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该怎样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23:11:23
文言文该怎样教?文言文该怎样教?文言文该怎样教?黄厚江——原载《语文学习》2006年第5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但相对而言,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仍存

文言文该怎样教?
文言文该怎样教?

文言文该怎样教?
黄厚江 ——原载《语文学习》2006年第5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但相对而言,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那么,新课程改革以后文言文到底应该怎样教学呢?一、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重视积累不等于就是孤立的宇词训练,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在进行高中新教材培训时,不少教师问:文言文不集中安排,如何进行系统的古汉语知识教学?如何进行扎实的词语训练?也有的教师理直气壮地说:“不讲古汉语知识,不训练字词,文言文教什么?文言文怎么教?”考察我们的课堂教学,毋庸讳言,常见的还是以词语训练和古汉语知识教学为主体.实词的一词多义、虚词的不同用法、通假字、古今词,充塞课堂,词类活用、句式倒装,更是重中之重.重视积累的确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但到底应该怎样积累昵?重视积累就仅指字词训练和语法知识吗?这样做真的能达到积累的目的吗?l.孤立的字词集中训练并不能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不符合文言文学习规律的积累形式.文言文的学习和所有语言的学习一样,应该是个整体提高的过程,一定的阅读量是文言文积累的基础,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孤立的字词训练,只能是死记硬背,没有一定阅读量为基础.死记硬背的积累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素养,也不能真正达到积累的目的.如果脱离具体文本的孤立的字词训练真的很有效果,岂不是只要阅读有关资料或工具书,记住常用实词的几个义项、常用虚词的几个用法就可以具备文言文阅读能力了吗?学习实践证明,并不是如此.判定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是一种能力和素养,绝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就能解决问题的.更何况不管什么词典对义项的归纳都是不完全的,语言的具体运用是丰富灵活的.2.适当了解一些古汉语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但绝不能代替对文本的阅读.古汉语知识,是后人对文言文特点的归纳,而不是前人自觉执行的语言规则.所以很多语法知识并不是十分清晰和准确的,比如词的活用,比如句子的倒装,比如虚词的用法,都常常讲不清楚.“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否倒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之”是什么作用就一直争论不休,“以”同样作“由于”讲,在什么情况下是介词,什么情况下是连词,也很难说清楚(说清楚了对中学生也没有多大意义).即使有些知识讲得清楚而且的确有用,也只能在阅读中结合具体文本和语言环境去领悟、理解,而其目的是为了帮助理解文本,而不是掌握这些古汉语知识本身.必须强调:是学习古汉语知识为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服务,而不是学习文言文为掌握古汉语知识服务.尤其不能追求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比如名词动化和名词作状语,都有很多小的类型,一讲解,十分烦琐,而且没有价值.3.古人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充分揭示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我们必须尊重,必须继承.这个规律就是重视诵读,就是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就是在整体阅读中感悟.因此,先阅读后梳理,先分散后集中,才是符合文言文学习规律的积累方法.即使要进行实词、虚词的整理和小结,也必须以一定的文本阅读量为基础,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学习文言文,其核心就是“读”.这个“读”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诵读,二是多读,三是会读.现在似乎对诵读已经有了足够重视,但真正有效的“读”还不是很多.有的是目的不明的读,有的是没有效果的读,有的只听名家读,没有学生的读,更没有教师的读.有效的读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读,是为了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读中培养文言文的语感,通过读领悟文本内容.教师要敢于范读,要领着学生读,要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读.而过分追求所谓美读,是一个颇为流行的毛病,也是对文言文学习规律的误解和背离.不重视阅读,试图依靠所谓的字词训练和语法知识来加强积累,是缘木求鱼的做法.有教师说,这都是高考逼的.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能真正提高文言文应考能力的.更何况现在的高考试卷,还有几家在考这些古汉语知识和脱离语言环境的实词虚词呢?二、文本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重视文本理解不等于必须是教师句句落实的串讲,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文本理解不是文言文教学的唯一任务,但的确是基本任务.然而,必须强调的是,文本理解不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才是目的所在.有位教师听了我的一节课以后对我说:文言文教学逐句串讲,学生学得实在;不串讲,学生脑子里就一片空白.应该说,这位教师说出了很多教师想说的话.逐词逐句的串讲,至今仍然是文言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并不简单地否定串讲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价值,但一律采用串讲式教学,其危害不可轻估.首先是导致教学的低效.凡是串讲的课堂,教师所讲的内容,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是注释上已经有的,有很多内容对学生是没有价值的.二是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消弭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串讲式教学,教师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空间,要做的就是记下教师讲的内容.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使学习的内容失去了应有的趣味,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与教师普遍的串讲式教学不能说没有关系.三是容易陷入知识中心.串讲式教学中,教师为了落实到位、讲得清楚,便引入较多的古汉语知识;在现代文阅读教学已经不再强调语法知识更不进行语法分析的情况下.文言文教学语法讲解却大行其道.甚至有教师认为.不讲文言知识就没有办法进行文言文教学,就没有办法把学生讲懂.四是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的缺失.由于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己的学习过程,既感受不到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也体验不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更不可能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获得的只是一些僵死的知识和孤立的字词.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读文本.