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下中孟子认为 羿有罪 的理由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1 20:21:32
孟子,离娄下中孟子认为 羿有罪 的理由是什么
孟子,离娄下中孟子认为 羿有罪 的理由是什么
孟子,离娄下中孟子认为 羿有罪 的理由是什么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不为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译:
逢蒙向羿学射箭,完全学会了羿的技术,他想到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强,于是杀害了羿.孟子说:“这件事羿也有过错.
公明仪说:“羿不该有什么罪过罢.”
孟子说:“过错小一点罢了,哪能说没有过错?郑国派子濯孺子侵犯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追击他.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我是必死无疑的了.’问他的驾车人:‘追我的人是谁?’驾车的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说:‘我能活了!’驾车的说:‘庾公之斯是卫国善于射箭的人;您(反而)说“我能活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子濯孺子说:‘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跟我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正派人,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庾公之斯追到跟前,说:‘先生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无法拿弓.’庾公之斯说:‘我向尹公之他学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您学射箭,我不忍心用您传授的技术反过来伤害您.虽然这么说,可是今天这事,是国君交付的事,我不敢不办.’说完便抽出箭来,在车轮上敲,敲掉箭头,射了四箭之后返身回去了.”
评:
逢蒙艺成害师,历来为人所不齿,这本已是大家的共识,孟子却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共有自取其祸的责任在内.乍一听来,我们会和他的学生公明仪一样认为没有什么道理,但仔 细想想,也就觉得并非没有道理了.比如说我们今天有些人“引 狼入室”,引小偷进家门,往往是由于房主人自己平时不谨慎,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带进屋,使之见财起意,产生歹心,结果发生 失窃甚至谋财害命的惨案.这能说房主人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吗? 这还只包含了交往中要注意识人察人的一方面,没有包含对学生 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问题.如果并不只是教逢蒙箭术,而且也教 他做人的道理,简言之,既传艺,也传德,那也许就不会发生 已遭害的悲剧了吧.
所以,从逢蒙杀并这件事上,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 教训:一方面,不仅选拔干部,交往朋友需要考察、认识人,就 是收学徒,招学生也同样需要慎重选择.另一方面,无论是教学 徒,教学生还是培养其他什么人,都一定要从德与才两个方面着 眼进行教育与培养,使之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只有做 到了这两个方面,才不会酿成祸端,使自己反遭其殃,后悔莫及. 当然,无论从我们今天的教育方针还是从我们的干部制度来 看,都是非常注意这两个方面的.只不过,实际操作中做得如何, 还有待调查研究.那就把孟子这段话,把逢蒙杀并这件事作为提 及我们注意的一份材料,一个经验教训吧.
就是说羿是自食其果,他教逢蒙射箭之道之前,只考虑到逢蒙的资质,没考虑到逢蒙的品德,才导致自己的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