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李贽有哪些进步思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07:06:23
明朝官员李贽有哪些进步思想?明朝官员李贽有哪些进步思想?明朝官员李贽有哪些进步思想?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

明朝官员李贽有哪些进步思想?
明朝官员李贽有哪些进步思想?

明朝官员李贽有哪些进步思想?
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死.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尽管李贽的认识论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之上的先验论,主张渊源于佛性的“生知”说.但他的哲学思想中有不少朴素辩证法的内容,他的政治思想有许多“反叛”的东西.比如,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主要体现在:其一,在文学方面,李贽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要“绝假还真”,抒发己见.李贽旗帜鲜明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缩.李贽在诗文写作风格方面,也主张“真心”,反对当时风行的“摹古”文风,他的这一倾向,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二,李贽最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他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他指责那些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利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焚书·又与焦弱候》).李贽对程朱理学及卫道士们的揭露真可谓一针见血,句句中的.其三,李贽对统治阶级所极力推崇的孔孟之学也大加鞭挞.他认为孔子并非圣人,“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焚书·答周柳塘》).孔子没什么了不起的,“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焚书·答耿司寇》).人人都是圣人,又何必一定要去学孔子呢?李贽否认儒家的正统地位,否定孔孟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认为不能将其当作教条而随便套用.《六经》、《论语》、《孟子》“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焚书·童心说》).其四,李贽对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妇女给以深深的同情.他大声疾呼,为妇女鸣不平.在《焚书·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中,李贽批判了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的说法.他说:“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设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 其五,李贽对封建统治者残酷压榨鱼肉人民的暴行,加以无情揭露.他借汉宣城郡守封邵化虎食民的神话传说,指斥当权的官吏是“冠裳而吃人”的虎狼,“昔日虎伏草,今日虎坐衙.大则吞人畜,小不遗鱼虾”(《焚书·封使君》).其六,在历史观方面他也有不少进步理念.他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反对历史保守主义主张“与世推移”的历史发展观;大胆提出“天之立君,本以为民”的主张,表现出对专制皇权的不满,成为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民本思想的先导.只是由于他生活环境和历史形势,以及眼界局限等,他在如何拯黎民于水火,探求一条益国利民的道路的问题上,依旧是将目光投向了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希望“有一个半个怜才者”出现,使“大力大贤”的有才之士“得以效用,彼必杀身图报,不肯忘恩”(《焚书·寒灯小话》).这些不能不说是他思想中的一些不足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