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14:59:21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如何进行课堂观察首先,所确定的观察点必须是可观察的现象.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是观察点的品质.观察只是对行为的一种快照,我们很难观察学生、教师头脑里的东西,只能观察能观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首先,所确定的观察点必须是可观察的现象.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是观察点的品质.观察只是对行为的一种快照,我们很难观察学生、教师头脑里的东西,只能观察能观察到的东西,如人物(行为发生的主体)、频率(行为发生的程度)、性质(行为的表现性)、持续时间(行为持续的时间长度)、反应时间(学生接收指示与作出要求的行为所间隔的时间)、强度(行为的强度和力度)、地点(行为在哪里发生)等.因此,我们所确定的观察点必须是一系列可感的师生活动与现象,例如:师生之间的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辅导与练习,教师移动与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同样,所确定的观察点还必须是可记录的和可解释的,不可记录等于不可观察,不可解释等于没有观察.
其次,所确定的观察点是观察者或被观察者想观察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自己、上课教师以及合作体的需要确定观察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关心的问题不同、需求不同,因而确定的课堂观察点就不同.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加强的教学领域或某一方面素养来决定观察点,作为自己改进的参照.实际上,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需求往往不尽一致,这就需要在课前会议中通过协商来确定观察点.同时,课堂观察点的确定还要考虑合作体的需要.课堂观察合作体形成的条件之一就是有共同的合作目标,或是研究一个主题,或是形成合作体的教学风格,或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等.就学科教研组而言,在观察点的选择和确定上,要思考本学科教研组近3年的课堂教学追求是什么.确定了具体的目标之后,就需要考虑与研究主题最密切相关的观察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观察——反思——改进”,形成教研活动的跟进链条.
再次,所确定的观察点是观察者所能观察的.在确定观察点时,观察者要考虑自己是否熟悉观察内容、观察工具和记录方法等.
二、关于记录工具的设计
和所有的科学观察一样,课堂观察也需要凭借一定的观察工具.我们不能像日常观察那样仅凭经验行事,课堂观察需要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否则,观察效率低下,意义甚微.而在确定课堂观察点后,如何选择或设计合适的观察工具,是教师遇到的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课堂观察的工具选择或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需要课程理念、教学价值等的支撑,它是一个研究课堂、理解课堂的过程.因此,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一开始就追求完美;即便是在前人已开发好的观察工具中进行选择,也需要有一个解读、理解和吸收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会经历从借鉴他人走向自主开发的过程:使用他人的量表——改进他人的量表(通过观察验证)——开发自己的量表.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遇到以下3个问题.
第一,如何选择已有的观察记录工具?观察记录工具是为观察服务的,首先,要考虑所确定的观察点的特性,紧扣观察点选择合适的工具.以观察提问为例,如果想观察“提问的数量”,则应该采用定量的观察工具;如果想观察“问题的认知层次”,则应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工具.再如:观察“情境创设的效度”,显然应该采取定性的观察记录工具.其次,要看所选择的工具是否符合自身的情况.如观察“学生活动创设与开展的有效性”,若从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态度来判断,那么在界定不同态度的表现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的工具是合适的,但这要求观察教师有比较好的视力、良好的反应能力、快速的判断能力.若从活动的难度系数及目标的达成情况来判断,因为需要记录一些教学片段中的行为、对话、情境等细节,因此需要观察者有快速记录的能力和较好的记忆能力.
第二,为什么要开发新的观察记录工具?课堂观察在国外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人们开发了许多成熟的观察记录工具,其逻辑上的严密性和科学性都经过了实践检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已开发好的观察记录工具都能拿来就用,也并不是已确定的观察点就能找到已经开发好的观察记录工具.一方面,由于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践经验的限制,对已有的工具往往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操作上的困惑、解释上的窘境等问题;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要求,不同的课堂具有不同的情境,要求观察工具与观察点有针对性,这就削弱了已有工具的普适性.于是,自主开发观察记录工具成了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