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变真的是明朝由盛到衰的转折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23:28:21
土木之变真的是明朝由盛到衰的转折吗?
土木之变真的是明朝由盛到衰的转折吗?
土木之变真的是明朝由盛到衰的转折吗?
千山!我记得这个问题你已经问过了!我之前也简略的表达了我的观点,既然你又提出了,那我就再说一说好了!
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你要知道,我们说土木之变是明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并不是单纯的指这次军事上的失利,战斗力的强弱不是评判一个国家强弱与否的第一标准!也不是“我们说土木之变是明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的根本出发点!
同样的我们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并不是以单纯军事上的失利作为根本依据和出发点的!
军事上的失利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
因为这一事件导致了国中无君,劳动力和军队的大量损失,武器装备、物资等一系列的巨大损失!可以说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明朝是没有思想准备的,皇帝的被俘虏,动摇了国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皇帝的被俘等于是掐住了明朝的咽喉!明朝随时有亡国的威胁!所以我说,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我们判断一个朝代的兴衰,是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政策和人口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的!
我这样说的意思是决定这一时期是明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的根本,不是和瓦剌的这场战争!而是明朝在这一时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以及阶级矛盾的激化!
所以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方面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协调!导致的一系列矛盾!其中尤其突出的是“人地矛盾”!也就是土地高度集中和持续兼并的问题!绝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这种人和土地的比例相当失衡!这也是我评价张居正变法,认为从根本上讲是失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高度集中、兼并严重”的人地矛盾!他的变法是治标不治本!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来的传统,都是民以食为天!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将土地做为财富的象征,这一观念其实至今影响着我们!你想想,大多数老百姓都得不到土地,他们就无法耕作,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矛盾迅速激化!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紧接着而来的,就是由于土地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而这些人大多都是不进行生产劳动的,很多人都是受雇于地主,然后要给地主交租,真正到耕种人手上的粮食并不多!这样一来不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多数的土地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这样就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经济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必定影响到国力的强盛和发展!即使在英宗年间还不至于到了国家动荡的程度,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如果能解决土地矛盾,或者说缓和土地矛盾,那么明朝发展的脚步还会加快,而这时,事实上明朝已经打了折扣了!一直到孝宗年间,才将生产经济水平恢复到洪武年间的水平!
人地矛盾,生产力的被制约,势必导致治安等一系列社会混乱,严重的就出现农民起义!
国内政治环境你可以看,相对于“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时期,英宗时期,包括后来的明朝皇帝是不是都要差一点呢?(宦官专权,朋党之争陆续登场且愈演愈烈!(当然孝宗一朝除外)!
外交上,自郑和死了以后,中国的航海事业就此停滞、消失了!失去了成为航海大国的可能,先不究郑和航海的性质和停滞的原因!总之在这之后消失了是事实!
文化上,由于“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时期,已经逐渐由“东学西渐”转变为“西学东渐”!也就是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这是发生在明朝中叶,也就是大致英宗在位时期的!
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通过以上我的一系列分析,不难得出,明朝的确是在英宗一朝开始走向衰弱了,在英宗之前这些因素都存在隐患,但还是没有明显爆发出来,而“土木之变”就象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把所有矛盾激化,导致明朝的衰弱加速!不单单是在军事上,而是牵动了我上面分析的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再换句话讲,即使没有这场 土木之变,明朝也是在衰弱,只是没有那么明显,或者没有那么迅速,我们并没有单单拿某一次特定的战争谈国家兴衰!也就是说,换作爆发的是另一场战争,不叫土木之变,而是叫“某某之战”,同样的会对明朝的国力产生影响,只不过土木之变,皇帝被俘虏,使得影响更加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