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习惯说》的阅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0 04:43:05
文言文《习惯说》的阅读,
文言文《习惯说》的阅读,
文言文《习惯说》的阅读,
文章翻译
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刘蓉)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每次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唉!人处于习惯之中不得了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编辑本段包含道理
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文章注释
蓉:作者自称.少:年少,年龄小.养晦堂:刘蓉居室名,在湖南湘乡.俯:低头.弗得:没有心得.旋:徘徊.径尺:直径一尺.浸(qīn侵)淫日广:日渐向外扩展.履:踩,走.踬(zhì):绊倒.若:总是.先君子:就是自称死去的父亲.先:称已亡故的前辈时用的尊称.语之:对他谈了这件事.语:告诉.何……为:那里还谈得上…….顾:看.童子:未成年的仆人.蹶(jue)然:猛然.坦然:地面平坦的样子.既:已.窒:心中觉得阻塞.宁:安宁.中(zhòng众)人:击中、深入于人.嗣:后来.猝然:突然.中:深入影响.说:文体的一种.中人:适合于人,这里是影响人的意思.适:适应.故:缘故.窒焉:受阻碍的样子.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刘蓉(1816年—1873年)字孟容,号霞轩,清代湖南省湘乡县人,是桐城派古文家,他做过曾国藩的幕客,与郭嵩焘、罗泽南有往来.咸丰五年(1855年)二月,翼王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百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由刘蓉等人力劝乃止.从罗泽南援武昌,将左营,克崇通,与胡林翼会师攻蒲圻,弟刘蕃先登陷阵中枪亡.扶榇归养,无意再出.曾国藩、胡林翼均疏荐才堪大用,诏出治军.十年佐骆秉章督四川军务,荐擢知府,选将练兵,举萧启江、刘岳昭、黄醇熙三军入川,未三年,四川太平军全被镇压,擒石达开.同治元年,督军川北.二年七月授陕西巡抚,回湘增募,进屯陕南.四年克阶州,受言官妒议夺官,十月复职.西捻入陕,率军堵击,溃于灞桥十里坡,免官终养.刘蓉为人勤奋好学,写了不少古文、诗词,“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就是出自于其散文《习惯说》的名句,选录自《养晦堂诗文集》.曾国藩评“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养晦堂记》).著有《思辨录疑义》、《养晦堂诗文集》等书.
蓉少时(2),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3),俯而读(4),仰而思,思有弗得(5)辄起,绕室以旋(6)。室有洼,径尺(7),浸淫日广(8)。每履之(9),足若踬焉(10)。既久,而遂安②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①而笑曰(12):“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13)?”顾②谓童子取土平③之(14)。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
全部展开
蓉少时(2),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3),俯而读(4),仰而思,思有弗得(5)辄起,绕室以旋(6)。室有洼,径尺(7),浸淫日广(8)。每履之(9),足若踬焉(10)。既久,而遂安②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①而笑曰(12):“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13)?”顾②谓童子取土平③之(14)。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作品注释
(1)说:文体的一种,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
(2)蓉:作者自称。少:年少,年龄小。
(3)养晦堂:刘蓉居室名,在湖南湘乡县。
(4)俯:低头。
(5)弗得:没有心得。
(6)旋:徘徊。
(7)径尺:直径一尺。
(8)浸(qīn)淫日广:日渐向外扩展。
(9)履:踩,走。
(10)若:总是。踬(zhì):绊倒。
(11)先君子:就是自称死去的父亲。先,称已亡故的前辈时使用的尊称。
(12)㊤顾:看。
(13)何……为:哪里还谈得上……。
(14)童子:未成年的仆人。 平:填平。
(15)蹶(jué)然:猛然。
(16)坦然:地面平坦的样子。
(17)既:已。
(18)中人:适合于人,这里是影响人的意思。中,深入影响。
(19)适:适应。
(20)故:缘故。
(21)窒焉:受阻碍的样子。窒,阻碍。宁:安宁。
(22)㊦顾:回头看。
(23) 习:积习、习惯。
(24) 语之:对他谈了这事。
(25)浸淫日广:逐渐地越来越大。
(26)不与洼适:不能适应凹地。
(27)洼者若平:走凹地像平地一样。
(28)窒:阻碍。
(29)慎始:一开始就慎重。
作品译文
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选自《养晦堂诗文集》。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的道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培养好习惯,还是克服坏习惯,都应该从少年时期开始;因为这个时期,是形成各种习惯的最初阶段,培养好习惯容易,克服坏习惯也容易。正如文中所说的:“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而一个人在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也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蓉(1816—1873),字孟容,号霞轩,清代湖南省湘乡县人,是桐城派古文家,他做过曾国藩的幕客,与郭嵩焘、罗泽南有往来。1855年(咸丰五年)二月,翼王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百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由刘蓉等人力劝乃止。从罗泽南援武昌,将左营,克崇通,与胡林翼会师攻蒲圻,弟刘蕃先登陷阵中枪亡。扶榇归养,无意再出。后来经曾国藩、胡林翼举荐,诏出治军。辅佐骆秉章督四川军务十年,荐擢知府,选将练兵,举萧启江、刘岳昭、黄醇熙三军入川,不到三年,四川太平军全被镇压,擒石达开。1862年(同治元年),督军川北。第二年七月授陕西巡抚,回湖南招募士兵,进驻陕南。1865年(同治四年)克阶州,因受排挤罢官,同年十月复职。西捻军入陕,刘蓉率军堵击,败于灞桥十里坡,被免去官职,回乡终老。刘蓉为人勤奋好学,写了不少古文、诗词,“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就是出自于其散文《习惯说》的名句。曾国藩评价说:“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养晦堂记》)著有《思辨录疑义》、《养晦堂诗文集》等书。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