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杜甫会写《蜀相》?为什么杜甫会在760年写《蜀相》?当时他经历了什么?(社会与他个人背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0 03:40:13
为什么杜甫会写《蜀相》?为什么杜甫会在760年写《蜀相》?当时他经历了什么?(社会与他个人背景)
为什么杜甫会写《蜀相》?
为什么杜甫会在760年写《蜀相》?当时他经历了什么?(社会与他个人背景)
为什么杜甫会写《蜀相》?为什么杜甫会在760年写《蜀相》?当时他经历了什么?(社会与他个人背景)
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和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 ……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鎔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d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吹们檎嬉庵浚苡懈?人的力量;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我们说杜甫是抒情的对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 “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些诗看似抒的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蜀相》一诗的艺术形式也是很完美的.
古代诗歌跟古代散文一样,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 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着诗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我们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