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下在三国中值得欣赏的人物魏延如何?他的性格有何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16:24:02
我想问下在三国中值得欣赏的人物魏延如何?他的性格有何特点?
我想问下在三国中值得欣赏的人物魏延如何?他的性格有何特点?
我想问下在三国中值得欣赏的人物魏延如何?他的性格有何特点?
魏延的出身和履历不详,史书上只记载他是义阳人——义阳在南阳郡的东南角上,也就是荆州的东部,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是在荆州跟了刘备的,正如身为山东人的诸葛亮,要在湖北(荆州)才归附刘备.史书上说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所谓部曲,是一种半依附关系的将领私兵,马马虎虎可以解释为:在入蜀的时候,魏延是刘备的直辖部队指挥官.演义中谓其是刘表部将,以及镇襄阳大战文聘、献长沙刀劈韩玄,等等情节,其实都是虚构的.
刘备入川,魏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大概也就一个少将师长.等到刘备当了汉中王,亟需任命一位大将守备蜀中的门户——汉中.当时,“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可是刘备却偏偏挑上了名不见经传的魏延,“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相当于汉中军区总司令兼汉中地区地委书记,军事重镇的党政军第一把手.大家听到这样的任命都很惊愕,为了安抚众心,刘备故意在宴会上当面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真不含糊,回答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曹操我打不过,可是依靠险要地形,可以把他拦住,要是他派别人过来,我就帮大王您捏了他!豪言壮语,听到的人都暂时服气了.
当然,狠话谁不会讲,牛皮谁不会吹,魏延镇守汉中的实际功绩究竟如何呢?《姜维传》中说:“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到了姜维守汉中,说魏延的部署“虽合周易‘重门’之义”,但只能保证不丢土地,却不能大量杀伤敌人.于是他开开大门放敌人进来,希望利用汉、乐等重要军事据点断敌后路,关门打狗.可惜,姜维的战术第一次实用就碰上了钟会伐蜀,钟会先分割汉军诸围,再分而击破,汉中天险,不到一个月就全数拿下——既然已经放我进来,那我怎么打就由不得你了呀!
总之,魏延守备汉中凡十五年,没有放一个敌兵进入自己的防区,接任的王平完全依照魏延既定方针办,也以少胜多,在兴势大败曹爽的南征军.既然有这种本领,那么刘备破格提拔魏延也就理所当然了.刘备称皇帝以后,拜魏延镇北将军.刘禅即位,封他都亭侯.此后一路晋升,最后的官位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征西将军可谓是实权武官的最高品级,并且要资格够老才能在将军前加一个“大”字;假节就是有不请旨而直接斩杀触犯军令者的权力,战时甚至可以直接砍两千石(汉代以俸禄多少来代表品级)以下的官员(乖乖,那已经是后来的正二品啦!);南郑侯为县侯,是异姓爵位的第一等,和诸葛亮的武乡(县)侯同级.魏延这可真是位高权重呀,相当于:统帅本部参谋总长兼西方面军总司令、上将军衔.
《演义》中不但说魏延是长沙降将(其实应该算起义将领),还说诸葛亮看到他脑后有反骨,只因为悍勇可用,才暂时留下他的小命,但一直压制着他,言不听,计不从.这恐怕是为了解释魏延之死而设计的伏笔.最早的罗本《三国演义》,还数次描写诸葛亮想干掉魏延,比如上方谷火烧司马懿,就想把诱敌的魏延及其五百军士一起烧死.后来毛宗岗父子重修演义,为了维持诸葛亮的高大光辉形象,把类似情节都删掉了.
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魏延提出了奇袭子午谷的战略:“闻夏侯茂(时镇长安)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茂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诸葛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因此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对于子午谷战略究竟是否可行,历代有很多人提出各种完全相反的意见.反对派认为:一,子午谷道路险狭,未必十日可到;二,夏侯茂未必会弃城逃走;三,就算取下了长安,也未必能够守得住;四,万一失败,本来兵力就不足的蜀军损失太大.我们是赞同子午谷战略的,所以对此几问,详加解释一下.
