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文精神”的素材(道德、情感、精神皆可)不必过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0 11:01:16
求“人文精神”的素材(道德、情感、精神皆可)不必过深求“人文精神”的素材(道德、情感、精神皆可)不必过深求“人文精神”的素材(道德、情感、精神皆可)不必过深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

求“人文精神”的素材(道德、情感、精神皆可)不必过深
求“人文精神”的素材
(道德、情感、精神皆可)
不必过深

求“人文精神”的素材(道德、情感、精神皆可)不必过深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象耶鲁大学,理工科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但一直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她为 学生所提供的人文教育.杨振宁讲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二十就是一流,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大学还不可能是一流.
那么,什么是人文教育?简单地说,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笔者在十几年前写 过一篇“大学是什么,大学不是什么?”的文章,称教育和训练有所不同:训练是 传授某种技艺,教育则是要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大学就是要为年轻人建立一种 精神的故乡,使他们在万变不息的世界上闯荡时,有一种内在的资源.马友友说,12岁到22岁这段时间,是一个人建立自己的“精神账户”的时间,以后一辈子都要 回到这个账户上“提款”.一位叫B.F.Skinner的心理学家更是大放厥辞,称教育 就是学生把所学的东西全忘掉以后剩下的那些东西.
学到的知识是可以忘掉的.但培养的品性却不可能被忘掉.这是做人的基础,也是 教育的目标.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的大学改革,常常被忘掉这个根本.
举个例子.在所谓改革和反改革的人中,两派意见十分引人注目.一派主张量化管 理,以科研成果衡量大学的水平.结果,理工科占优的院校常常压倒文科占优的院 校.另一派可称是人文派,以大学中的文科教师,特别是研究本土文化的教师为主.他们在强调大学的人文教育的同时,又有很实际的计算:象北大的中国文学,中国 史等等,水平本是世界一流.如今的改革,使这些系受到冲击.结果是我们本来就 不多的世界一流的系也会因改革而减少.缺乏本土文化的教育,学生将丧失自己的 文化自信.
前一派人根本看不到人文教育的意义,其谬误不言自明.但后一派人的主张,同样 具有误导性.说北大的中国史、中国文学的研究是世界第一,这种评价的真实程度 有多少,还在其次.关键的问题是,即使这些领域确实有世界第一的水平,难道他 们就能够等同于人文教育吗?
把中国文化等同于人文精神,使许多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回避了他们自身面临的一 个危机:中国文化和我们现在年轻人所需要的精神资源究竟有多大关系?研究中国 文化的人,为下一代的精神成长,究竟能够提供什么?
比如,你要培养年轻人思考人生的能力,是让他们读“理想国”、跟着苏格拉底的 置疑和挑战自己去想问题呢,还是在“论语”中找一些现成的道德训戒?教孩子如 何做人,是让他们读“富兰克林自传”呢,还是“曾国藩日记”?培养孩子的感性,“战争与和平”好,还是“红楼梦”好?没有人否认我们中国的经典很伟大.但是,让孩子学习做人,你还是希望他们能够从“富兰克林自传”读起.
富兰克林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子,他活着的时候,即使在欧洲文化的中心法 国,就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偶像.但是,他的自传,表达的却是所谓“小店主”式的 生活哲学.象“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钱”这样的忠告,人人都可受益.他告诉你怎 么勤俭自律,怎么使日常琐碎的生活的每一分钟都具有意义.想要了解美国为什么 从一个蛮荒之地成为当今雄视于世的“世界帝国”,不读这本书你是不会懂的.我 相信大部份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富兰克林那样的人,而不是什么贾宝玉、林妹 妹.不管“红楼梦”有多么伟大.
可惜的是,象“富兰克林自传”这样的书,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几乎已经被忘掉了.讲人文精神似乎非国学莫属,大家忘了在中国之外,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有丰富得 多.
目前那些强调“文化断裂”的危机、要重建民族的文化自信的人,多多少少表露了 自己的心理病症.什么人爱谈自信?那些没有自信的人最爱谈自信.因为这对他们 才成为问题.这些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常常会让下一代也缺乏内在的安全感,乃 至误人子弟.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
美国加州某个黑人学区,在讨论学校的课程问题时,不少要“民族文化自信”的人 提出:学校教一本白人写的书,就得教一本黑人写的书.苏格拉底、培根、牛顿、 哥白尼、康德、马克思、爱因斯坦,你就数吧.这些白人太多了.你得找一大堆这 样的黑人出来.找不出来,这些白人的书也就不能教.否则,就成了在白人的强势 文化面前丧失了自己文化上的独立自主,让人家给“殖民”了.在这样的教育体制 下成长的黑人孩子,心智发展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读这样的故事,你会觉得心寒.但是,这并不仅仅是人家的事情.这也是正在当前 中国文化界改头换面地发生的事!什么独立自主呀,民族自信呀,结束留学运动呀,等等,都体现着对优越的异文化的恐惧,生怕自己被人家吃了.你能指望在恐惧之 中培养自信的人格吗?我宁愿北大砍掉一个“世界一流”的朱熹学者,多聘用一位 哪怕是二流的富兰克林专家.因为教育是学生同人类伟大的心灵间的对话.而大多 数伟大的心灵,存在于我们所界定的中国文化之外.我们要找到那些熟悉这些伟大 心灵的人,才能养育真正的人文精神.

我认为:
人文主义是很自私的

我认为:
人文主义是很自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