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朱德元帅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18:03:53
有没有关于朱德元帅的故事?有没有关于朱德元帅的故事?有没有关于朱德元帅的故事?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参看朱德年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

有没有关于朱德元帅的故事?
有没有关于朱德元帅的故事?

有没有关于朱德元帅的故事?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参看朱德年表)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历任军长、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朱德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位高至极,但他谦虚谨慎,勤勤恳恳,朴实无华,忠厚仁慈,给世人留下了质朴而崇高的元帅形象. 1.弃教从军、以武救国 朱德,1886年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一户佃农之家.世代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终年劳碌仅能糊口.朱德的母亲在生朱德前还在干活.朱德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使他从小就开始干力所能及的劳动.五岁时就上山砍柴、割草. 朱德因过继给无儿无女且又十分喜欢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学,并改变了他的命运.六岁时朱德入私塾,二十岁时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一年后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在这里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意识.毕业后于1908年邀几位同学好友一同回仪陇县城筹办高等小学堂,朱德任学校的体育教习兼庶务.学生由几人很快发展到七十多人.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但土豪劣绅反对新思想、压制教育,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统治阶级的腐朽,使朱德认识到教育无力救国.他毅然弃教,准备从军. 1909年1月,朱德历尽千辛万苦走到昆明,考入讲武堂步兵科学习,在这里他加入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同盟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蔡锷的部队任少尉司务长.他对蔡锷很敬佩,常和蔡接近并请教问题.蔡锷率军起义时,指定朱德为队官(连长).朱德在攻占总督衙门时作战有功,受到表扬.1913年夏,朱德升任蔡锷部队的营长,率部驻守于云南的蒙自、个旧一带.在这里,朱德自发地采用运动战方式一举歼灭了当地的土匪,因功升任团长. 讨袁护国战争中,在蔡锷回云南之前,朱德即受命组织部队,征用车皮,等待蔡锷到来率军出征.在蔡锷率军出征四川与北洋军阀的战斗中,朱德及其团队作战最勇敢,朱德的衣服帽子多处被子弹打穿.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朱德因勇敢善战,战功突出而闻名于军中.护国战争胜利后,朱德奉命驻守沪州,于1917年7月升任旅长,军衔为少将.成为川蜀的知名人物. 2.抛官弃禄、追求真理 驻沪州期间,暂无战事,朱德结交进步人士,共同探讨救国救民之路.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思想更倾向于进步,尤其是《新青年》杂志上的进步文章,引起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对俄国革命的向往. 在四川军阀的逼迫下,朱德随滇军回到云南,朱德任云南警察厅长职务,利用业余时间请教员教授英语,为出国学习作准备.后来军阀唐继尧把滇军赶走,朱德离滇回四川,四川军阀刘湘和杨森很欣赏朱德的才能,加之他又是四川人,因此,特地空出一师长的位置等着他并许以厚禄.穷苦人出身的朱德,已经确立救国救民之志,他不再为高官厚禄去打伤害平民百姓的"混"仗,而是要追求光明、追求真理,探索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的道路.因此,他毅然拒绝了刘、杨的挽留,顺江东下来到上海见到了孙中山.此时孙中山正发愁无将领兵讨伐陈炯明,以十万元军晌相许,请来朱德出面组织桂滇军攻打陈炯明.但朱德出国寻求真理的决心已定,他婉言谢绝了孙中山之邀.朱德弃高官,抛厚禄,只为追求真理的鸿志,对于一个三十六岁的人来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他已不再是热血青年,而是成熟的中年,此时的选择是理智的选择,是一种坚定的义无反顾的追求. 1922年10月,朱德来到柏林见到了周恩来,他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此前,他曾向陈独秀提出过入党要求,陈独秀认为他当过旧军官,断然拒绝,周恩来则表示愿意介绍他入党.朱德在德国入格廷根大学进修社会学和哲学,在德国期间因参加工人运动两次被捕.1925年他第二次被捕时被吊销了护照并遭驱逐. 离开德国后,朱德来到苏联,先入东方大学学习马列主义,后到军事培训班学习现代军事.在那里他结合中国的实际,产生了"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拉上队伍入山打游击"的思想. 朱德抛弃高官厚禄,寻求救国救民之真理.他出国数年,不仅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而且找到了革命的道路. 3.高举义旗、为民而战 1926年夏天,朱德回国,奉党中央之命,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初,受命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之职,同时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爬起来,决定直接抓枪杆子,建立自己的武装.