级的娱乐场所叫瓦子,咱也不是来这里卡拉OK的,皇宫前的御街自然是最佳去处,那里一定宝马雕车香满路,皇上还经常微服出宫观花灯,说不定在某个火树银花的地方还能碰见他呢.
宋代的元宵节共五天,我选择正月十五,不吃火锅,虽然它是在宋代发明的;也不去吃火腿,东京的风味小吃应有尽有.那时“东坡肉”刚隆重上市,人们也不像现在的人怕胆固醇高,想大快朵颐机会多的是.如果在北宋,就吃油锤;在南宋,就吃元宵(汤圆).这两种元宵节食品现在还有,但到宋代吃才有原汁原味,不像现在,心境变了,过节的氛围也淡了.
顺便也大口吞咽一些节日的喜庆气氛.其实,无须用嘴,耳朵里灌满的声声爆竹早已将元宵的热闹渲染,抬头看天空,缤纷的礼花给宋代的元宵夜开出各种色彩的花朵,比春天更早.
找一位宋代诗人,跟在他的背后,感受盎然的诗意在灯树上千光照,跟随你身后的是逐人来的明月.如果你跟随的是苏东坡,“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这是宿州的元宵;“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这是苏东坡眼中的灯火钱塘三五夜.元宵节的氛围不仅在舌苔上缭绕,还会在你的鼻翼上温存.“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那香会在我们的心底萦回,让心灵如化冻的河流.
跟随王安石也不错,你可以看一看花灯,猜一猜灯谜,还会看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你答不出不要紧,答出了就会被招为快婿,那就少了王安石的一段传奇.你只需默默地品味着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然后感慨那时的学问真值钱,不像现在随房价的上涨不断贬值.
吟咏着欧阳修(一说朱淑真)的《生查子 元夕》,跟在他的身后,想起去年的元夕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你可以给柳丝打一个结,挽住明月;然后以诗词为道路,约来那个在多年以后走失的人,柔情脉脉地向她倾诉你藏在心底一千年的话语.“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今年的元夜当是到了现代了,那个在诗意中走失的人还在宋代的路上,在路上的宝马雕车里,那满路的香和盈盈的笑语渐渐消失了,你的泪水和惆怅都是纯粹的,只与爱有关,只与情有关,不似现在掺杂了很多杂质.
在宋代过一个元宵节,不用红玫瑰,有诗歌和脉脉的眼神就够了.你可顺着辛弃疾的视线众里寻他千百度,那期待和失落都是实在的,很有质地,可触可感.在宋代的你不必像现代人一样感慨“听说爱情会回来”,那时的爱情也是纯粹的,就在不远的地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 作者心目中宋代与现代社会有什么区别?
2 品析文章第5段“那香会在我们的心底萦回,让心灵如化冻的河流.”这句话的含义
3 作者希望在宋代过个元宵节的畅想中隐含了对现实怎样的感情?
4 你喜欢生活在宋代还是现代?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在宋代过个元宵节 作者:王清铭 据说人们最喜欢生活的朝代就是宋代,英国史学家汤比因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由此我畅想,当我穿起麻布衣服乘坐宝马香车来到
1.作者心目中宋代比现代更具有节日气氛(由“这两种元宵节食品现在还有,但到宋代吃才有原汁原味,不像现在,心境变了,过节的氛围也淡了.”看出),更注重精神享受(由跟随几名大词人作品可知),感情更加真实、感性,更注重人的内心需要(由”感慨那时的学问真值钱,不像现在随房价的上涨不断贬值.的泪水和惆怅都是纯粹的,只与爱有关,只与情有关,不似现在掺杂了很多杂质.”得出)
2.这句话实际是说,宋代的词人的精神世界能使我们,现代人的互相之间冷漠、充满距离的内心靠近,能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对现实中人与人之间虚假、冷漠、功利的社会现状厌恶
4.我更喜欢现代.虽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再和谐,但生活中有更多值得我们体会、欣赏的事情,而这就是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原因之一.宋代也许美好,但现实并非完美无瑕,美好的背后往往掩藏着无法忍受的痛苦(宋代奢靡生活就是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珍惜现在每一刻,珍惜身边每一个人就是最值得我们做的事.