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课程标准对此有明确的要求.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不重视这一点,学生只记教师讲的内容,不看注释、更不查检工具书的情况十分普遍.其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一些典型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认识文言文阅读的规律,掌握解读文本的方法.比如《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长”,是读chāng好还是读zhǎnq好,一直是一个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前后句的关系、上下文的关系、文章的中心论点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也许这样的探究,最后未必有一个一致的结论,但学生却可以从中获得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能力.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最主要的是保证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自己阅读,自己体验,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兴趣,在于教给方法,在于引导过程,绝不可越俎代庖替代学生的阅读过程.这是新课程理念和文言文学习规律所共同要求的.三、借鉴文章写作方法,提高文学素养,获得文化熏陶都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但重视人文绝不能是架空的文章分析,“四文”融合才是新课程理念的真正体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追求.应该说,有“言”无“文”是文言文教学比较普遍的问题(尽管对“言”的理解也未必正确,方法也未必恰当).这既与狭隘的应考意识有关,也与对文言文阅读价值不正确不全面的认识有关.很多教师并不清楚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涵,或者说不了解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在教学中应该怎样体现.不知道文言文应该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三维目标”,往往认为文言文的教学目的就只在于让学生理解文义,以为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会翻译就完成了全部任务.而传统的命题,考查文言文也就只是考查词语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在教学和考试中,都很少着眼于“语文”的全面内涵理解文言文的教学.对文言文教学目的不全面的理解,导致文言文教学仅仅关注语言的理解(即完成由文言到白话的转换),而对古代汉语独有的语言魅力,学习古代汉语对提高语言素养的价值,文言文中强烈的文学因素、文化因素都极为漠视.重视的就是所谓的文言积累.而这个积累其实也是很狭隘的理解,仅仅是实词词义和虚词用法之类.前些年有一次高考作文的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就很少有学生想到《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个非常典型的材料.但也有些课堂,却又走到了男一个极端,或者是“工具”和“人文”的生硬结合,或者是进行架空的分析.有教师教学《劝学》先逐句串讲,然后讨论荀子终身学习的思想;教学《师说》,先词句理解,然后结构分析,再进行说理方法分析,最后是韩愈从师思想的讨论.“言”与“文”分开,“工具”和“人文”剥离.面面俱到,花时多,效率低.也有教师教学《赤壁赋》主要就是和学生讨论分析苏轼的儒道释思想,还有位教师一节课就完成了《鸿门宴》的教学,仅仅分析欣赏刻画人物的方法.两种极端的做法,都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文言文的学习,价值是多方面的.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学,四是文化.当然,这四者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而是自然的融合.教学应该从语言入手,达到四者的统一.一是从诵读人手.诵读,既是文义理解的重要方法,也是体验情感的重要途径.《谏太宗十思疏》的诵读到底该平缓还是应该感情比较强烈呢?这是和对作者的精神品格、文章情感的理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烛之武退秦师》中蹇叔的两处对话应该怎么读,更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准确把握.二是从关键词句的理解切入.如在理解“学不可以已”这个句子的意思的同时就可以理解荀子先进的学习观念;在理解“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些句子时,就可以认识到韩愈“求师问道”的思想比其他人高明的地方;苏轼的思想也完全可以在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等句子的理解中得到认识,无须大加发挥,专门集中讨论.三是从文本的语言特点切入.如《劝学》中比喻句的理解,《师说》中对比作用的认识,都可以是语言理解和文化感受的很好的结合点.四是可以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达到四者的统一.教学《谏太宗十思疏》,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从文中摘引语句作为座右铭等活动,教学《阿房宫赋》,我设计了缩写课文让学生填写关键词,再根据关键词摘引文句,改写结尾让学生比较优劣等学习活动,都是追求达到一石三鸟、“四文”统一的效果.四、文言文教学也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但又不能背离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一次,某地组织同题教学活动,教学的内容是《劝学》,很多教师都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具体做法却很值得讨论.有的教师让学生讨论的问题是:很多教材都选了《劝学》这篇文章,可是有的教材标题下面的作者标注为“荀子”,有的教材则标注为《荀子》,哪一种标注是正确的?有的教师则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讨论“风雨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龙到底生活在哪里”、“蛇鳝到底会不会作穴”等问题.有位教师竟让学生讨论“荀子主张‘性本恶’,《三字经》中却说‘人之初,性本善’,哪种说法有道理”.还有一位教师,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可是其讨论却围绕一位同学提出的“《论语》里说‘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和荀子都是儒家,为什么孔子重视思而不重视学,荀子重视学而不重视思呢?”学生的讨论不可谓不热烈,可始终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最后老师也显得很无奈地说:“这个问题的确很有价值,可是的确说不清楚荀子为什么要轻视思考,就这个问题看这两位大家的思想是矛盾的.”老师不仅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真伪,也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以上这些探究式的教学,讨论的问题,探究的过程,也脱离了课堂教学的中心,背离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规律,很值得讨论.我们以为,文言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首先也是保证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认识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规律.其次是要选择体现文言文学习特点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的合作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发现很多问题,文言文尤其如此,需要展开重点探究的问题必须切合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实际,紧扣文本主要内容的理解,符合文言文学习规律.