党中央决定组织起义,南昌是条件最好的地方,朱德奉命与刘伯承、贺龙等在南昌起义.他利用公开的身份,把敌人的两个主力团的团长拖住,为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响起了正义的枪声,朱德、周恩来等宣布起义.起义成功后,朱德被任命为第九军副军长,率军撤出南昌向广东进发.途中,奉命领一个师守大埔县三河坝地区,起义的主力部队向潮州、汕山地区进军.主力被击败后,朱德和后继赶来的陈毅根据形势的变化,把部队转变为游击队,之后又组织了遍及湘南十余县的湘南起义,使这支仅有几百人的部队扩大到万余人. 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一直率领这支队伍向井冈山区靠拢,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会师之后,组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为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开始了"朱毛"合作,并为扩大革命根据地和壮大红军队伍而斗争. 朱毛会师,奠定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朱毛二人合作,创造性地展开了革命的游击战争.朱德把他从国外学到的先进军事思想、过去带兵打仗的经验与井冈山区革命斗争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游击战原则.这些原则被通俗地表述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朱毛带领幼年的红军在游击战中不断壮大,战斗力迅速增强.到1928年夏,朱德指挥红军在龙源口一举歼敌一个团击溃两个团.这是中央红军成立以来取得的较大的胜利. 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朱德深刻领会毛泽东的建军思想和根据地建设的思想,二人思想一致,配合默契,他们都是来自贫穷的乡村,都了解中国社会实际,都是为民众而战,都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到1930年,井冈山区的红军扩大到三万人,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还决定朱德为红军总司令. 在蒋介石发动的五次"围剿"中,朱德参加了全部的反"围剿"斗争.前三次反"围剿",他配合毛泽东领导红一方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了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毛泽东已被撤职,朱德与周恩来共同指挥战斗,歼敌三个师,俘敌万余人."左"倾错误统治了中央,军事指挥权掌握在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德国人李德手中,他排斥朱德等高级将领,胡乱指挥,打输了第五次反"围剿",搞丢了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红军被迫走上大转移之路. 4.力挽狂澜、拯救危局 红军反"围剿"失败,撤出了经营数年的根据地,在与敌人的激战中转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直到1935年打下遵义城,才在周恩来和王稼祥等人的积极主张下召开会议.会上,朱德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批判王明"左"倾路线,赞同毛泽东进入最高军事指挥小组.会议之后,朱德仍担任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他坚决赞成并支持毛泽东的战略和战役行动.协助毛泽东完成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的指挥,他常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表现得镇定自若.在危险、困难、牺牲面前,朱德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刘伯承称赞他"志坚如钢","在任何困难面前,但然如坐春风". 红军摆脱蒋军的围追堵截之后,在懋功与第四方面军会合.讨论今后的去向时,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北上陕、甘,建立革命根据地.朱德坚决拥护这一方针.会后,率部北进.但张国焘却不愿意北上.直到中央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后,他才开始北上. 张国焘到达阿坝后再次生出异心,他要朱德与他联名致电中央,反对北上抗日的方针,朱德断然拒绝张国焘的要求,与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张国焘不听劝告,率兵掉头向南,朝川康边境退逃.在张国焘率领队伍逃跑的过程中,朱德一直坚持斗争.张国焘曾开会围攻朱德,朱德却泰然处之.张国焘逼朱德反对毛泽东,朱德警告说,党是一个整体,不能搞分裂.他想把朱德赶出部队,朱德坚决留在军中作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揭露张国焘的真面目,促使受蒙蔽的干部战士觉悟.经过朱德不屈不挠的长期斗争,红四方面军的广大干部战士开始觉醒,迫使张国焘同意北上.中间又出现了几次反复,终于把这支队伍带到了陕北,实现了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的会师,保存了革命的种子,壮大了红军的队伍.朱德到达陕北,汇报了与张国焘的斗争经过后,毛泽东称赞他"斗得有理有节,临大节而不辱","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 5.挺进华北、指挥抗日 "七·七"事变之后,全国规模的抗战爆发.7月14日,朱德写下了抗战誓词:"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全国家,是我天职."同年八月蒋介石任命朱德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个师.下旬,朱德检阅开赴抗日前线的部队,誓师出征.九月,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朱德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为阎锡山). 