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三语文复习的好方法好建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8:19:45
关于高三语文复习的好方法好建议.关于高三语文复习的好方法好建议.关于高三语文复习的好方法好建议.高中语文各类复习方法总结归纳l  一、记叙文  1.考点点击  (1)整体感知.  (2)要点概括.  

关于高三语文复习的好方法好建议.
关于高三语文复习的好方法好建议.

关于高三语文复习的好方法好建议.
高中语文各类复习方法总结归纳
l  一、记叙文
  1.考点点击
  (1)整体感知.
  (2)要点概括.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析、领会关键语句的含义.
  (5)判定表达方式及作用分析.
  (6)记叙的线索分析.
  (7)语言特点分析.
  (8)记叙的详略及作用分析.
  (9)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
  (10)行文思路及结构分析.
  (11)从课内外结合的角度考查阅读感受:从文章中获得的感悟、启示,对文章的看法等.
  2.文体知识
  (1)记叙的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的线索:物线(具体的实物)、事线、人线、时线(时间的推进)、地线(地点的转移)和感情线(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等.
  (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就全文而言,记叙顺序肯定是顺叙或倒叙,然后在文中的的某段可能是插叙
  (4)记叙的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种亲切感和真实感.采用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表达,客观全面.
  (5)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有: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3.难点突破
  (1)把握关键语句含义:一是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分析;二是要判定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句段作用:可从几方面考虑
  A内容方面,如设置悬念、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强调感情、对比或衬托某人某物等;
  B结构方面,如过渡、埋下伏笔/呼应前文或题目`、总起全文(某段)、总结全文(上文)等;
  C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D感情方面:抒发作者喜爱、赞颂、同情、惋惜、厌恶、憎恨等感情.
  (2)归纳概括主题思想:
  ①从分析文章的题目入手.
  ②从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入手.(“开篇点题”,结尾处点明主题或深化主题.)
  ③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
  ④从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主题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的叙述中,要经过综合归纳才能明确.⑤从分析景物入手.有些文章的主题思想包含在对景物的描写和景物的态度之中.
  (3)怎样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①抓住表示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阶段,以此理清.
  ②追随事件的发展情节,以此理清.
  ③看清事件的地点转换处,以此理清.
  ④多角度描述对象的,从角度的变化去理清.
  ⑤依据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点来理清.
  ⑥判定语段间的逻辑关系,是相承(语段间是递进衔接关系)、相并(语段间是并列衔接关系)还是相属(语段间是总分统属关系)关系,据此理清.
  (4)分析过渡和照应:照应技巧:①段与题目的照应;②开头与结尾的照应;③前段有意,后有照应,层层推进;④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落的复叠式照应.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落在文章中一再出现,使其在反复中得到加强,这种照应称为复叠式照应.它对突出中心,标示线索起重要作用.
  (5)怎样分析人物:①从正面描写入手.分析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的直接描写.②从侧面描写入手.通过他人的言行或环境间接体悟主人公.③从细节描写入手.通过分析人物的细微的语言、动作等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6)怎样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7)怎样分析写作特点:从选材、结构、表达、语言、写作手法等方面去分析.选材:详写略写(看与中心的关系)语言:有的遣词造句准确、鲜明,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句式多变,修辞丰富,有的含蓄幽默等.写作手法:情景交融,寄情于景,象征(托物言志)、对比、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开门见山、以静写动、化静为动、设置悬念等.
  (8)修辞手法:二对二比二问拟,反复夸张借代引.
  对偶、对比、排比、比喻、设问、反问、拟人,反复、夸张、借代、引用等.
  修辞作用:对偶(句式工整,富有结构美)对比(突出其中的一方面)、排比(富有气势)、比喻(形象具体生动)、设问(设置疑问、吸引读者兴趣)、反问(加强语气)、反复(强调)、夸张(突出某方面特点)
  二、说明文
  1.考点点击
  (1)指明被说明的对象.
  (2)整体感知.
  (3)语言特点分析(多指向语言的准确性).
  (4)说明方法判断及作用分析.
  (5)对文意的把握.
  (6)说明顺序判断及作用分析.
  (7)要点概括.
  (8)对文章的某种表达技巧、表达特点进行品析.
  (9)调动生活积累,以学生的生活积淀为背景设题,如说看法、提建议、说创意、拿方案、作补充.
  2.文体知识
  (1)分类: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介绍事物形体特征、性质功用/后者讲明事因、物因).
  (2)说明方法:诠班例定比较分数摹
  作诠释、举例子、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列数据、摹状貌、画图表等(一般是三个字).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历程、制作方法类的说明文),空间顺序(多用于介绍建筑物、参观旅游类的说明文)和逻辑顺序(多用于事理说明文).
  (4)语言特点:必须准确前提下,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不拘一格.
  3.难点突破
  (1)怎样判别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是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和说明目的来确定的,说明顺序决定层次结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的判别主要是根据表示时间和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要按事物内部的联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来认识分辨.
