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8 19:10:59
郑和是一个怎样的人
郑和是一个怎样的人
郑和是一个怎样的人
郑和是云南人,小名三保.郑和本姓马,云南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人,圣裔(穆罕默德先知后裔),生于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郑和的先世是西域布哈拉人,即元朝的色目人.元世祖忽必烈推翻南宋王朝,建立元王朝.元王朝部队于1253年,攻占了位于云南地区的大理国,征服了当地各民族,并于1276年设置云南行省,派郑和的先世——回族人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统治云南.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为阿拉伯语音译,“赛典赤”是贵族的称呼,“赡思丁”意为宗教的太阳,“乌马尔”是其本名,意为长寿.由于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治理云南政绩显著,深得民心,他死后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咸阳王”.郑和的曾祖父拜颜的父亲(高祖)是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第五子的长子.后来,郑和的祖父从母姓,改姓马.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郑和以长兄之长子马文铭为嫡,名郑恩来,字恩来,世袭锦衣千户侯,居南京三山街(今马府街)马府.郑和后裔至今已传21代. 另据,《郑和家谱》中的“马公墓志铬”,系永乐三年(1405年),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所撰写.铭文从郑和曾祖拜颜始叙其世系,祖父、父亲姓“马”,名哈只,其父马哈只有子二人,长文铭,次郑和,另有姊妹四人.关于郑和,家谱中说他“本姓马,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御书‘郑’字,赐以姓”.家谱还说他“以兄文铭之子立嫡,名赐”,说明了郑和作为太监而有后裔的渊源.家谱以郑和为一切祖,赐即二世祖.郑和后裔有两大支系,一个支系的后裔在江苏南京,另一个支系的后裔在云南,还有一个分支在泰国清迈.泰国支系是清朝末年,郑和第十五世孙郑崇林离开云南玉溪老家旅居泰国清迈,现有后裔三十多人,郑崇林主持兴建了清迈第一座清真寺,清真寺门楣上那块用纯金锻造的牌匾也是从云南用马帮驮来的. 南京郑和后裔的命名顺序“大尚存忠孝,积厚流自宽,藩衍更万代,家道泰而昌”.由于出生于回族家庭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了解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 郑和坐姿像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郑和本人也在航海时派遣一支船队到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为人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在郑和的头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明朝统一云南战争后,郑和给带到南京,受阉,做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郑和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英国前海军军官、海洋历史学家孟席斯(Gavin Menzies)出版了《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 ,认为郑和船队先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澳洲等地.1405年之后的28年间,郑和七次奉旨率船队远航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被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600年前,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访各国.据哈佛大学的李约瑟博士估计,1420年间中国明朝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无论航行在什么地方,郑和率领的大明皇朝船队在当时都是唯一强大的、不可挑战的力量. 今天的西方学者专家们也承认,对于当时的世界各国来说,郑和所率领的舰队,从规模到实力,都是无可比拟的.
编辑本段出任正使
这是由于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 郑和坐像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率领船队下西洋首先,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郑和成年后,经受了战火考验,跟着朱棣参于“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役,具有实战经验.为此,朱棣皇帝才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将二万余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郑和下西洋中的几次军事行动也证明了郑和的军事指挥才能,确保了这几次军事行动的成功.第二,郑和知识丰富,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在郑和下西洋前,郑和曾出使暹罗、日本,有进行外交活动经验.特别是永乐二年出使日本,通过郑和的外交活动,使得日本国主动出兵清剿在中国沿海的倭寇,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这些外交成果使朱棣皇帝十分满意,并为下西洋解除了后顾之忧.正是由于郑和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才促使朱棣皇帝把下西洋重任交托给郑和.在郑和下西洋途中,郑和不辞辛劳,往返于西洋各国之间,妥然处理各种外交事务,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化解了矛盾,稳定了国际关系,提高了中国威信.这充分证明郑和娴熟的外交手腕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第三,郑和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郑和从小就从其父亲那里得到有关的航海知识,熟悉海洋,向往航海.在郑和担任内宫监太监时,营造宫殿,监造船舶,有造船经验.在郑和下西洋前,郑和进行了两次较远距离的海上航行,增加了航海知识,积累了航海经验,为下西洋远航打下了基础.在下西洋途中,郑和通过航海实践,不断地丰富航海知识,积累航海经验,提高航海技术,使他能率领船队,完满地完成下西洋远航任务. 第四,郑和身份特殊,熟悉回教地区习俗.他熟悉、尊重佛教.而郑和下西洋途经的国家、地方,不是信奉回教,便是信奉佛教.共同的宗教信仰,有利于沟通相互关系,赢得西洋国家人民的赞誉.这对于郑和能出色地完成下西洋也有一定帮助郑和过人的胆识、聪明的才智、健康的体魄、踏实的作风、广阔的胸怀,这些个人素质使郑和具备了作为庞大船队统帅和指挥员的条件. 正是由于郑和自身条件和所具备的才能、素质才为朱棣皇帝所赏识,并委于重任,成为下西洋船队的统帅.郑和不负重望,出色地完成远航任务.
编辑本段大事年表
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马三保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 1382年(洪武十五年壬戌) 11岁 明军征云南.马和父亲马哈只去世.马三保被 郑和福建长乐木雕像
掳入明营,遭宫刑迫害.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9岁马三保被燕王朱棣看中,选入燕王府服役. 1403年(永乐元年癸未),皈依佛门.姚广孝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1404年(永乐二年 甲申) 33岁 马三保因战功显赫,获成祖赐姓"郑"的殊荣,从此改称郑和,并擢拔为内官监太监. 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岁 奉成祖命,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1407年10月13(永乐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岁 回国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1409年(永乐七年已丑) 38岁 九月又偕王景弘、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乐十一年 癸己) 42岁 偕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乐十五年 丁酉) 46岁 郑和率船队第五次下西洋. 1421年(永乐十九年 辛丑) 50岁 偕王景弘、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六次下西洋. 1431年(宣德六年 辛亥) 60岁 郑和偕王景弘、马欢、费信、巩珍等率船队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1433年(宣德八年 癸丑) 62岁 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