还要选择适当的探究方式.不能追求表面形式的合作,不能追求时尚的探究方式.文言文学习的探究主要是认识文言文的表达规律,立足文本探究解读文义的基本方法.很多教师热衷于用表演的方式感受文本(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鸿门宴》),常常流于形式,虽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却脱离了文本的实际,也没有体现文言文学习的规律.我们以为,一切以形式本身为目的的做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不可取. 从培养能力到传承文化——评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不同要求及教学策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时代久远的书面语,文言文已经永远地退出了口语交际舞台.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争论,近百年来一直绵延不绝.文言文在中学里到底要不要学,学多少,学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教学,这些问题尽管因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见解而结论一直悬而未决,但作为国家政策性文件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却都旗帜鲜明地主张必须要学,而且份量颇重.然而细观这两种文件,它们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却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导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变革,笔者尝试加以阐述.一、文件表述和评析1、90年代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文言文教学要求,见下表:年份学段初中高中1990能顺畅地朗读文言文课文,理解基本内容复习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把文言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1992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通顺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 1996 掌握一定数量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诵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把握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名篇.2000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2、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中提出两点要求:“(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参考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在“选修课程·散文和诗歌”部分,提出:“(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从以上的文件表述中可以看出,从大纲到课程的演变在文言文教学要求上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改变.由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的不同,文言文教学出现了以下的变化:1、教学目标的转移大纲虽经几次变化,始终不变的是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即“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一些文言常用实词、常用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若干有明显特点的文言句式,具备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以后阅读古籍打下基础.“学习古人语文中有生命的东西”,古为今用,以提高现代文的读写能力.在上述要求中,是将文言文课文处理成“例文”,即课文作为学习古代语言文化知识的一个范例,指导学生掌握有关的字、词、句,语、修、逻.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目标的阐述中,除了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则对文言文教学价值定位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在选文类型上更倾向于把文言课文看成“定篇”[“定篇”和“例文”的概念见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课基础》第八章],即学习课文本身就是课程目的,不承担任何附加的任务.朱自清明确指出:“文言文的诵读,该只是了解和欣赏而止.”教学目标就是在了解和欣赏中增进有关中国古代社会的各方面的知识,借以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2、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大纲要求下的文言文教学内容强调“字词,段落,篇章”.以普通高中为例,对字词教学的要求,是“复习”、“掌握”或“重点掌握”在附录中具体列出的应该重点掌握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对文章内容,要求“阅读”或“诵读”文章,“把握”或“理解”文章内容.但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用来对付字、词、句,篇章内容占的比重很小,审美和鉴赏更是退到极其次要的地位.中学教材中的文言文是历代各种文体名篇佳作的荟萃,最能代表中国语言与文化的辉煌历史.文言文的语言精炼工整,简洁高雅,内蕴丰厚,应该成为中学生朗读记诵的对象.文言文的内容反映的是历朝历代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取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更是难得的精神食粮,能够陶冶他们的心灵与思想.但作为文言课文的教材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真正的教学内容潜藏在教材中”,需要由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共同生成.因此,随着“作为经典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理念的逐渐成为共识,文言文的教学内容逐步得到拓展.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还必须包括古典哲学思想、古典文学、古代风土人情等.3、教学方法的差异在大纲的要求下,多年以来,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大体是逐词解说,即“对号入座”法、朗读背诵法、文学欣赏法相结合运用.虽然是三者结合运用,但由于教师单调、长时间逐词讲解,学生机械被动地听、记、练,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厌烦疲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文言文的教学方法逐渐丰富更新.由微观分析或宏观透视,由纵向梳理到横向比较,由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积累了新的经验,摸索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和谐教学法”“背景契合法”“审美赏析法”“多元比较法”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引进,与文言文教学相结合,极大地拓宽了文言文教学的视野.如系统论介入文言文复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对话理论让学生更深入地领会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学习模式启发学生以现代意识观照古人,等等.