  (2)怎样分析语言特点:首先要分析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对知识表达的科学和严密,如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要仔细捕捉表示限制的一些修饰中心词语的副词,分析他们的特点和表达作用.其次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要体现这一点,要借助于修辞方法的运用,描写和修饰语的运用.
  (3)判断说明方法的作用.常考的有举例子(具体说明……,有说服力)、列数字(准确、清晰说明……)、打比方(形象生动具体说明……)、作比较(突出说明……)
  三、议论文
  1.考点点击
  (1)论点:判断选择论点、归纳概括论点、论点提出的方式分析等.
  2.(2)论据:指明论据类型并分析其作用、与论点关系、抽出的论据恰当归位、补充论据等.
  (3)论证方法:判断所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结构:结构划分、概括层次内容、结构方式及其作用分析、过渡句段及作用分析.
  (5)词语: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指示代词或具体语句的指代内容、文章衔接自然流畅的考查等.(6)能力拓展:仿写、拟标题、对文章的观点谈看法见解、与语段相关联的名著、名言、生活体会等方面的积累考查.
  2.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
  ①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它是肯定形式的陈述句,明确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要/应该……”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
  ②论据: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等道理论据(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③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议论文的结构:
  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其他各种各样结构,是从这两种结构中派生出来的.如以“横式”为主的,有“总论——分论——总论”式,“总论——分论”式,“分论——总论”式等.
  (4)议论文的语言:语言严密、概括性强、逻辑性强
  3.难点突破
  (1)怎样确定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首先要明确论点常出现的位置所在:标题就是论点;开篇提出论点;结尾总结出论点;文中提出论点;对论点的表述不集中,需归纳概括.其次要知道中心论点的两种表现形式:在文中有现成的语句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有的没有明确所指,作者的观点隐含在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如上文第五种.最后要把握这两种类型的中心论点的确定方法.对于第一种形式的中心论点,只要明确文中论点的指示位置就可顺利找到中心论点.对于第二种形式的中心论点,要采用“整体—局部—整体”的分析方法,即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大意;逐段概括要点,将内容相当的段落“合并同类项”,划出文章的结构,弄清各部分的内容,把握住中心论点;回应文题(题目多是论点或论题),最终确定中心论点.
  (2)怎样分析语言特色: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严密、鲜明、概括、简洁.分析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感情色彩;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简洁性.语言的准确表现在:概念使用准确,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语言严密表现在: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语言鲜明表现在:表述明确,不含糊,态度明确,爱憎分明.语言概括简洁表现在:叙述性文字凝练扼要,言简意赅.
  四、散文
  1.考点点击
  (1)文意的把握.
  (2)语句的理解(赏析用语的精妙、含义的理解等).
  (3)要点概括.
  (4)内容探究(艺术手法、思想感情等).
  (5)作品感受(感悟作品、作者,自己的体悟、启示等).(6)学以致用(仿写、想象能力考查等).2.文体知识
  (1)分类: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怀)、说理散文(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也不乏抒情).
  (2)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题材广泛;写作方法灵活多变.“神不散”是指散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
  (3)叙述方式:常常是将抒情、记叙、描写、议论容为一体,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
  3.难点突破
  (1)怎样把握散文的的艺术表现手法:①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②细处落笔,小中见大.③侧面暗示.
  (2)怎样感受散文的美:有四个角度:①语言美—品味用语的优美、精练.②形式美—体会行文的自由、灵活.③风格美—感受文调的独特、个性.④意境美—感悟内蕴的丰厚、深刻
  五、小说
  1.考点点击
  (1)对人物形象的感知、领悟及评析.
  (2)对词语、句子、文段的含义和作用的品析,包括对精妙词语的品析、词语语境义的理解、同义词辨析、词语的言外之意和特殊作用的挖掘.
  (3)描写方法及作用分析(人物塑造方法及环境描写).
  (4)对作者写作目的、思想感情及主题的把握.
  (5)写作手法及作用分析(如对比、衬托等).
  (6)整体感知.
  (7)对故事情节的把握.
  2.文体知识
  (1)分类: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2)三要素:人物形象(三要素中最主要的要素)、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难点突破
  (1)怎样分析人物形象:
  ①抓住人物形象描绘的方法分析.如分析肖像描写,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外貌变化和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从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动作描写,要注意分析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因为人物的性格主要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分析人物的语言,要分析那些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要注意分析心理描写对揭示人物思想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②抓住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气候、季节和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描写社会环境,可以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怎样分析情节:首先要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分析情节展开的过程,接着要分析情节的组成部分—场面.细致的研究每个场面中人物的关系以及事件过程,研究场面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个场面在完整的情节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分析场面的主要内容.
  修改文章参考
  1.整体把握抓硬伤
  病句辨析与修改,所给的句子往往内容较多,句式较长,成分复杂,有相当的迷惑性.遇到这类句子,同学们常常只看局部,不看整体,造成判断错误.
  例句1我回头一瞄,柜台前伫立着一位肤色黧黑的中年农村妇女.
