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和孙中山是如何亲密合作的?试举两例说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2 11:26:10
中国共产党人和孙中山是如何亲密合作的?试举两例说明
中国共产党人和孙中山是如何亲密合作的?
试举两例说明
中国共产党人和孙中山是如何亲密合作的?试举两例说明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反对封建军阀的道路上苦斗着.但无论是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还是反对段祺瑞的护法运动,都遭到失败,这使孙中山处于极度苦闷之中.他对“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的状况痛心疾首.
此时,共产国际和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向苦斗中的孙中山伸出援助之手.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加快了两党合作的步伐.
在孙中山、廖仲恺等国民党人和李大钊、陈独秀等共产党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165名代表出席大会,其中有共产党员20多名,李大钊被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
这次大会,在政治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联合的基础;
在组织上,承认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一个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大会选举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张国焘、于方舟、韩麟符、沈定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并有多名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
中国共产党人和孙中山的亲密合作自此而开,也在此成为绝唱.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这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践民主革命纲领和统一战线政策的重大胜利,也是孙中山先生推动中国革命的历史功绩,标志着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转变.国共合作的建立,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公开宣传和组织群众,领导和推动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