二、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长期以来,关于文言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从未停止,但多数争论基本上还局限在语言文字层面,未能从文化传承的层面展开论证.新课标明确提出“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古汉语的学习,一是古代文化的传承.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二者不可偏废,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后者甚至更重要.朱自清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那么,培养学生成为经典文化传承者的文言文教学有哪些途径呢?(一)文化传承要求拓展文言文教学的内容文言课文不是例子,文言教学也不是工具,它的目的并不单单指向考试.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教师把一篇篇经典的名篇佳作肢解成为一个个知识点,目的仅仅为了掌握其中的几个实词,几个虚词,或是几个特殊句式的用法,这实在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为此还弄得师生都痛苦不堪,既降低了学习生活的质量,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言的亲近热爱.试问,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还有几个能在课外阅读文言文,即便达到了教学目标——即培养成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没有主动阅读的内驱力,所谓“能力”也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作为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拓展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更要有文史知识和人文精神.历史文化知识细分起来很多,基本的如天文地理、岁时节日、礼仪制度、职官沿革、学校科举、典籍宗教、科学技术、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及其他等等.了解了文中相关的文史知识,对于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知本探源都有好处.如《孔雀东南飞》就展现了当时社会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包括区域、职官、历法、称谓、婚丧礼仪,衣饰住用、阴阳八卦等,简直是古代文化的大荟萃.此外,文言文章内容反映的是历朝历代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取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作为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还应该弘扬民族精神,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重义轻利”的无私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见贤思齐”的修身意识,“乐观豁达”的文化心态,“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等等.(二)文化传承要求变革文言文教学的方法目前,文言文教学方法存在许多弊病,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模式的呆板单一,课堂上总是那套固定的程序:教师逐字逐句的串讲,然后进行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其中字词句的落实就“杀”掉了大量的课堂时间.随着新课本的启用,新大纲新课标的陆续出台,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作为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打破教师在课堂上一统天下的局面,尽量运用民主、合作、激励的原则,革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体验朗读法、知识积累法、古今联系法、文白回译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对学生文言语感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都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近义比较法、点评鉴赏法、多媒体教学法可能更贴近学生的心灵,从而更易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更深入地玩索语言,品味文化.(三)文化传承要求丰富文言文教学的内涵作为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不再只见“文”、“言”,不见“人”了.继承文化遗产,应该把人,即继承者提到相当重要的地位.鲁迅认为,对于文化遗产,应该按照自己的需要,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作为现代人的学生的主体需要,挖掘经典文化更丰富的内涵.首先是读者理论的介入.人是一种有思想、有感情的社会化动物,除了有物质需要以外,还有对健康的精神和美好的感情的追求,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古文,远古的人们穿越时空向人们走来,与学生展开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教师在引导学生与古人对话的时候,要教会学生学会欣赏古人,理解古人,宽容古人,学习古人,从而提高他们的精神素质,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其次是历史和现实的互动.学习文言文一方面要用古代文化思想的精华观照当代现实,从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要用当代的观念方法解读古代的思想文化,从而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前者着重强调学习古人对人、对己的态度,如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态度对待自然,用“路漫漫其修长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对待事业、国家,用“推己及人”“仁者爱人”的观念处理人际关系.后者指用现代意识反省古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悲剧,批判性地认识古人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对一些失败的英雄,如屈原、项羽、诸葛亮等,既赞赏他们才能出众、品行高洁,又能认识他们因人格缺陷,违背历史发展规律而惨败.当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本身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诸如安排不严密,表述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够强等等.但它的出台给陷入困境的文言文教学指点了一个新的方向,深入地理解它,研究它,实践它,也许能找到一条更宽更好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实践之道.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版)》2000.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3、冯旭洋《九十年代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文言文教学要求的深化探析》,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研究生专栏》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课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朱自清《经典常谈·序》,见《经典常谈》1999年版6、王鹏伟《文言文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载《湖南教育》2000年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