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的怀古二首鉴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8:43:50
张可久的怀古二首鉴赏张可久的怀古二首鉴赏张可久的怀古二首鉴赏这组曲子由两首小令曲组成.下面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先生对这组曲的赏析.令曲与传统诗词中的绝句与令词,有韵味相近者,有韵味全殊者

张可久的怀古二首鉴赏
张可久的怀古二首鉴赏

张可久的怀古二首鉴赏
这组曲子由两首小令曲组成.下面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先生对这组曲的赏析.
令曲与传统诗词中的绝句与令词,有韵味相近者,有韵味全殊者.这两首怀古的令曲,前一首便与诗词相近,后一首则与诗词相远.
第一首曲子开头先用三个典故.一是秦始皇在骊山建阿房宫行乐,二是西晋富豪石崇筑金谷园行乐,三是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游乐.这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但这组仅仅典出事情的发端而不说其结局.“不堪回首”四字约略寓慨,遂结以景语:“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这是诗词中常用的以“兴”终篇的写法,同时,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一热一冷,一兴一衰,一有一无,一乐一哀,真可兴发无限感慨.这与刘禹锡的七绝《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首曲子的长短参差,奇偶间出,更近于令词.不过,一开篇就是鼎足对的形式,所列三事不在一时、不在一地且不必关联(但相类属),这是它与向来的“登临”怀古诗词有所不同之处.
相比较而言,第二首更有新意.这首在手法上似乎与前首相同,也是列举三事:一是霸王别姬的故事,二是吴蜀破曹的故事,三是班超从戎的故事.看起来这些事彼此毫无逻辑联系,拼凑不伦.然而紧接两句却是“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说到了世世代代做牛做马做牺牲的普通老百姓,可见前三句所写的也有共通的内容.那便是英雄美人或轰烈或哀艳的事迹,多见于载籍,但遍翻二十四史,根本就没有普通老百姓的地位.这一来,作者揭示了一个严酷的现实,即不管哪个封建朝代,民生疾苦更甚于末路穷途的英雄美人.在这种对比上,最后激发直呼的“读书人一声长叹”,也就惊心动魄了.这个结尾句意义深刻且耐人回味.“读书人”可泛指当时有文化的人,也可特指作者本人,他含蓄地要表达这样的含义:其一,用文化人的口吻去感慨历史与现实,寄寓着丰富的感情,有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叹惋,有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责难,有对“争强争弱,天丧天亡,都一枕梦黄梁”的感伤.其二,用文化人的思想眼光去理解看待历史与现实,能加深作品的思想深度,显得真实准确.最后的“叹”字含义丰富,一是叹国家遭难,二是叹百姓遭殃,三是叹读书人无可奈何.在语言风格上,此曲与前曲的偏于典雅不同,更多运用口语乃至俗语,尤其是最后一句的写法,更是传统诗词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这种将用典用事的修辞,与俚俗的语言结合,便形成一种所谓的“蒜酪味儿”和“蛤蜊风致”,去诗词韵味远甚.两首相比,这一首是更为本色的元曲小令.
这两首怀古元曲,在内容上极富于人民性,无论是抨击社会现实,还是审视历史,都称得上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