1937年9月21日,朱德来到太原前往抗日前哨雁北部署抗战事宜.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首战告捷,在雁北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朱德亲自赶赴前线,总结平型关战斗的经验,以便向自己的部队及友军宣传,激励同胞的抗战热情.随后,朱德提出了在晋冀之间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意见,坚持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的思想. 抗日战争期间,朱德已经五十多岁了,是我军战将中年龄最高者之一,但他仍然老当益壮,亲赴前线指挥作战.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初期,朱德一直在抗日最前线,亲自指挥了许多战役和战斗.比如,1938年4月,日军出动了万名精锐部队分九路向晋东南根据地发起合围攻势.朱德与彭德怀、刘伯承等将一起指挥了这次反九路围攻,采用以少量兵力牵制多路,集中主力击敌一部的战术.四月中旬,终于在武乡长乐村捕捉到残敌的机会,一举歼敌二千余人,吃掉一路,其余各路相继后退,朱德果断决策,乘胜进击,击溃敌人并连克辽县、和顺、武乡、榆社等城,此战共歼敌四千余人,粉碎了敌人的围攻,巩固和扩大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使我八路军在太行山南麓站稳了脚跟.建立太行革命根据地后,朱德豪迈地赋七律一首:"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1940年,朱德从前线返回延安,此时,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已初具规模,八路军从三万人发展到四十万人;游击战从山区延伸到了平原.在八路军活动的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很有影响的抗日规模. 朱德返回延安后,正值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施封锁,我军民面临经济困境.党中央提出了自力更生的政策.朱德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创造了"南泥湾政策",主张屯田垦荒,发展生产、养兵抗战,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提出的大生产运动.以此为基础,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6.运筹帷幄、解放全国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朱德已近六十.年事已高,再加上他是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不应再上前线冲杀了,而应考虑全军全国的大局,主要搞决策和运筹.因此,他留在后方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协助毛泽东统筹指挥全国的军事斗争. 日本人刚刚举手投降,举国欢庆胜利之时,毛泽东、朱德等领袖预计到内战将不可避免,因此,他们教育部队,保持高度戒备,不能有丝毫幻想.朱德参与制定了我军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整编军队,组建起了适合于大规模运动战的野战军.这些正确的决策为迎接蒋介石发动的内战打下了基础.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终于爆发.我军因准备充分,在战略防御中歼敌七十一万,顶住了敌人向解放区的进攻.1947年元旦,朱德向全国人民和海外侨胞发表广播讲话,指出,1947年是斗争形势转变的一年.10月10日,朱德与彭德怀以正副总司令的名义发表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响亮地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947年11月,我军取得了石家庄战役的胜利,朱德亲自总结攻城经验并全军推广.为了促进中原歼敌作战,朱德到处于前线位置的河南催阳参加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朱德参与决策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又部署了渡江战役,和毛泽东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朱德协助毛泽东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终于挥师渡江,解放了全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朱德已经六十四岁了,戎马一生,功绩卓著的朱老总,老骥伏枥,不顾年高,积极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工作.建国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后参与领导空军、海军和陆军各技术兵种的组建,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了人民解放军由单一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他对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非常关心,到88岁高龄时还亲自视察海军,并乘舰出海检阅.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病逝.他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都卓有建树,对丰富毛泽东军事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在苦难中奋斗——朱德童年的故事
童久
1886年12月l日,四川省仪陇县李家湾,一个男孩子出生了.他就是
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新中国第一个元帅朱德.他家很穷,母亲生
过13个孩子,有5个刚生下就死了.家里房子矮小阴暗,连窗户都没有.他
的大伯父没有子女,2岁时,他被过继给大伯父做儿子.5岁时,他就学着割
草,拾柴,帮家里干些杂活.
