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与构成,求个文章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21:56:53
论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与构成,求个文章提纲.论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与构成,求个文章提纲.论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与构成,求个文章提纲.建议你到百度baidu或谷歌搜索一下,看看有没有相关信息资料可以帮你.不知道释意

论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与构成,求个文章提纲.
论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与构成,求个文章提纲.

论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与构成,求个文章提纲.
建议你到百度baidu或谷歌搜索一下,看看有没有相关信息资料可以帮你.

不知道

释意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简单提纲举例
[编辑本段]
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

全部展开

释意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简单提纲举例
[编辑本段]
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举例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编写提纲的步骤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
《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完全可以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比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增加;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收入分配中的矛盾增多;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等等。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等等。在这一阶段,从总体上看,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失误不得。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也就是我们对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有艰辛的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曲折和教训。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毛泽东同志用了较长时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包括社会主义存在矛盾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观点;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观点;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观点;权力下放、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观点等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以上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在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国际上对于发展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发展观念与战略到新型发展观念与战略的演变,并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载入人类文明史册。从1960年美国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问世,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到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从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确立,新发展观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实现了三个大的转变。一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发展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二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三是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不少国家经过较长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浪潮的洗礼,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进行理性思考,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遵循协调性、综合性、持续性是人类发展的惟一正确选择。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许多国家都在抢抓发展机遇,调整发展战略。对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紧迫感,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和把握,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
总起来说,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前人又勇于创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实现文明发展、和平发展、又快又好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从根本上说,发展是一个国家或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并进而向信息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在改革开放以前,虽然也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实际上把经济发展放在了次要位置,甚至把发展经济当作“唯生产力论” 加以批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发展的看法发生了根本转变,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使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鲜明地提出“发展是硬道理”。随后,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科学发展观不是否定发展,而是鼓励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强调又快又好地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它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为本”,既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又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原动力,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公民平等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提供制度保障,使每个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参与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体质。
总之,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不仅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价值归宿,而且揭示了其动力源泉;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性思想,而且丰富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思想的时代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思路。
科学发展观在回答“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回答了 “怎样发展”的问题。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胡锦涛同志对此作了深刻的论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运用,是针对中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思路。
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要坚持的原则,即“六个必须”: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总体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新的发展思路和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涵盖了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教育科学、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着眼于处理好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系统阐述了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这充分说明,中国正在努力创新自己的发展模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
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若干重大关系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需要解决许多“两难”的棘手问题,我认为,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重大关系尤为重要。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物质财富,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尽管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经济发展。离开了这一点,就不可能成为一种科学的发展理论。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是通过抑制经济发展来平衡别的发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但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发展还包含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经济发展代替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一些社会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加剧、社会动荡不安。如果产生这样的结果,现代化建设就可能走入误区,而且反过来会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甚至毁灭经济发展的成果。
因此,在推进经济发展时,必须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切实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现代文明程度。既要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又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以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为着力点,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二)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同时,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改进宏观调控方式,切实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实践证明,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广泛而有效,对于增进经济社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机制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中,也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调节的这种盲目性和滞后性,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上个世纪头四十年,美国经济运行曾发生过八次剧烈波动,导致经济衰退,特别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造成大萧条。惨痛的教训,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对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进行引导和调控,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国家或中央政府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引导和控制,以达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目的。宏观调控的主体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宏观调控的内容是对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自觉、更有效。在最近若干年来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我们通过总结经验,完善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调控水平不断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就要做到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市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就不要干预;凡是市场作用不到或市场失灵的领域就要加强宏观调控,以达到弥补市场不足,引导和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当前我国既有市场经济发育不足,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如政企不分、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问题,也有政府调控不到位或缺位如公共产品不足、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先鼓吹自由放任,然后再强调政府干预的老路,而应当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不断完善宏观调控,始终注意同时发挥“两只手”的调节作用。
(三)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发展尤其是大国经济发展,既不是毫无波折的平衡增长过程,也不是一边倒的绝对非均衡增长过程,而是由“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波浪式前进、循环往复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运动状态,是与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人的素质、制度政策等密切相关的。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部门经济资源差别悬殊,资金、人力和知识等要素有限,不平衡发展是必然的。一刀切、一个模式、齐步走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不平衡发展存在一定的极限或者度,如果不平衡发展接近或超过经济社会所能够承受的“临界点”又不及时采取措施,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甚至引发政治问题。
实现协调和均衡发展,从目前情况看,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总量上,由于历史和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东部与中西部差距在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拉大。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人均GDP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逐年增大,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市发展相对要快得多,城乡差别不是缩小而是持续拉大。三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快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渐突出,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事业发展的限制。四是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中国经济在总量急剧增长的同时,三个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五是人的发展与物的发展不平衡。过分注重对物的投资,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投资。六是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平衡。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七是人与自然不平衡。强调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忽视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八是收入分配不平衡。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有效缓解。
应对这些不平衡、不协调的挑战,从总体上说,就是要坚持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把握全局,统筹兼顾,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