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儿童诵读经典现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2:58:54
如何看待儿童诵读经典现象如何看待儿童诵读经典现象如何看待儿童诵读经典现象自1998年以来,在一些社会机构和人士的组织推动下,北京、湖南、山东、安徽等地,越来越多的儿童参加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活动,颇为引人

如何看待儿童诵读经典现象
如何看待儿童诵读经典现象

如何看待儿童诵读经典现象
自1998年以来,在一些社会机构和人士的组织推动下,北京、湖南、山东、安徽等地,越来越多的儿童参加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活动,颇为引人关注.为什么要组织儿童诵读经典?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对于学校和家长而言,要不要让孩子参与诵读经典活动?本报邀请一
些专家、小学校长和家长就此发表意见.
以开放的心态继承传统文化
  记者:2002年秋,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为三至六年级学生开设了《国学启蒙》校本课程,杨校长,据说你是此课程的倡导者,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是什么?
  杨兴永:开设《国学启蒙》校本课程是有缘由的.我校校内留存有一座始建于宋朝洪武年间的古建筑——府学文庙,它是展现孔子及其弟子等儒家文化的大型古建筑,在规模上仅次于曲阜的孔庙,其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教育意义.当一些西方学者发出要向儒家学习东方智慧声音的时候,让我们反思的是:今天这些守在文庙旁边的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和了解有多少呢?我们的学校教育又给他们提供了多少学习的条件呢?现在的一些孩子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穿的是“迪士尼”名牌,看的是日本动画,过的是洋节,出现了了解西方文化多于传统文化的现象.我们认为,传承文化,首先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担当的责任.继承、弘扬传统文化,这就是开课的初衷.
  记者:大明湖路小学开设校本课程《国学启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儿童诵读经典活动之一.这里首先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褚卫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份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但是,这份遗产里面内容庞杂,有精华,也有糟粕,谈到继承,我们首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王炳照:我对少儿诵读经典活动一直比较关注,有过了解和接触.关于这个活动的背景,我理解是包含了组织者们继承和弘扬自己文化传统的追求和努力.五四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看得多.在诵读经典组织者看来,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当然,对于快速发展的我国社会来说,创新与继承一样是文化发展必须面对的任务.现在提出要重视传统文化,不是要排斥外国的优秀文化.中西文化互有长短、各有特点,又具有共通性,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要以开放的心态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
  杨兴永:我们只有先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学好,才能更好地在保持民族本色的基础上“洋为中用”,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没有传统文化作为根基,我们也无法真正悟到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
诵读经典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吗
  记者:对于年轻一代的中国人来说,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首先需要增加对它的学习和了解.那么,诵读经典这种杨兴永: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挟裹其强大经济力量在世界各地占据着优势地位,如果传统文化的观念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牢固地树立起来,对下一代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包括诵读经典等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努力是紧要的.现有的教材中虽然也包含了不少的经典文章,但相对于我们博大精深、典籍丰富的传统文化来说,还没有得到全面和充分的反映.我们的国学启蒙课,每周一节,占总课时数的1/30,主要利用早自习和课前五分钟时间,并且不作为考试内容,不会增加学生学业负坦,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不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两年的探索,我们在小学阶段增加学习传统文化的分量,受到了学生欢迎,家长也是满意的.
  至于诵读的方式对儿童教育的影响问题,我认为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这种传统的教学法利用幼儿时期记忆能力特别强、记忆的东西既快又牢,甚至终生不忘的特点和规律,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要重视并强化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熏陶,应该可以借鉴这种学习方式.
  魏东:作为家长,也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让孩子诵读经典不在于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或者熟练背诵几首古诗、词,而应重在国学的教化作用.我非常赞同大明湖路小学开设这门课程.儿子两岁半时我对他的启蒙教育,内容与《国学》课相似,通过《国学》课,使他学到更多的古诗文,并喜欢上了写诗.至今,他的4篇作文、3首诗已经在国家、省级报刊上发表.另外,几年来,孩子在行为习惯、道德修养方面的变化也很显然.有次他看见一名店伙计用笤帚扫炭火,笤帚已经燃着了还在扫,而一旁有煤气罐,很危险.他就冲伙计喊叫起来,平常单纯弱小的儿子此时很勇敢,富有责任心,并对我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让我感觉有些意外.我想,这恐怕验证了国学教育的潜移默化影响.
  诵读经典应读什么、怎么读
  记者:据了解,诵读经典的最大争议在于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上,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王炳照:恐怕是受海外华人的影响,我国内地的诵读经典活动组织者在读本内容的选择上,往往更多地局限于儒家的东西.对少儿的教育,除儒家之外,要兼顾道、法等诸子各家以及其后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章,甚至应该立足于世界文明,择取最优秀的经典文章.
  褚卫中:经典不必全读,可以根据我们现时的实际需要、教育环境、生活状态以及儿童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和水平的内容.学习方法上,反对填鸭式的机械记忆.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方式,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少儿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
  杨兴永:我们的《国学启蒙》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经典诵读活动,它是利用本校独有教育资源和课改实验的时机,以开设校本课程的方式进行的,经过了区和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应该说,我们的做法是很慎重、很理性的.学习内容虽以《四书》、《五经》为主,但绝“不定一尊”,而是“海纳百川”,对古代的典籍佳作进行了慎重而精心的筛选.教材选编涉猎了各个朝代的四十多部典籍,体裁上有语录、散文、寓言、诗歌、对联等.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组织诵读比赛,参观名人故居,做到形式多样化.在教学手段上,通过播放音乐、动画故事、自制课件等多种辅助方式,力求形象生动.我们总结出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拉近传统和现代的距离,与现实生活结合,效果较好.
  记者:面对林林总总的儿童诵读经典活动,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到底该怎么办?
  褚卫中: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幼儿的父亲,对儿童诵读经典现象还是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家长是否让孩子参加诵读活动应作理性选择.
  王炳照:如果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调动其积极性,儿童诵读经典,作为一种尝试和实验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