他家佃种地主丁阎王的田,他从小常受丁家欺侮.一次,他和弟弟从河
里钓到两条鱼,想回家熬鱼汤,被丁家少爷一把夺去,说河从他家地上流过,
鱼就是他家的.又一次,他从爷爷种的梨树上摘下一个黄熟的梨,还没吃,
又被丁家少爷抢去,说树在他家地上,梨就是他家的.他气得去夺,被爷爷
拦住说:"我们惹不起人家."还有一次,爷爷带他在房后山坡上高高兴兴
地栽竹子.丁阎王来了,叫人把竹子拔掉,还把爷爷推倒.爷爷说,这山坡
地是公家的,丁阎王不能霸占,到县衙门同他打官司.地主钱多势力大,爷
爷还是打输了,气得大病一场.这些都使小小的朱德感觉到:世道太不公平
了.
他的爷爷和叔伯们商量,决心再苦也要供朱德读书,好给朱家争口气.
他和两个哥哥上了私塾.地主的孩子嘲笑他是姓老母猪的猪.丁家少爷拽住
他的辫子说他们三个是三头水牛.朱德一拳打倒丁家少爷,别的地主孩子上
来打他.他和两个哥哥一阵拳打脚踢,把他们打得抱头逃跑.后来,先生用
戒尺打他们三人的手心,罚他们朝墙站到放晚学以后.第二天早上,几个地
主孩子又嘲笑他们.兄弟三人把住门口,把地主少爷打得个个跪下求饶.先
生进来,不等地主少爷告状,三人一起来到先生面前,主动伸出手来让他打.
从此,地主少爷再不敢欺侮他们.丁阎王知道这事后,把他两个哥哥从私塾
开除,罚朱德每天上半天课,还要按全天缴费.朱德就转到另一处私塾读书,
那里穷孩子比较多,他不再受气了.
每年冬天,一个织布匠老爷爷来他家,把奶奶,妈妈,婶娘,姐姐纺的
线织成粗布,再染成蓝颜色,好做衣服.这个老爷爷当过太平军.朱德喜欢
听太平天国的革命故事,他佩服翼王石达开,也为他的失败而惋惜.从老爷
爷那里,他还知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清政府军队打败仗的一些事.他痛恨
外国强盗,更憎恶只会欺压老百姓,惧怕洋人的官兵.
1895年旧年除夕,丁阎王家狗腿子来逼租,牵走牛,猪,抓走鸡,鸭,
挑走粮食,还是达不到缴租的数目,狗腿子就逼他们连夜搬家.在一个风雪
交加的茫茫黑夜里,全家人被迫分开了.
朱德随大伯父到大湾安身,生活更苦了.大伯父仍送他读书.教私塾的
席老先生同情穷人,看重用功学习的朱德.后来大伯父缴不起学费,朱德打
算退学.席先生不但不要他的学费,还叫他带很少的口粮,搬到家里住,帮
他学习.席先生关心国事,常找一些思想开通的人谈论时事,叫朱德旁听.
这时,朱德已读了许多书.他对国家前途十分担忧,对席老先生说:"西方
国家靠科学富强,为什么我们不能提倡科学 "席先生很喜欢这个肯动脑筋
的孩子,对他提的问题,一时却难以回答.后来,他们有了一本数学教科书
和圆规,三角板,半圆仪,席老先生就带着他们学起来.
不久,朝廷里一些人变法维新失败了,仪陇天台山一支农民起义军也被
镇压下去.中国要向何处去 朱德和同学们时常想着这个问题,已没有心思
学下去了.这时,他听到孙中山组织革命党的消息,决心到外面去闯一闯,
寻找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之路.

问对人了
http://www.372y.com/bbs/dispbbs.asp?boardID=59&ID=1981&page=1
有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