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唐诗,宋词,散曲各2首(作者,朝代,时代背景都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8 21:17:13
诗经,唐诗,宋词,散曲各2首(作者,朝代,时代背景都要)
诗经,唐诗,宋词,散曲各2首(作者,朝代,时代背景都要)
诗经,唐诗,宋词,散曲各2首(作者,朝代,时代背景都要)
诗经 豳风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7]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赏析
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在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在古代诗歌中恐怕无出《七月》之右者.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稼穑不知道农民苦.一年辛苦到头,看似在为自己忙碌着,实际上多数在为他人谋幸福:打了猎,大猎物要献给王公贵族,上好的裘皮也得进贡;送到田间地头饭食也要让官员来沾光;漂亮的衣服要送给达官贵人,自己则连粗布短衣也没有;除了上缴赋税之外,还得服劳役,为官家筑室造屋;年终庆贺丰收之时,要祝主人万寿元疆.
农民们的日子正是在这种忙碌、平凡、单调、周而复始的劳作之中默默地度过.其实,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再简单不过了:活着,活下去,吃饱穿暖就行.他们的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地怀着这样的愿望和要求活着,劳作,繁衍生息.
他们既不会像不愁衣食住行的富家子弟那样觉得生活空虚,也不会像文人雅士们对花赏月,一高谈阔论,伤感流泪,更不会像哲人们去思索什么生活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一类对他们来说不着边际的问题.实在,单纯,质朴,就是他们的特点.活着就是一切,就是最高的要求.对他们来说,生活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活着.
因此,自然而然地,食为天,成了他们的生活信条.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了他们的生活埋想.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成了他们自觉的职业意识.
这样的生活体验,触及到了最底层、最真实、最不允许有异想天开的层面.它实际得没有任何浪漫色彩,平淡得难以激起哪怕是小小的波澜,忙碌得几乎没有喘息的时候,辛苦得几乎直不抠.瞧瞧他们满是皱纹的古铜色的脸,层层茧疤布满的粗糙的双手,狗偻着的腰,趾头裂开的双足,青筋突露的手臂,这些足以表明无情的岁月在肉体上留下的印痕.
自给自足,与世无争,乐天知命,安贫乐道,田园牧歌,全都是一些局外人的想象.生命的基本欲求如此严峻地横亘在面前,迫使人必须放弃一切幻想,凭着自己的力量去同命运竞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锄禾日当午,汗滴脚下土.这样的现实,怎么会不使人非常实际起来?况且,天灾人祸的忧患,像随时都可能出现的乌云,笼罩在农民们的心头.一旦遇上,情形就更遭.
这就是咱们的父老乡亲.倘若真的生活在他们中间,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绝对不会无病呻吟,风花雪月,哥呀妹呀,声色犬马,挥霍无
度.
经·曹风——《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赏析:
《下泉》描述王子匄居住下泉,思念京师王朝的安危,终于在晋人荀跞帮助下,入主成周.诗以下泉水冷,浸淹草木起兴,写王子匄的心情,这样触景生情,兴中有比,是《诗经》中常见的手法.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作者大多不可考.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冷"和"凉"既是深秋的季节感觉,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她生活在一个非人的环境里,没有人气,没有朋友和亲人,当然也没有爱的温暖生活的乐趣.但他似乎满有兴致,在凄凉的秋夜里,时而独自扑打流萤,时而痴痴地凝望着夜空中的牵牛和织女星.诗中的三个意象值得注意.小扇,因其秋来而不用,所以常被古代诗人用来象征被冷落遗弃的女子.流萤,古人认为腐草化萤,萤总是生于荒凉之地.而宫女居住的地方竟有流萤,可见她被冷落很久了.牵牛织女星:象征爱情也象征离别.但那是有团聚期望的离别.这位宫女被冷落已久,或许她早已没有得到恩宠的希望了,但她却仍然苦苦地期待着.因为这期待是她生命的唯一意义.诗人不动声色地写出了深宫怨女寂寞岁月中无限凄凉的生命况味.
李白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赏析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首联即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
接下来二联,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后者虽有人表示倾慕,但未见有几人能守本持一.孟浩然不同.他抛弃了功名富贵,便安心林下,终日与劲松白云为伍.自少至老,心志如一.这里,一“弃”,一“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抉择.其欲摆脱世俗羁绊的高风亮节,其迷恋山水的自得之貌,呼之欲出,形神毕现.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这一联写孟浩然闲居无事,日以饮酒赏花为乐.前一联作纵向勾勒,此一联则作横向铺染,纵横反复,详尽描绘了孟浩然的隐士风流.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实,李白的描写是各有侧重的.醉酒迷花,亦是李白乐为之事.写此,意在突出孟浩然的洒脱不拘.同时,也愈益显出二人的灵犀相通.
尾联在赞誉对方时发出由衷的喟叹:“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以“高山”喻对方,流露无限慕敬之情,又与首句呼应;“安可仰”,翻进一层,以己之惭愧不如进行反衬.这就自然逼出结句——对孟夫子,自己只能徒然向他清幽芬芳的人品拜揖.这是礼赞,这是天性率真的诗人向自己爱慕的人坦露出的赤诚.
柳永《少年游》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柳永与歌妓交往甚密,此词写出了当时歌妓的生活状态.她们以色谋生,属于社会的最底层,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对象.在歌楼舞榭消费娱乐的大都是富贵子弟,他们朝秦暮楚,轻浮无信.歌妓不断地被他们所厌倦,周而复始.即便遇到知音,也很难下定决心去过勤劳俭朴的生活,这就注定了她们的悲剧命运,难以于淤泥中得以自拔.柳永的心情是复杂而矛盾的: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厌恶她们堕落的本质.这大概也是后来他逃离风月,在近五十岁的时候,又重新进军科举的原因吧.
江城子·密州①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②,右擎苍.锦帽貂裘③,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⑥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嘉佑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苏轼是杰出散文家、诗人、词人、书画家、文艺评论家和审美鉴赏家.词集有《东坡乐府》.其词视野广阔,风格豪迈.
【赏析】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杨果《小桃红·采莲女》
杨果 \
(1195-1269),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县)人.曾任偃师令,后历任北京宣抚使等.工文章,长于乐府散曲.著有《西庵集》.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 内容介绍
原文
[越调]小桃红①
碧湖湖上采芙蓉②,人影随波动,凉露沾衣翠绡重③.
月明中,画船不载凌波梦④.
都来一段,红幢翠盖⑤,香尽满城风.
〔注释〕
①越调·小桃红:越调:宫调名,其特点是“陶写冷笑”,常用以抒情写意.小桃红:曲牌名.
②芙蓉:荷花.
③绡:用生丝织的绸叫绡.
④凌波梦:即相传玄宗梦中作的凌波曲.
⑤红幢(chuáng):装饰华美的船.幢:旌旗类.
〔赏析〕
此曲写的是水乡月夜美好的情景.在月色迷茫中,画船上的人们倒影在碧湖之中,随着波光月影晃动,她们并没有伴月入梦,而是在船上彻夜采莲.夜露沾衣,月光如水,在这寂静的夜里,伴随她们的是有那华美的船和溢满全城的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