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动物为什么发生争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21:01:20
同类动物为什么发生争斗?同类动物为什么发生争斗?同类动物为什么发生争斗?过去,有人从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出发,认为动物的同类相斗是后天学来的,它不是一种天赋的本领.例如有些人对鼠类进行实验后说,鼠类的同类

同类动物为什么发生争斗?
同类动物为什么发生争斗?

同类动物为什么发生争斗?
过去,有人从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出发,认为动物的同类相斗是后天学来的,它不是一种天赋的本领.例如有些人对鼠类进行实验后说,鼠类的同类攻击,是由于它们小时候被同类挤压,感到疼痛,因而才有同类相斗的现象.他们还认为,只要将环境改变一下,这种同类相斗的现象是可以控制的.
但是,以上这种推测,经过后人的多次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发现同类相斗完全是动物的一种天赋本领.
有人把刚出生十七天的老鼠,一个一个地互相隔绝饲养.当它长到五六个月的时候,把其中的两只关在一个笼子里.开始时,原来在笼子里的老鼠向新来的老鼠走去,嗅它身上的气味,还作出友好的表示.但是不久,这只老鼠就显出相斗的姿态:拱背、咬牙、挺腹、尖叫,接着便互相推挤、踢打,并用后腿站立,一起摔倒在地.
有人还发现,养在一起的一群老鼠,尽管小时受过互相挤压的疼痛,长大后并不互相攻击,互相啮咬更为罕见.但是,如果一旦把一只外面的老鼠放进去,那么这只老鼠就会受到猛烈的攻击.
对神经中枢和内分泌的研究,证明了同类相斗确是一种固有的生理现象.有些人用电流刺激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大脑特殊区,也会引起同类相斗的行为.所以同类相斗乃是一种适应力,同类动物凭借它互相间隔开来,从而使适应力最强的个体,得以优先繁衍.
不如说是竞争
经过人们长期的观察,还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即动物的同类相斗,几乎从来不以一方死亡而告终,而且任何一方很少有受重伤的.事实上这种争斗,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一种竞争,而不是殊死的斗争.
狼和狗当中,这种行为是很明显的.争斗开始时,它们往往互相啮咬,一旦一方败北,便会将易攻击的头部(如果是一只小狗便会仰卧在地,暴露出腹部),暴露在对方面前,于是对方的攻击也随即停止.
响尾蛇只要互相咬上一口,就可置对方于死地.但从观察中发现,它们是从不相咬的.它们争斗时双方将头高昂,抬起身子,并排滑行.然后用头部互相推挤,企图将对方推开,往往双方都摔倒在地.最后得胜的一条则用身子压住对方,过不久就把失败的蛇放走,于是争斗便告结束.
哺乳动物也有这种情况.黇鹿争斗时,头部高昂,互相注视,互相并排前进.突然间停止,低头,用角相撞,互相攻击.不久又并排行进,重复以上过程.格斗与行进交替出现,直到一方获得胜利.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并不把自己的角当作利剑使用,而是严守“竞争规则”的,例如有人发现,两头鹿在争斗时,其中一头偶然把臀部暴露在对手面前,这时对手却静等它转过身子后,再进行攻击.
非洲荒野上大羚羊相斗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同类相斗并不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一种竞争.如果经常发生失败者被杀死,或因受伤而丧失生存能力的情况,那就不会符合进化的法则了.争斗的程式
每一种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都发展了一套争斗的程式,在争斗中严格遵守这种程式,几乎从不违反.
争斗开始时,往往是显示力量.双方摆出架势,步步逼进,间或大声吼叫,虚张声势,企图压倒对方.然后就是开战.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开战方式,但往往又都大同小异.如用角撞、用喙啄、用嘴咬、用身体挤等等.最后以一方失败,不同的动物作出不同的求饶表示而告终.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熔岩峭壁上生活的海鬣蜥,也有这种三部曲.
海鬣蜥是一种大型的蜥蜴,在繁殖季节,往往是一条雄海鬣蜥和几条雌海鬣蜥住在一小块礁石上.这时如果有另一条雄海鬣蜥闯入,一场争斗便会开始.
首先,他们彼此显示力量:领主会张嘴、点头、腿挺直,将胁腹朝着对手,背部脊突勃起,整个体积增大.如果入侵者也不示弱,也以同样方式显示自己的力量,于是争斗的第二阶段便开始.开战的领主先低下头,用头向入侵者撞击.入侵者也用头部去迎击.每一方都竭力要把对方往后推,互不相让.一个回合后,就暂行停止,双方往后退,以便积蓄力量,然后彼此点点头,打个招呼后便又重新开战.一直到其中有一条蜷缩起来,表示投降,胜利者停止攻击时,这场争斗便告结束.生存的需要
动物的同类争斗是司空见惯的.这种争斗的作用是把动物的个体或群体隔离开来,以便每个动物拥有生存所必需的起码范围,不至于过分拥挤,影响其自身的生存.另外,这种争斗也会因求偶而引起,优胜者以此保住自己的配偶,从而使健壮的个体得以繁衍.
在不表明进行仪式性争斗的情况下,同类动物伤害性的争斗也会发生.如果把一条海鬣蜥突然放在已有同类占据的领地上(这个领地上有它的配偶),或者当争斗失败在仓猝逃跑中,误进入同类的领地时,那么强壮的领主便会死咬住入侵者不放.另外,雌海鬣蜥也会因保护自己的产卵地而死死咬住入侵者.这样,伤害性的争斗也会发生.
(摘自《大自然》1982年第3期)(插图:缪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