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一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请问:“蓬莱文章”怎么理解?象征或代表什么?“建安骨”怎么理解?又象征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22:16:22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一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请问:“蓬莱文章”怎么理解?象征或代表什么?“建安骨”怎么理解?又象征什么?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一句: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请问:“蓬莱文章”怎么理解?象征或代表什么?
“建安骨”怎么理解?又象征什么?
“中间”?
整个放到句子中怎么理解?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一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请问:“蓬莱文章”怎么理解?象征或代表什么?“建安骨”怎么理解?又象征什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这篇歌行是十分有名的,其中的诗句像“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都十分精彩,令人过目不忘.但是,如果我们停下来,细细地读一读,也许就不难看到,像“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样散文化的长句子,在诗歌中不是多少显得有些不同寻常吗?而“昨日之日”“今日之日”又是何等奇特的一种修辞呢?当我们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时,也许会诧异,一句之中竟能连用两个“水”字和三个“愁”字;而读罢全篇,我们更不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样高亢的情调何以竟会一转而变成了“举杯销愁愁更愁”的骚动和不平.所有这一切在一瞬间便产生出令人惊异的效果,仿佛是一个新的发现.而一篇优秀的作品正是永远在期待着发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呼唤着发现.我们对此能一无所感吗?
这首诗一上来就用两个极长的句子来写诗人骚动不安的心情,由此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人将“弃我去者”和“乱我心者”突出地摆在句首,并形成了一个自然的语气停顿.而后面的“昨日之日不可留”和“今日之日多烦忧”,则用了四个重复的“日”字,造成了语言行进中的停滞,更加强了那种踟蹰彷徨、纷扰不定的心情.从意义上说,“昨日之日”中只要一个“昨日”就足矣.这两句如果写成“昨日不可留”“今日多烦忧”,意思上不仅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是更近于诗的凝练了.但是,这两句却因此失去了它们特有的散文式的节奏,而这散文式的节奏在这里原是有助于传达诗人纷扰不宁的心情的.因此,从感情的表达上说,这“日”字的重复和这散文化的长句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诗人想到时光流逝,昨日一去不返,心情是怅惘的.可是今日却又只是徒然地带来烦忧,不免要在莫知所适之中,过去、消失,成为又一个不可复得的“昨日”.那么,诗人如何能够从这烦忧到怅惘、怅惘到烦忧的循环中得救呢?诗的第三、四句,于是改弦更张,另起话题:“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浩荡不尽的长风送走了南去的雁行,带来了辽远无边的万里空阔,这是多么豪爽的风啊!内心的烦忧转眼之间便被一扫而空了.诗歌的感情上于是便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折和飞跃.而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面对着这豪爽不尽的秋风,还有什么比登楼远眺、饮酒啸傲更为适宜的呢?于是,把酒对饮,谈诗论文,神思激越,逸兴飞扬,这就是所谓“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写到这里,诗人的一颗心真是要从高楼飞上青天,去拥抱那一轮明月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瞬息之间,感情便被推向了高潮,从而与诗歌开篇的两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这戏剧性的变化与转折面前,我们只有惊奇,只有困惑,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当然,要说的话也是有的,那主要是关于诗句的理解.“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两句,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回顾自汉以来的文坛,赞美汉代文章和建安风骨,追慕谢的风调;一是说二句分指主客,上句说李云的文章得建安风骨,下句则自比为小谢的清发.在我看来,这两种说法本不矛盾.说古未必不是谈今,谈今却又是凭藉着说古.二者一表一里,正是辞浅而意深.我们无妨来做一点具体的解释.“蓬莱”原是指海上的神山,相传仙府秘籍皆藏于此.东汉时宫中藏书和著书多在东观,因此东观也被称为蓬莱山.这里的蓬莱文章正是“汉代文章”的意思.而汉魏以下,从古至今,这中间便又有谢清新俊发的诗章.这里显然是沿着历史的线索说下来的,这“中间”二字因此并不是虚设之辞.从这个意义上说,前一种说法是可以成立的.不过,诗人的意思又不限于谈论过去,所谓“蓬莱文章”哪里只是泛泛而论呢?李云这时任秘书省校书.而唐代的秘书省,正有如汉代的东观.因此,所谓“蓬莱文章建安骨”又兼有赞誉李云之意.至于“中间小谢又清发”也正是诗人自比之辞,因为谢的清发是久为李白所仰慕的.他所谓的“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其实又岂止是追忆与凭吊而已呢?这两句实际上正是说李云的文章得建安风骨,自己的诗歌则有小谢的清发.因此接下来才有了“俱怀逸兴壮思飞”一句,不然的话,至少这里的“俱”字就不那么好交代了.
诗人谈到主客的诗文,便神思飞扬,如前一段所说,很快达到了一个感情的高潮.那么,高潮之后又将是什么呢?我们凝神期待,屏息倾听,听到的却是这样几句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在那意兴飞扬、举杯酣饮的一刹那,情绪却又出人意料地跌落到最低点上,仿佛是从波峰到谷底,形成了大起大落的感情波澜.我们要询问它变化的消息吗?那仿佛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全无踪迹可寻.如果要探问出它的来去,则似乎是隐含在他另一篇诗歌中的:“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这两首诗的相似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所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正是本篇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开始.而那首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本篇则说“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虽然一在海上,一在楼上,这万里长风却是一以贯之的.所不同的是,那首诗结束在长风乍起,扬帆欲飞之际,情绪正从低潮走向高潮去;而在本篇中,长风已过早地消逝,全篇恰恰结束在诗人青天揽月归来,在舟中歇息的当儿,也就是不幸印验了“纵令风歇时下来”那个假设的时刻.情绪这时自然是从高潮落到了低潮,不足与前一首相比.但是,这无形的风变化莫测,来去无常,谁又能把握得住呢?谁能够保证“明朝散发弄扁舟”之后,诗人不会写出“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的诗句呢?假如他在扁舟上挂起风帆,或者仅仅因为他想继续写下去的话.诗人的感情正像是这无形的风,它行犹响起,藏若景灭,时而猛似奔浪,时而又细如叹息.我们不清楚这中间的变幻,更不知道它会朝哪个方向吹,我们想去追问那八面来风吗?
现在,我们也许要问:一篇不长的诗歌中竟有这样大幅度的感情跳跃,那么,它如何能够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呢?的确,从“长风万里送秋雁”到“蓬莱文章建安骨”,这中间未免有些开阖失度.不过,这并不妨碍它通篇的完整.从全篇来看,篇末的四句可以说是一个大的跳跃与转折.但是,这却并非劈空而来,而是与开篇的那种不平和惶惑的感情基调一脉相承的.作品前后呼应,似乎走完了一段心路的历程,重新回到它最初的起点.我们若是还要寻找那时间上的凭藉,末句的“明朝”不正是从头二句中的“昨日”“今日”一贯而下的吗?在这时间的顺序展开之中,诗歌的感情基调贯穿终始,从而保持了作品的内在统一性.而除此之外,通篇淋漓尽致的抒情,散文化的笔法,也给作品带来了通畅而奔放的气势.因此,尽管大起大落,大开大阖,却总是笔断而气不断,腾踔跳跃而又融洽自如.这时我们才懂得了这首诗的奇妙之处.一首好的诗歌不能没有感情上的跳跃,但是又贵在一气呵成,气势通贯.我们第一次认真读它时,会震惊于它跌宕起伏的变化,而读得多了,却能更多地体会到它内在的统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