子午道确实奇险难行,但是很少有人去做过实地勘查,而就算真的实地勘查过,也不敢保证其路况是和三国时代一样的.所以在这点上,我们只能相信魏延的判断,魏延终究是当时名将,又久镇汉中,对附近地理情况应该很熟悉,犯这种低级错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后来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真伐蜀,也有一路走的子午谷,当时王肃向魏帝上疏说:“闻曹真发已逾月而行才半谷.”走了一个多月才走到子午谷的一半.因此有人以此为证,说魏延的判断是错误的.但是,当时的山路不是现在的高速公路,从南往北走和从北往南走未必速度相同.何况曹真是大兵团挺进,魏延欲精兵奇袭,行军速度当然不会一样.最后,曹真这次南征失败,是因为“道逢霖雨”——连续的大雨天,你倒走走山路看?
关于夏侯茂是否会弃长安城逃走的问题,人心是最难测的,何况咱们谁都没有见过夏侯茂(笑).但是魏延作为前线将领,应该会仔细研究对方主将的性格和勇怯,所以他的判断应该是比较正确的.
就算取下了长安,当然也未必守得住,但魏延其实未必想取下长安,更未必想坚守.诸葛亮出祁山北伐的目的不是一举灭魏,否则他还不如从李严镇守的白帝一线直插洛阳呢.他的目的是夺取魏的陇右,也就是长安以西地区,然后积累物资、训练骑兵、招抚羌人,寻找时机以高屋建瓴之势向东方横扫.魏延的子午谷战略正是因应了诸葛亮的这个大方针,他的目的是穿插割断魏东西两个大军事区的联系,使敌军混乱,配合诸葛亮夺取陇右.所以只要走出自午谷,插入敌人不得不救的心脏部位,并且坚持到和诸葛亮会师就可以了,不必要取下长安城,更不用坚守.
子午谷战略确实有冒险的成分在内,但是军事行动从来就没有百分百稳胜的.后来邓艾偷度阴平小路,比魏延的计划还要冒险万倍,结果不但胜利了,并且一仗就灭亡蜀汉政权.重要的是,当时蜀汉的基本国力和军事实力都不如魏国,第一次北伐攻敌不备,正好趁此机会出动奇兵,一击予敌重创.国力上小大之势不是这么容易逆转的,就好比赌博一样,你的赌本比对方大,你可以稳扎稳打,否则只有偷机耍千,才有赢的可能.军事讲究奇正相生,诸葛亮用兵却只见其正而不见其奇,一点点向前平推,碰到敌军以大兵团来挡,就很难继续获得战果了.魏延的计划正是对诸葛亮战略的补足.它没能实行,我们可以讨论怀疑其可行性,顶多承认胜负参半;诸葛亮“安从坦道”,“平取陇右”的战略实行了,结果没能获取寸土,我们就可以说它不合适.两相比较,魏延之计是否可用,不是很清楚明了了吗?
出蜀之道难行,但是口很多,多路出击,使敌人不知道防堵何处为宜,兵力如何分配,是最上之上策.可是诸葛亮历次北伐,顶多出兵两路,并且有一路肯定仅仅是疑兵,这是没有多大作用的.魏延因此每每“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这里的万人只是泛指,未必每次就一定要一万兵马,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况且子午谷战略提出的重要条件是夏侯茂镇守长安,夏侯茂已经不在了,魏延还想出子午奇袭,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裴疏中引《魏略》的那段话,是仅指一出祁山时的状况,并非每次均如此.不能简单把这里的“精兵五千,负粮五千”和“请兵万人”联系起来,附会为一个数字.
上面说过了,打仗总要冒险,就算丢掉一万人,也比消耗无数粮草辎重却未得寸土,在战略上要更有价值.我们写下这些,是为了证明魏延确是蜀汉中期第一流的名将,唯此,他的被害身亡,才实在令人感叹.因为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计划,“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所以才有两人矛盾重重,最终造成悲剧产生.
