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快速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21:58:07
怎麽快速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怎麽快速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怎麽快速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有了观念上的改变和重视,我们再来谈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的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个左右的实词和20个左右的虚词词义.从2004年的各省市高考文言文试题来看,所涉及的考点,主要就在这个范围内.一般而言,高考也不在这个范围之外设题,倘若设题,那也一定是可以凭借这一范围推敲得之的.这里将2004年高考中所涉及的词语做个归纳: 实词——凶、白、诺、箧(全国卷),数、除、市、两(北京卷),胜、夺、沮、更(江苏卷),投、济、虞、尚(辽宁卷),次、节、勒、及(重庆卷),课、属、及、诣(天津卷),徙、敏、谒、窃(广西卷),固、巧、是、多(广东卷),家、坏、知、可(浙江卷),升、和、狎、阴(湖南卷),私、第、弄臣、用事(福建卷),至孝、祷请、访问、行旅(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 虚词——而、因、为、以(全国卷),为、若、因、乎(北京卷),之、而、乃、以(江苏卷),乃、与、为、若(辽宁卷),且、所、乃、之(重庆卷),所、其、乃、以(天津卷),之、遂、以、且(广西卷),于、之、则、其(广东卷),其、以、而、乃(浙江卷),以、其、而、于(湖南卷),其、且、所、乃(福建卷),遂、因、以、而(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 不难看出,所考词语,大多是教材中明确要求掌握的,是平时练习中反复出现的,即便少见,如“沮”,放在“人怀异意,以沮新政”这样一个句子中,要推演“沮”即“阻止”之意,也委实不难. 因此,笔者主张,学习文言文应做好三点:其一,读——课本里的几十篇文言文是根本,应吟诵精熟,形成语感;其二,理——参考学习资料,系统梳理各类知识,尤以一词多义的梳理为重,汇编成册,反复熟悉;其三,翻——勤翻古汉语词典,扩大阅读面(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认为《孟子》、《史记》、《梦溪笔谈》、《聊斋志异》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 应考策略:三种常规学习方法谈过,再来说说具体的应考策略.文言文测试所要求的核心能力在于根据语境提供的已知信息(教材中信息)进行科学的猜测、选择、推演,从而破译未知信息,最终达到理解文言的目的.据此,有六种应考策略可用: 其一,借字形推求词义.汉字是表意性质的,象形、会意、指事及形声等造字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字形推求词义.如全国Ⅱ卷11题对“箧”的考查:“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看“箧”字形,有竹头,有匡形,形近字有“筐”,便可推演大概,箧当是与筐相类的竹器,而选项译为“小箱子”,看来妥当.再代回文句中推敲,便可确定了. 其二,借成语推求词义.成语是文化积淀下来的一种载体.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都保留在成语或现代汉语语素中流传下来.我们可以借助常见成语(或词语)的语素来推求古汉语实词词义.如上海卷19题中的“正”,便可借成语推求词义.“管仲正衿再拜曰”,联系成语“正襟危坐”,则可轻松理解“正衿”,因为“襟”“衿”相类也. 其三,借对举词句法推求词义.文言文中,词句结构整齐划一,相互对称呼应的情况甚是多见,所以可联系上下文看其意义相近或相反而推求词义.如浙江卷11题中的“知”,便可参考前文的对举词语“迁”.“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迁”后面接官职名“秘书省校书郎”,便知“迁”为“升迁”之意,同理,“知”后接“事”,便知大意应为“主持政事”.又如辽宁卷11题对“尚”的考查.“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尚”意显然可从后面“嗤”字推演出来.“嗤”的是“鄙碎”,是不好的,那“均平”却是好的,“尚”当与“嗤”意相反. 其四,借句子结构推求词义.借助句子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一个词语的词性,进而推求该词词义.如北京卷7题中的“若”和“因”.“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留养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考“若”字,常考的点就是“若”做副词“假如”和做代词“你”.“若一人有疾”这一分句中,已经有了句子主干“一人有疾”,因此可以断定,“若”不可能充当实词,而“若入前为寿”句中的“若”却有充当主语的可能,由此可以大致区分开来.考“因”字,常考做连词和介词的情况.从两“因”字后面所接成分动词“留养”和名词“宾客”,不难看出,前者多是连词,后者多为介词,由此可以大致区分开来. 再看湖南卷11题中的“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划分“其子和之”的成分,不难发现,“其子”为主语,“和”为谓语,“之”为宾语.由此,可以断定,“和”不可能翻译成“和睦”,因为这儿需要一个动词,而“和睦”为一形容词. 其五,借逻辑推求词义.依靠上下文语境脉络和逻辑,以已知信息猜测、推求未知信息,也是一法.我们以辽宁卷11题中的“投”为例来看:“轨遂投城遁走.”从后文看,“遁走”为“逃跑”之意,按逻辑,“逃跑”当在“投奔”之前,倘若“投”真是“投奔”之意,那么,语序就该是“遁走投城”,显然不合原句.其实,“投”应该是“放弃”的意思. 其六,借教材推求词义.最根本的方法,当是联系教材中的文言现象,当然,这需要考生对教材的熟练.2004年高考题的许多考点来看都源于教材.譬如: 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 敏:敏感 (初中课文《论语八则》中有“敏而好学”句 广西卷) 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广东卷) 当然,还可以从高三的文言练习材料中收集重要词语. 总之,推求词义应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去猜测、比较.但词义推求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以一定量的文言文背景知识(如实词、虚词、句式、文化常识等)的积淀为前提.为此,熟悉教材中文言文,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就应试而言,还可以注意一些试题规律:历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内容限于人物传略,其中多有共通处.一些实词在各种选段中反复出现,这便是我们要着重积淀的,如有关官职升贬的:迁、除、谪、擢、转、调、升等;有关拜见的:觐、拜、晋、诣、造、访、谒等.还有常见的文化常识短语,如弃市、坐罪、坐法、黥劓、用事等.自己多看几篇,分类归纳,必得捷径. 从上文来看,本文仿佛只是在谈如何解决词义的问题,而没有涉及到对文言选文的人物评价和分析.其实,只要真正读懂了文言这种语言形式,哪有不能理解出题者对人物的评价和分析呢?因为文言的阅读,归根结底,是对语言的理解,而语言的理解,是对重要词语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