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得下两句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15:45:08
知之为知之得下两句是什么知之为知之得下两句是什么知之为知之得下两句是什么.\x0d\x0d1.第三篇内明之学二一、致知与格物\x0d作者:.南怀瑾.\x0d我们为了探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关键

知之为知之得下两句是什么
知之为知之得下两句是什么

知之为知之得下两句是什么
.\x0d
\x0d
1.第三篇 内明之学 二一、致知与格物 \x0d
作者:.南怀瑾. \x0d
我们为了探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关键所在“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两句话的内义,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先说明“知性”的作用.并且特别提出“能知”与“所知”的界说.然后可以总结来说,《大学》开始第一节由“知止而后有定”,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都是从人生成长以后,利用意识思维分别的“所知”起修,达到“明明德”的“内明”学养境地.虽然如此,但仍然属于个人的“自立”(自利)之学.如果要由已得“内明”之学而起用,进而“亲民”,做到“立人”(利世利人)的德业,必须要再进一步修养,彻底了解“能知”之性的大机大用才可.因此他又提出“致知格物”、“物格知至”关键性的指标.但对于这两句话的要点所在,便先要对“致知”、“格物”两个名词的定义有所了解. \x0d
\x0d
\x0d
\x0d
\x0d
从“知人”到“知物”之性 \x0d
\x0d
\x0d
首先,所谓“致”字,便是到达的“到”字同义语.“知”,就是“知性”的“知”.凑合这两个字在一起,构成一个名词,它的含义,就是先要反察自己这个“能知”之性的本根,所以叫做“致知”,也可以说“知至”.这个道理,很明显的,就在原本《大学》首段的结论中,“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但朱子偏偏把这两句结论割裂开来,拿到后面,单独编成一章,叫做“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这岂不是千古以来自欺欺人的大诳话. \x0d
\x0d
\x0d
其次,我们再引证一些上古文字,来说明“格”的意思,例如“有神来格”、“有苗来格”,等等.并非如后世的我们,只知道这个格字,犹如隔开一样的格,或如方格子一样的格.所以说到知性的“知”,真能到达“能知”的本根,同样就可知道万事万物的性理.因为万事万物理性的本元,与“明德”的“能知”之性,是一体的两面.换言之,这便是曾子指出儒家孔门之学“心物一元论”的根本学说.所以后世儒家也知道,“民吾同胞”,人人都是同胞.“物吾与也”,万物都与我有密切相连的关系.因此说,把“物”字与“格”字联合在一起,凑成一个名词,叫做“格物”,并非完全 \x0d
\x0d
\x0d
是指格去心中的物欲才叫做“格物”.换言之,“致知格物”的道理,只要在孔子的孙子、曾子的门人子思所著的《中庸》中,就有明显的解释,如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由此可知尽人之性,还只是自我“内明”学养的一段功夫.进而必须达到尽物之性的“格物致知”,才是内圣外用的学问. \x0d
\x0d
\x0d
如果我们了解了上面所讲“致知”、“恪物”两个名词的意义,便可知道“致知格物”的指标,统统是为了“诚意、正心、修身”而点题.这也是《大学》之所以为成人之学的要点.因此他便有后文的结论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x0d
\x0d
\x0d
对于这个道理,如果要最简单明白的理解,请大家原谅我又要向他家借用.但是,我这样做,是被一般世俗学者们最讨厌、最反感的.因为他们的门派之见太深了,好在我够不上是个学者,一辈子也不想当学者.所以可以“随心所欲”而说.其实,这也是“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攻错)”的意思.那么,“致知格物”、“物格知至”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引 \x0d
\x0d
\x0d
用佛学的一句话便知道了,那便是佛的“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也就是禅宗大师们所说,“心物一如,浑然全体,本无内外之分”.如果一定要根据传统儒家学理以及上古儒道本不分家的学说来讲,那可有的是,而且不少,且待另外再讲吧! \x0d
\x0d
\x0d
\x0d
\x0d
《易经·系传》可旁通 \x0d
\x0d
\x0d
现在,我们只从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理念来理解“致知格物”的道理.那么,我们必须要搬出《易经》了!尤其以宋儒理学家程、朱之说来讲,他们认为曾子所著的《大学》,是为“大人之学”而作.什么是“大人”,他们可没有明确的交代.当然不能仅如朱熹所说,十五岁入大学,开始就是学的这些“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人之学”啊! \x0d
