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当中的“”皮匠”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23:30:34
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当中的“”皮匠”是什么意思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当中的“”皮匠”是什么意思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当中的“”皮匠”是什么意思“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

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当中的“”皮匠”是什么意思
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当中的“”皮匠”是什么意思

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当中的“”皮匠”是什么意思
“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 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是民间俗语,已经熟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可是你有时偶尔一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讲干活吗?显然不是;是讲力量吗?三个人的力量显然比一个人大,显然这并非题中之义;是讲智谋吗?显然这才是这句俗语的要义,可是三个臭皮匠,他们可能连行军打仗都没有见过,怎么比得上诸葛亮呢?要知道诸葛亮是打仗的,讲军事的,这是哪门对哪门啊?如果要说群体的智慧,可也得和战争沾边啊,和战争没怎么沾边的三个臭皮匠,怎么能够比得上诸葛亮呢?显然,这比喻实在是有点问题.皮匠,也就是城里街上或者村上做皮毛生意的,像做皮衣啦,皮棉啦,皮货啦,等等,今天也可能是做皮革生意的,他们当然有来自实践中的经验和智慧,只是这经验和智慧实在跟战争不沾边.对于诸葛亮和皮匠而言,显然是各有各的智慧,皮匠有皮匠的智慧,诸葛亮有诸葛亮的智慧;他们的智慧是不同的.拿皮匠的智慧去比作行军打仗的智慧,这是哪门跟哪门啊?他怎么能同习惯于行军打仗、天天讲谋略的诸葛亮比智慧呢?显然,这里面有个错位的问题.
  错位在哪里呢?——错位就错在声音的讹用上.
  近日翻读朱正的随笔集《思想的风景》,见其中有一短文《皮匠辨》,文中说:“三个臭皮匠,赛个诸葛亮.大约是说明群众的智慧吧,一个不如二人计嘛.人多,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知识领域,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大家凑起来,互相补充,纠正,结果总会比较好.一个再高明的人,总不免有他的局限性,他独自作出的决定往往也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最准确的.就说诸葛亮吧,尽管正史上说他‘将略非其所长’,可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怎么民间谚语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他呢?
  “为什么是三个皮匠,而不是别的铁匠、砌匠、花匠,或别的裁缝、老农之类呢?依我看,‘皮匠’应该写作‘裨将’才对,裨将也就是副将(在战争中多冲在第一线上的),所谓偏裨,指的是中下级军官,这才和战争有关,也才能同军事家诸葛亮比一比高低了.”——这一段话,分明是指出了问题的要害,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三个下层的、在第一线上行军打仗的裨将,有时候他们的经验和智慧集中起来,就比远在大寨里指挥、足智多谋的、稳位军中帐的诸葛亮来得正确,来得实在和有效.“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或:顶个诸葛亮).”这才是这句谚语的原义和原字.也就是说,后人以讹传讹,将“裨将”讹成了“皮匠”——这毕竟是同音字,而且容易写,容易记,容易为文化不高的民间百姓口头上使用和口口流传.就像中国老百姓许多同音讹用一样,比如将杜拾遗(杜甫)写成杜十姨(见《聊斋志异》)、梁武帝讹成梁五弟(见《彷徨·长明灯》),又像辛亥革命期间的乡下偏僻的农民,像阿Q一样,将自由讹成“柿油”,所以“裨将”讹成“皮匠”也就毫不奇怪了.只是不知何时,它由“裨将”讹成了“皮匠”?——那实在不是我们所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