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外来语是否被忽略不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15:40:49
汉语中的外来语是否被忽略不计?
汉语中的外来语是否被忽略不计?
汉语中的外来语是否被忽略不计?
梁先生针对我写的《汉语中有70%的外来语吗?——与“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的作者王彬彬教授商榷》一文,写了《现代汉语中众多的日语借词的事实不必回避》一文进行了反驳,梁先生在文章中提出了三条主要观点:一,我没有弄懂什么是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二,我曲解了王彬彬的70%的说法;三,我出于民族情绪否定现代汉语中有日语外来词.
去年十二月一日我的那篇与王教授商榷的文章在《搜狐星空论坛》发表后,一直到今天依然争论不断,梁先生自称对此问题比较感兴趣,而且这个话题也属于他的专业,所以能有机会和梁先生这样的专业人士进一步探讨这个话题深感荣幸.必须说明的是我对汉语外来语的问题没有做过专业研究,只能从一个汉语使用者的角度,来谈谈汉语中的外来语问题,所以如果我说了一些外行话,还请梁先生多多指教,那样也能进一步提高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汉语中有外来语吗?肯定有,这一点没有歧义,我也从来没有否定.至于有多少,则众说纷纭,因为在回答有多少的问题之前,必须先确认外来语的含义.查汉语词典,对“外来语”词条的解释是:“从别种语言吸收来的词语.如汉语从英语吸收来的‘坦克’、‘引擎’等.”我们在学校的语文课里,老师对汉语外来语词汇的定义有三点:一是来自别种语言的词汇;二是音译外来词汇;三是来到汉语里时间较短,还没有完全溶入汉语词汇的外来词汇.
上面这三点是我一直以来衡量汉语中外来语词汇的标准,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人是不是也是根据这三点来衡量汉语中的外来语词汇呢?这一点我不能百分百肯定,但百分之九十九可以肯定的是:从小学到大学的中国汉语教科书里,都不把那些源自日语汉字翻译西方词汇的汉语词汇当成外来语看待.中国文人在阅读汉语文章时,也不需要翻阅汉语外来语词汇字典去确认那些汉语中源自日语汉字翻译的外来语词汇,这也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从这个角度来看,说汉语里的外来语词汇可以忽略不计,是不是可以成立呢?是不是一个汉语现实中存在的客观事实?
关于汉语中外来语词汇除了汉语词典的解释和我上面的解释之外,我们国家的语言学界是不是还有其他更加权威和统一的解释?还请梁先生多多指教.再从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正在使用的语言,都会不断增加新的词汇,同时有一些不用的词汇渐渐死去.新词汇的形成方式可能有三种:翻译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利用原有的词汇赋予新的含义的词汇,随着新生事物的产生而自己创造出新的词汇.那些来自日语翻译的汉语外来语词汇能不能算是固有词汇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不被看成是外来语呢?在日语中是那些区分的,在汉语中可以不可以这样区分?
如果一个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在汉语的使用中已经完全融入了汉语本身,使其成为了汉语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还有必要将这些词汇称之为外来语吗?在汉语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谁能说得清有多少词汇是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当然,从词源研究考证的角度来看,鉴别某一词汇的起源发展自然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广大的语言使用者来说,有这个必要吗?
个人觉得,在汉语中除了对符合上面三点要求的外来语作出区别外,对于其他已经完全融入汉语的外来语词汇完全没有区别的必要.但是在现代日语中,却很有必要将外来语词汇区别开来,而且日语外来语词典也成了日语使用者不可缺少的工具书之一.
王先生说:“同样一个西方科学术语,到了中国和日本,就被译成两种味道相去甚远的词,最后却是以中译失败,日译胜利而告终.”并且还举了一个鲁迅关于“电话”的通信,以证明“日译”战胜了“汉译”的证据.我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现代日语中外来语的现状,目的就是为了证明王教授的所谓在吸收西方外来语词汇方面,日本的翻译方法战胜了中国的翻译方式的观点是错误的.个人觉得,现代日语中使用片假名来音译外来语词汇的方式是不科学的,也是一种非常失败的翻译方式.
同时也是想告诉王先生,在怎样翻译词汇的方式上面,在过去一百年里,中国国内有过不同的争论,日本国内同样也有过不同的争论.从争论的结果来看,在日本,是用片假名音译词汇的主张成了主流,在中国,是主张根据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翻译外来语词汇的观点成了主流.从这个角度上说,日本的翻译方式并没有在过去一百年里一直战胜了汉语翻译方式.
鲁迅先生是文学巨匠,但并不代表鲁迅所有的话都是真理.鲁迅在书信中介绍的关于“电话”这个词的翻译情况,只能代表鲁迅对这个词所了解的局部情况.考虑到鲁迅当时在日本留学,当时的媒体也不如现在发达,鲁迅不了解这个词在中日两国流行的全貌,也是非常可能的.事实上,在日本和中国第一次翻译这个词的时候,就都存在着不同的几种翻译,而不完全是如鲁迅所说的那样,中国人都翻译成“德列风”,而日本人都翻译成“电话”.日本不但当时也有人翻译成“德列风”,甚至直到今天还依然在使用“德列风”(“テレホン”或“テレフォン”),中国最起码在五十年前就不用“德列风”了.这能说明,在翻译西方词汇的方面,是“日译法”战胜了“汉译法”吗?从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国在翻译西方词汇时,就不再参照日语的翻译而直接翻译西方的词汇了.这也证明王教授的所谓在过去一百年里,中国一直是通过日本翻译的词汇来理解西方的概念是不正确的,更加证明王教授所谓在中国和西方之间永远隔着一个日本的观点多么荒唐.
王教授在说明“日译”战胜“汉译”时的另一个证据是,在某些词汇的翻译方面,来自日语翻译的词汇取代了严复翻译的词汇.个人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请问,将一个国家翻译出来的词汇和另一个国家的某一个人翻译的词汇来进行比较,这两者有可比性吗?日语翻译的某些词汇比严复翻译的好,这是事实,但不可以因此就说日本的翻译方式战胜了中国的翻译方式.日本的那些词汇翻译的比较好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日本在了解西的历史上面比中国长,而且词汇在流通过程中经过了许多人的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