\x0d
\x0d
我们在研究《大学》之先,也从“大人之学”这个观念出发,曾经提出《易经·乾卦·文言》所讲“大人”的风规,并以说明曾子著《大学》的传承,是从《乾卦·文言》引申而来.那么,对于他的“致知格物”之说,我们再引用《易经·系传》来印证,那也是顺理成章,更为明显不过!以下特别列举《系传》有关“致知格物”的研究资料十二则,提供大家参考: \x0d
\x0d
\x0d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x0d
\x0d
\x0d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x0d
\x0d
\x0d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x0d
\x0d
\x0d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x0d
\x0d
\x0d
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x0d
\x0d
\x0d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x0d
\x0d
\x0d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 \x0d
\x0d
\x0d
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孰能与于此. \x0d
\x0d
\x0d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x0d
\x0d
\x0d
知几其神乎!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x0d
\x0d
\x0d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x0d
\x0d
\x0d
将以顺性命之理. \x0d
\x0d
\x0d
至于有关《易经·系传》的内涵,我已经有《易经系传别讲》,不在这里再用白话解释,我想,诸位一读就明白了! \x0d
\x0d
\x0d
但在所引用的《系传》十二则中,再加简化,有关“格物”的,如“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曲成万物而不遗”、“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开物成务”、“兴神物以前民用”、“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遂知来物”、“精气为物”,共有八处最为重要,其他的暂不引用. \x0d
\x0d
\x0d
\x0d
\x0d
穷理尽性,以济天下 \x0d
\x0d
\x0d
有关于“致知”的,如,“知几其神乎!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将以顺性命之理”,共有三处最为重要,其他的暂不引用.由于浓缩再浓缩,简化再简化,便可知道“致知格物”而到“诚意、正心、修身”的要点,是在“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将以顺性命之理”的“格物”,以达到“修身”为明德外用最重要的根本.这才正是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的要旨.因为明白了性命的真理,就可了解到我们这个人身,也正是外物.那个“能知”之性,“明德”之体的根元之“道”,才是“心物一元”的真谛. \x0d
\x0d
\x0d
至于“心物一元”的“道”,便不是“能知”、“所知”所能透彻,所以在《系传》上便有“阴阳不测之谓神”之说了!不过,“道”,也并非绝对的不可知.所以孔子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由此可知曾子作《大学》,特别提出“致知格物”、“物格知至”反复综合的叮咛,其推崇内圣(内明)外王(外用)的“明德”,着重在“修身”的用意,实在是秉受孔门心法“吾道一以贯之”的传承. \x0d
\x0d
\x0d
那么,我们对于《大学》所讲的“致知格物”的原则,已经有了确切的了解,那就是《易经·系传》所说的,“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这就是说,将知性的学养,提升到不只知人的理性,而且周遍知识万事万物的理性.学养到达这个境界,能尽知人的理性,能尽知物的理性,然后才能真正做到“诚意、正心、修身”,可以担任以道济天下,而使天下平治了!\x0d
\x0d
2.第三篇 内明之学 二二、智知万物自知难 \x0d
作者:.南怀瑾. \x0d
对于“致知格物”、“物格知至”的研究,现在我们理解它的内涵,并不完全如宋明理学家们的观念,只要格去心中的物欲,就算是“致知格物”的意义.我们已引证到《系传》所谓“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的指标,也就是我们在前面已提到过“心物一元”、“心能转物”的道理.尤其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了现代,姑且习用公元的计程,已经快要到了二十一世纪开始,即将来临的人类社会中,人们几乎丧失了人性,完全是“心被物转”的时代,工商业的科技文明愈发达,精神文明愈形堕落.有如一把秤的两头,要做到比重平衡,非常不易.所以对于孔门心法“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先贤明见,的确有重新认识、从头反思的必要. \x0d
