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9 18:56:2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景色描写形象细腻,事情记叙完整生动,人物描摹惟妙惟肖.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景色描写形象细腻,事情记叙完整生动,人物描摹惟妙惟肖.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这些特点,学习本文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组织学生听课文朗读磁带,并讨论下列问题:
1.从课文标题和文章看,全文写了哪两个地方?作者对这两个地方各是什么感情?
2.文章的过渡段是哪一段?全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2)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征分别是什么?请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
(3)“雪地捕鸟”这一情节,哪些动词运用得准确、生动?
(4)“美女蛇”故事的插叙有什么作用?
(5)离开百草园,作者的心情怎样?这一小节(第9小节)的内容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指导学生集体朗读文章第一部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的方方面面.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10、11小节,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我”对先生的敬重之情,并找出相关的词语进行分析.
2.学习课文第12节至文章最后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这部分内容写了几件事情?
(2)写大家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去自寻乐趣,除了表现孩子们的天性之外,还有其他什么作用?
(3)哪些内容的描写表现了封建教育的陈腐与失败?
四、课后练习.
1.认真朗读并背诵课文第2小节,体会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
2.通读全文,请说出你所认为的作者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情,说明理由,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回忆了自己童年生活的趣事,将自己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进行了比较.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理解课文,找出作者童年时代的乐趣表现在哪些方面,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童年生活与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教学步骤: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使用对比手法的内容.
1.两种不同生活环境的对比,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一个是“乐园”,一个是“最严厉的书塾”.
2.三味书屋和书屋后面的小园的对比,小园虽小,却是一个自由的天地.
3.先生入神读书和儿童们偷偷游戏的对比,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
二、组织学生讨论对比手法的作用,分析“我”的乐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1.百草园的生活是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
2.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乏味吗?“我们”在三味书屋也能够寻找到哪些快乐?如果你是鲁迅先生的同学,你的乐趣是什么?
3.对比手法的运用,是为了表现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4.综合全文来看,“我”的乐趣表现为对自然奥秘的探寻,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三、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童年时代的乐趣是什么.
四、课后练习.
以“我和鲁迅先生比童年”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生活的散文集,学习本文时,可以将《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等文章引入课堂,进行比较阅读,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白作者童年时代对自由快乐、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对旧式教育的厌弃.
教学步骤:
一、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l.作者童年时代的追求是什么?他的兴趣爱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作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童年时代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的?
二、组织学生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等文章,分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是什么事情让“我”对阿长“发生新的敬意”的?由此可见,“我”的兴趣表现在什么方面?
2.在《五猖会》中,“我”在看戏前的心情是怎样的?是什么事情让“我”对看戏失去了兴趣?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心情的语句.
三、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同样是写读书生活,为什么人物的兴趣和心情有巨大的差别?主要是因为读的书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别,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不能适应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资料整合平台】
三味书屋的先生
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1849~1929年),名怀鉴,字镜吾,浙江会稽人.他20岁那年,考取会稽县的“学生员”(秀才),后因对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舞弊看不惯,不愿再去参加乡试,于是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直至1929年7月30日80高龄去世,整整教了60年学.寿先生博学、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对清王朝丧权辱国的腐朽统治极为不满,很同情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他甘于过淡泊的书塾生活,不愿出去做官,一生不用外国货,以免外国人骗钱.他为人耿直,和蔼可亲,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作为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尊敬.鲁迅先生后来在外面学习、工作,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寿先生逝世后,鲁迅还和先生的家属保持联系.课文中,鲁迅刻画、描写先生也是以尊敬的感情,寓批评于幽默之中.作者批判的是封建教育制度,决非自己一向尊敬的先生.
课文扩读材料:
思,在百草园
刘绍棠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桐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无限的情趣.
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呵,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
当年的鲁迅,就是从百草园走向一个决斗场!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懦弱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倾一腔热血,抛七尺躯体,为振兴中华而驱驰一生.尽管,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过早地耗尽了心血,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一个民族的乐园的落成.但是,他的信念、他的希望,和百草园的草一样,不为生命结束而消逝,孕育出更茂盛、更蓬勃的新春.
小草信仰春天,先生信仰中华必将振兴.现在真的有了风调雨顺的气候,有了流金溢彩的太阳,有了清甜如许的泉源.
站在百草园这堵矮墙旁,我看到绍兴的一条街,人流熙熙攘攘,脚步早踏着早春的阳光.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朝外望去吧——信息爆炸,宇宙飞船,世界在变革,星球在行进,我们不该像先生那样奋力进击,让中华早一点振兴起来,高高地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百草园的草呵,每一棵都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成长着.我不也是这个园中的一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百草园里走出来的人!
思,在百草园;在前进的大路上……
使用建议:
本文没有过多地去写百草园里有无限趣味的景和物,而是着力于从瞻仰鲁迅故居和探访百草园中,理解岁月,品味生活.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捕捉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感受,然后展开想象,把情景、哲理、虚实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