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合议的内容?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2 22:51:19
宋辽合议的内容?影响?宋辽合议的内容?影响?宋辽合议的内容?影响?【背景:】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

宋辽合议的内容?影响?
宋辽合议的内容?影响?

宋辽合议的内容?影响?
【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的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凭守坚城.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因同平章事(宰相)寇准、毕士安坚持,无奈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
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真宗所拒.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军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今河南清奉),三面包围澶州,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
辽朝统军萧挞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盟约订立时间及代表:】
双方于十二月初达成停战协议,宋廷方面由曹利用负责与萧太后谈判.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
【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影响与意义:】
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最后依靠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达成澶渊之盟,30万的岁贡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万万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而历史走向证明一切,此战之后,北宋迈向颠峰--仁宗朝就算称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颠峰,都不为过.辽国关南之地得而复失,但年三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不过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契丹铁骑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http://baike.baidu.com/view/22431.htm

内容: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影响: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

全部展开

内容: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影响: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最后依靠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达成澶渊之盟,30万的岁贡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万万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而历史走向证明一切,此战之后,北宋迈向颠峰--仁宗朝就算称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颠峰,都不为过.辽国关南之地得而复失,但年三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不过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契丹铁骑不再南下。

收起

辽宋为兄弟之国,宋帝尊萧太后为叔母,辽主年幼,称宋帝为兄;宋朝每年给辽朝绢20万匹、银10万两等。保持了辽宋上百年的和平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