\x0d
\x0d
至于物与心之间的关系,怎样来治心制物?对于人类社会,在历史的过程上,有它自然而必然的发展趋势.孔子早在《易经·序卦》上下篇中,已经有了启示.如《序卦》上篇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如果从这个唯物观点来看,所谓人类,也不过是天地之间万物的一类.唯有“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类别而已.所以在上古的中国文化中,人类也叫做人群.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那是人类文化的自我封号.讲到这里,又牵涉到哲学与人类学问题,不必离题太远,多加讨论. \x0d
\x0d
\x0d
同时我们为了松散一下神经,让我引用明末清初山东一位明朝遗老贾凫西的鼓儿词说: \x0d
\x0d
\x0d
太仓里老鼠吃的撑撑饱.老牛耕地使死倒把皮来剥.河里的游鱼犯下了什么罪?刮净鲜鳞还嫌剌扎.那老虎前生修下几般福,生嚼人肉不怕塞牙.野鸡兔子不敢惹祸,剁成肉酱还加上葱花.……莫不是玉皇爷受了张三的哄,黑洞洞的一本账簿那里去查. \x0d
\x0d
\x0d
虽然他是抱着国破家亡的痛苫,满腹牢骚,无处发泄,故意以唱大鼓来消遣人生,但对于历史,却有他自己的一种哲学观点,也非常警辟.如果照贾凫西所说,他如代表万物的律师来告人类,那就难办了. \x0d
\x0d
\x0d
\x0d
\x0d
看万物如何分类 \x0d
\x0d
\x0d
关于心物问题,孔于在《序卦》下篇同样劈头就说: \x0d
\x0d
\x0d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x0d
\x0d
\x0d
这是很明显的说明人类自我建立了一套人文文化,所以与万物有分类差别的界限. \x0d
\x0d
\x0d
但天地之大,万物之多,在上古,用什么观点去分类呢?这又要讲到中国与印度的文化,各有一套说法.以中国上占文化来讲,把物理世界,化作八类,叫做八卦,那就是天、地、日(火)、月(水)、风(气)、雷(电)、山、泽(海).其中存在的生物,如飞禽、定兽、鱼龙等,都是属于动态的生命,所以叫做动物.此外,与动物生命存在有息息相关的,如草、木,叫做植物.如土地、山、岩、矿藏等,叫做矿物.这些上古的资料,多读中国古代科学的医药书籍,就可明白. \x0d
\x0d
\x0d
但在印度上古的分类,把宇宙万物的形成,分为地、水、火、风(气)四种大类,简称四大.后来在佛学中,又加一空大,共为五大类.这是印度文化对天地万物和物理世界的分类.它和希腊上古文化一样,也有说物理世界的最初生成的是水大.除此以外,后来印度的佛学,又分生物的生命为四种类生,叫做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更详细的,又分生命有十二种类,几乎包括人类以及看不见的鬼神一类生命.但这些任何一种生命,都和地、水、火、风(气)有关,是心、物分不开的混合一体.其次,大家也都知道希腊文化,到了比曾子后生的柏拉图手里,他把世界分为两类,一是理念世界,一是物理世界.至于埃及上古文化,相当接近于印度上占婆罗门的观点. \x0d
\x0d
\x0d
\x0d
\x0d
仁民爱物天下平 \x0d
\x0d
\x0d
我们大略明白了这些人类传统文化的研究,再回转来看人类最初对物理世界中万物的关系.可以说,人类自始至终,也如各种动物一样,都是靠征服残杀别的生命来养活自己,正如达尔文所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人类和其他动物到底有两种不同的特性,一方面是为生存而想征服万物,一方面也具有爱惜怜悯生物的心情.这就是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自有人文文化的特点.这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中,叫做“仁”,是儒家孔、孟一系所极力要想发扬光大的主旨,也就是后世儒家所谓“亲亲、仁民、爱物”的宗旨.在印度佛学中叫“慈悲”,希望做到“众生平等”.在西方文化中,叫“爱”或“博爱”. \x0d
\x0d
\x0d
而在这些人类文化三大主旨中,尤其从儒家观点来说.对于“慈悲”或“博爱”,是很准确高远的目标,无可厚非,但似乎有大而无当之概.只有从各各自我立足点出发,先由“亲吾亲而及入之亲”开始,逐步扩充“仁民”、“爱物”,才有序可行.但要达到这个目的而使“天下平”,首先必须学养达到“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物格知至”.也就同佛学所说的“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然后才能有“大智、大勇”的“大雄”才德.唯有具备这种才德,才可能领导人类文化走向“民胞物与”、“心能转物”,而不被物质文明带向自我毁灭之途.\x0d
.\x0d
\x0d
节选:原本大学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