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比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20:40:4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比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比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这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比较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比较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这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打破封闭僵化和因循教条,坚持不断创新,把我国融入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大潮中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重视民生,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际需要出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所有这些,构成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打新时期一开始,邓小平就是领导全党从体制模式层次上进行改革的,一步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原则区别,这里着重指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如何构建新社会的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存在原则区别.
  其次,在对待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的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存在原则区别.
  第三,在发展观上是坚持“民本”思想还是坚持“国家至上”(实质是“君本”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还是“唯意志论” 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存在的另一原则区别.
  苏联的工业化“赶超战略”,也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脱离实际,建立在“唯意志论”基础上的.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任务,非但没能达到斯大林调整了的超高控制数字,就连最初的“最高方案”也没达到.非但如此,工业发展速度反而从1928-1929年度的23.7%,降低到1933年的5%.苏联当年的工业化就以严重损失而告终.
  苏联上述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国家在上世纪50―60年代有过切身经历和体会,也因此吃过苦头.邓小平深刻总结了这一教训,十分强调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事求是,要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发,要从民生需要出发.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地科学发展.这样,便以科学发展观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这种以民本、民生、民需为指归,以科学发展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无疑是对苏联国民经济片面以重工业化和重工业军事化发展模式的突破,也是对苏联“唯意志论”的赶超发展战略的突破,尤其是对斯大林那种国家至上、忽视民生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扎根于我国国情,具有时代赋予的鲜明中国特色.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实践,这一理论体系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坚信,这一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将与我国国情更加密切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日益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