  如果分开看,这句话前半句与后半句都没有什么毛病,但把它们放在一起,从整体考虑,问题就出来了.“伫立”是长时间地站,而“我”只是“回头一瞄”,只是一瞬间的事,怎么会知道那位妇女站立时间的长短呢?显然,把“伫立”改为“站”就不会有这样的毛病了.
  例句2:尊敬老师的学生,会得到人们的好评.
  这句话的前半句“尊敬老师的学生”是有歧义的,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尊敬……学生”,也可以理解为偏正结构“……的学生”,不少同学看到这一点,就认为这个句子表意不明,是病句;但是,如果再看后半句,就会发现,有了后半句,前面的歧义消除了.因此,在解题时,不要抓住一点毛病不松手,要整体把握,要抓硬伤.
  2.深入思考摸规律
  汉语表达,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平时的复习切不可陷入题海之中不能自拔,而应该善于从练习中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例句3:“伯乐相马”已为人熟知,其实马可以投伯乐,伯乐也可以识马,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可以发挥出来.
  “也”这个副词,虽然常用在并列复句中表并列关系,但是往往有强调的作用.“伯乐识马”是大家熟知的,而“马投伯乐”才是这句话要重点表达的内容.因些,如果了解了这一规律,见到类似的句子就容易辨认了.
  3.归纳总结明方法
  辨析病句的方法有很多,现归纳如下几点:
  ①长句紧缩抓主干
  有些句子由于较长,修饰成分多,语病不容易看出来.因此这类句子在辨析时宜用紧缩法,把主干突出出来,这样有些语病往往就一目了然了.
  例如:《铁道游击队》描写抗日战争期间,党领导的铁道游击队坚持敌后斗争,破坏敌人交通线,沉重打击了敌人,终于取得胜利”
  如果把这个句子紧缩一下,就变成了《铁道游击队》描写……“描写”什么?显然不应该是“胜利”,由此可以发现这个句子缺少宾语.
  ②修饰语多理枝叶
  如果紧缩后,句子主干并不缺成分,就应该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词是否搭配.如果是一个谓语带几个宾语,或几个谓语带一个或几个宾语的,也应注意是否能够一一搭配.
  例如:如操着一口流利的上海口音和生动的表情,把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绘声绘色.
  句中“操着……口音”没什么问题,但“操着”“表情”就不合适了.“描述得绘声绘色”语义重复,因为“描述”就是“绘”,应改为“讲得绘声绘色”或“描述得有声有色”.另外,“流利的口音”搭配也不恰当.
  对于修饰成分复杂的句子,一定要注意枝叶的搭配问题.
  ③复句注意关联词
  在复句中,关联词语往往对表情达意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复句病句的考查,常常从关联词语入手.关联词语的使用,一要看位置,二要看搭配,三要看运用恰当与否.
  例如:五金厂一方面能急车辆厂之急,主动送货上门,保证了材料的供应;另一方面,车辆厂也及时把对产品质品的意见提供给五金厂,使五金厂产品的质量逐步提高.
  这段话前后有两个主语,一个是“五金厂”,一个是“车辆厂”.在前后两个主语不同的时候,关联词“一方面”应放在主语“五金厂”前.相反,如果前后主语相同,关联词语就该放在主语后面.上面例句后半部分如果是这样的:另一方面,还及时主动向车辆厂征求意见,提高产品质量.前后主语就都变成“五金厂”了,关联词在主语后就没什么毛病了.
  例句:如果作者的想象超出了实有人物的行动,使事迹过于夸大,反而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事迹过于夸大”自然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里用了“反而”,与前面的“如果”不搭配了,应该改为“就”.
  例句:尽管现在还是冬季,早晚较凉,然而在中午和暖的阳光下,穿毛衣也不嫌热.
  这句话中,说冬季,天气冷,穿毛衣也不热,前后并没有转折的意思.因此“尽管”“然而”两个关联词用得不妥.如果一定要用关联词的话,可以在后一个分句前加“即使”.
  ④代词指代要清楚
  句中如果有代词的话,应该注意指代是否清楚.
  例如:那位瘦瘦的女看守说来也奇怪,她似乎很听这位女人的话,她支使她,她差不多都能瞒过看守照着去办.
  一个句子中,第三人称所指的对象最好能一致,句中的第二个“她”如改为“这个女人”,句意就明确了.
  ⑤一面两面要搭配
  句中如果出现“是否”“能不能”等表示正反两面的词语时,就应该注意前后有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
  例如:文字通顺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前面“文字通顺”只从“好”的一方面表述,后面却“好坏”并提,因此,应该在“文字”后面补出“是否”两字,这样前后才搭配.
  ⑥语句通顺看逻辑
  如果经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考查,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那么就应看看是否有逻辑错误.
  例如:连诗歌、古诗词、对联都有专门刊物,唯独杂文作品没有自己的专刊,这是很不正常的.
  从语法上说,这句话本没什么毛病,但是,“诗歌”“古诗词”并列,在概念使用上就出现问题了,这应属于逻辑上分类不当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