记不清是何时,你走进了我的心里,只知道你给我撒下一路的欢声笑语;数不清我对你有多少爱恋,只是每天我都在怀念。
在我的记忆里,你是一颗永恒的星辰,每一个夜晚,夜色因你而迷人,生活因你更加精彩。
在我的心房里,你是一粒红豆的种子,它已生根发芽,长成一棵美丽的小树。
在我的憧憬里,你是一片蔚蓝的海洋,我是一朵...
全部展开
记不清是何时,你走进了我的心里,只知道你给我撒下一路的欢声笑语;数不清我对你有多少爱恋,只是每天我都在怀念。
在我的记忆里,你是一颗永恒的星辰,每一个夜晚,夜色因你而迷人,生活因你更加精彩。
在我的心房里,你是一粒红豆的种子,它已生根发芽,长成一棵美丽的小树。
在我的憧憬里,你是一片蔚蓝的海洋,我是一朵思念的浪花,每一刻都在欢快的唱响。
多少个日子过去,那只思念之舟始终在此岸和彼岸穿梭,载去我的真诚,带回你的叮咛,你亲切的声音穿过我的寂寞,穿过我的旅途,美丽我心中的梦。
你浪漫了我的梦境,温馨了我的守候,因为有你,海角遥远也有情;因为有你,我相信自己的爱。你是我前世的约定,你是我今生的愿望,你是我的期待,你是我不变的思念。绿柳枝头,是你的真情点点,春雨绵绵,是我的相思片片。
黎明时,你的祝福与晨曦牵绊而来,我的问候与朝霞相拥而去;黄昏时,你的牵挂与夕阳一同入梦,我的思念和着夜色传向远方。没有豪言壮语,却是心有灵犀,更有真情无限。
捧一捧闪烁的星光,抛向有你的远方,让它装饰你的梦境,给你爱的光芒;奏一支动听的乐曲,传递我无尽的情意,唤起你久远的相思;织一幅浓郁的水墨画,用我的万缕情丝,把你的回眸定格在我心里,你眼中有我,我眼中有你,未来的路让我们一起走过!
收起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欧阳修生平】 ...
全部展开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欧阳修生平】
生平欧阳修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画地,教他写字。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成为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佑二年(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嘉佑五年(1060年),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 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在颍州(今属安徽省)的家中,留下一万卷藏书、一千卷集古录、一张琴、一局棋和一壶酒,溘然长逝。苏轼评价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卒谥文忠。
文学创作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欧阳修的文章】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他的笔记文,有《归田录》、《笔说》、《试笔》等。文章不拘一格,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其中,《归田录》记述了朝廷遗事、职官制度、社会风习和士大夫的趣事轶闻,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都很有价值。
欧阳修的赋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生动形象,使人仿佛可闻。这篇赋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对于赋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他的一些诗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如《食糟民》、《答杨子静祈雨长句》。他还在诗中议论时事,抨击腐败政治,如《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其他如《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再和明妃曲》,表现了诗人对妇女命运的同情,对昏庸误国的统治者的谴责。但他写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和山水景物的诗。
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韩愈想象奇特的诗风。但多数作品,主要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即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虽然他以自然流畅的诗歌语言,避免了韩愈的险怪艰涩之弊,但仍有一些诗说理过多,缺乏生动的形象。
欧阳修还有一部分诗作写得沉郁顿挫,笔墨淋漓,将叙事、议论、抒情结为一体,风格接近杜甫,如《重读〈徂徕集〉》、《送杜岐公致仕》;另一部分作品雄奇变幻,气势豪放,却近于李白,如《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更多的写景抒情作品,或清新秀丽,或平淡有味,如《黄溪夜泊》中的“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等。总的来看,他的诗歌风格还是多样的。
欧阳修还善于论诗。在《梅圣俞诗集序》中,他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发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他的词,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采桑子〕十三首,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另一些词的“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玉楼春》,“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等,也都是写景的佳句。偏重抒情的词,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阕的最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春水春山,把感情抒写得非常深挚。他还有一些词,虽然颓唐叹老、牢骚不平,却直抒胸臆,表现出襟怀豪逸和乐观的一面。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当然,其中也不免有浅薄庸俗的作品。
【欧阳修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的成就】
欧阳修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成就。在经学方面,他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提出自己的创见。史学造诣更深于经学。除了参加修撰《新唐书》250卷外,又自著《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他勤于收集、整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编辑成一部考古学资料专集——《集古录》。
卖油翁
作者: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