关于魏延之死,就《三国志》中的记载,疑点很多.咱们先来讲讲一种完全另类的说法.裴松之疏引《魏略》说:“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这和史学界普遍认同的讲法完全相反,说诸葛亮临终托付后事给魏延,结果杨仪诬蔑魏延造反,发动军事政变,把他给干掉了.裴松之就认为这是敌国放出来的谣言,并不可信.本来嘛,“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这种话,怎么可能出于一心北伐、恢复汉室的诸葛亮之口?
《三国志》正文中记载,诸葛亮临终托付后事给三个人,“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条记载非常古怪.首先,主将病危,为了怕引起军中动摇,下令秘不发丧,且只与少数人商定后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少数人,既包括自己的亲信,也应该包括军中各部门重要官员.可是当时论蜀汉的军职,最高是诸葛亮,其次是魏延,诸葛亮偏不找魏延来商量,难道是故意要架空魏延吗?
其次,仅看这条记载,并没有说明诸葛亮安排定了在自己去世以后,谁主掌军队的问题,只说让魏延断后,而姜维在前后军中间起衔接辅助作用,所谓的比断后“次之”.但是,再看以后事态的发展,似乎全军上下认定了他是让杨仪暂摄全军统帅之职.不知道是史载不全呢?有脱漏呢?还是根本就是有人故意歪曲诸葛亮的意思?
第三,诸葛亮吩咐:“若(魏)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似乎已经预料到魏延不会听从自己遗命了.魏延为什么不肯听从,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杨仪当时是丞相府长史和绥军将军,最高不过统帅部机要参谋,中将军衔,可能实际权力很大,但论品级,比魏延要差很多.第二,史书上记载,魏杨二人素来不合,说魏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而“唯杨仪不假借延,(魏)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因此,如果让杨仪暂摄全军统帅的话,魏延发脾气,不听话,是可以预料的.
演义上提出来第三点,那就是说,魏延素有反心,只有诸葛亮制得住他,诸葛亮一死,他肯定要反.这当然是小说家言,笔者在前面讲过了,魏延并非荆州降将,当然更不会有什么“脑后反骨”的情节现世.罗贯中为了证明这一点,在许多章节都埋下了伏笔,说魏延怎样怎样不听话啊,怎样怎样埋怨诸葛亮啊,而诸葛亮也逮机会就要和他过不去.最重要的,就是被毛本删去的“葫芦谷烧司马兼烧魏延”的故事.这是文艺作品的虚构,咱们探究历史,不可将两者混淆,不能把这条理由当真.
史书上没有记载说诸葛亮的遗命有文字证明.费祎去见魏延,没有提到这一点,否则魏延根本不敢抗命;杨仪上奏魏延造反,也没有说附上诸葛亮的遗书,否则刘禅早就拿定支持谁的主意了,还用问蒋琬和董允?王平也没有临阵宣读遗书,否则不是效果更好?会不会是杨、费、姜三人密谋,矫命夺取军中实权呢?
这种猜测,还有一个根据的疑点,就是关于杨仪之死.杨仪宰了魏延,自以为功高盖世,可是回到成都,却只拿了一个虚衔——“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原因是诸葛亮对于自己继承人的安排,“平生密指,以(杨)仪性狷狭,意在蒋琬”——又是一个无从考证的“密指”!
于是杨仪口出怨言:“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句话被费祎秘密报告上去,遂“废(杨)仪为民,徙汉嘉郡”.“(杨)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杨)仪.”杨仪上书中诽谤了一些什么,有没有揭露什么不为人知的阴谋,就谁都不清楚了.总之,杨仪被迫自杀,诸葛亮的遗命遂成真正无头公案.
许多历史真相,就都这样被湮灭了.后人只能揣测,却无法得出确实的结论.我们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一代名将魏延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死得实在是太冤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