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史,谁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20:33:54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史,谁有?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史,谁有?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史,谁有?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
1、阶段特征
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1)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①史实:A.由张骞凿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B.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C.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D.汉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
②特点:a.从范围上:周边国家为主,开始同欧洲往来b.从交往形式上: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c.从途径来看:有官方、民间两条途径,其中官方是主要参与者;d.从交往道路上:以陆路为主.
(2)第二时期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
①史实:a.朝鲜:新罗统一;高丽乐,留学生,手工技术;贸易b.日本:遣唐使,留学生,人物.行政制度,京都建筑,文字,生活c.印度:天竺;熬糖法;文化双向交流;玄奘西游d.西亚:波斯国王、商人、舞蹈.大食伊斯兰教,造纸、纺织;瓷器
②特点:A.全面开放,影响深远.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B.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和商人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C.陆海并举,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D.双向交流,
(3)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时期
①史实:a.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b.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②特点:A.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B.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
(4)第四个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
①史实:a.郑和下西洋:1405-1433,七次,非洲、红海;政治为主,贸易不营利b.华侨开发南洋:唐开始;明更多,传播先进技术文化,促进发展c.戚继光抗倭:明中后期,台州;福建,俞大猷,1565. d.葡占澳门: 1553居住权;1557官署,长期占据e.收复台湾:1624荷兰;1662郑成功;1684台湾府f.抗击沙俄:康熙,雅克萨之战;1689尼布楚条约
②特点:a.由开放转入闭关: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b.开始抗击外国侵略
2、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⑴古代政治上的友好交往
①东汉:A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 B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从此中国文明不断传到西方.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但到达西亚波斯湾. C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受到汉桓帝接见.
②魏晋南北朝:法显西行,写成了《佛国记》.
③唐朝:A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最终成功,在日本居留十年,传播唐文化.还有日本的吉备真备. B唐与天竺之间在唐太宗时即开始互派使者友好往来.唐朝高僧玄奘,唐太宗时期取天竺研究佛经,促进中印非文化交流.还有义净.C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与中国通好,此后百余年间,大食派使者来华多达30余次.
④明朝:1405—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到明朝访问.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明朝时来华,带来欧洲的科技著作.明朝徐光启与之合作翻译西方科技著作.
⑤清朝:康熙重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乾隆帝时,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中国,商讨通商事宜,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断绝与外国通商交往(即闭关政策).
⑵经济交流
①两汉:A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都远播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B东汉时期,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的果下马、檀弓等特产也运到中国,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这时也传到日本.
②唐朝:A中朝贸易往来频繁.朝鲜的人参等输人我国,我国的茶叶等输入朝鲜;B中亚、波斯的商人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灯也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行销欧洲.C大食商人也到中国行上年;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传到大食,再传到欧洲和非洲.
③明朝:郑和下西洋,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受到各国欢迎,郑和从西洋购得珠宝、香料、药材等土特产.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等传入中国.
⑶文化交流
①中国文化的外传:A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安息、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和欧洲.
B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唐朝时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学校教材.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唐诗传入朝鲜、日本.
C宋元: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元朝时,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
D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海外.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②外国文化传入中国
A西汉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中原地区.
B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印度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艺术传入中国.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唐朝时从印度传入熬糖法.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古印度,带回佛经600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的珍贵史料.
C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等传入中国.明朝引进了欧洲的水利方法,记载于《农政全书》.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
3、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商路
⑴秦汉:以陆路为主.当时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运到西欧各国.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已开辟.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
⑵隋唐:分海、陆两路.海路从广州出发,经马来半岛、印度可到波斯湾,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朝鲜、日本.
⑶明清:明朝初期海运船队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中西贸易兴旺一时.清朝康熙以后,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海上丝路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