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机械论?包括其缺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23:46:21
什么是机械论?包括其缺陷
什么是机械论?
包括其缺陷
什么是机械论?包括其缺陷
狭义的机械论自然观是指一种用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它把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归结为力学的性质,并且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这种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最突出的代表是拉普拉斯决定论.拉普拉斯假设,如果有一个智能生物能确从最大天体到最轻原子的运动的现时状态,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这种假设的智能生物称为拉普拉斯妖.广义的机械论自然观则是指在狭义的机械论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服从绝对因果律的自然观,持这种自然观的科学家代表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继承了伽利略、牛顿的“大自然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哲学思想,用公理化方法,把自然界世界描绘成空间、时间、物质及其运动的统一,把世界归结为一个四维时空连续区的统一场.他认为宇宙是有限无边的,宇宙客体的一切行为都取决于这个用几何描述的物理场,服从于完全的因果决定论,因而自然界不可能任意“掷骰子”,他在给波尔的信中表明了这样的立场:“在有比迄今为止更为有利的多的反对严格的因果性的证据之前,我不想轻易放弃严格的因果性.” 反对把统计陈述作为物理学的终极规律.他相信独立于人类意识的外在世界的存在,相信它的和谐统一和可理解性.许多科学家持这种自然观.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间断粒子也伴有连续波的设想,并由此确定了一切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在他所提出的波动力学中解释了这种波-粒二象性,并基本上与爱因斯坦的统一场思想相一致,把这种既表现为粒子、又表现为波动的微观客体归结为“波场”,把这种具有多维空间的波场看作唯一的物理实在.他进而提出生命现象的物理基础,把生物有机体看作微观粒子的一定的组织状态,而服从于严格的量子力学定律,从而把连续场的思想推广到生物学.英国物理学家P.狄拉克所开创的量子电动力学是关于电磁场的量子力学,为后来基本粒子领域的统一场论开辟了道路.这个理论认为,所有的粒子都是相应的场量子,而且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归结为统一的场.在这些理论的背后存在着这样的信念:自然界具有严格对称的统一的数学结构,其中蕴藏着深刻的“数学美”,科学在这种追求中能够获致巨大的成就.
系统论自然观机械论自然观有它的局限性,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自然界具有严格对称的统一的数学结构”的思想提出了挑战,进化论揭示生物的发展是一个进化的过程,这种进化是一个观察的事实;热力学第二定律发现自然界的历史是不可逆的.20世纪中叶以来起发展起来的系统论学科在现代科学水平上发展了的一种系统论的自然观.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观点.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把偶然性看作宇宙本身结构的要素,看作宇宙组织固有的不完善性,他指出,宇宙将不可避免地趋于最大概率状态,达到最大的熵值.但在宇宙演化中也存在一些增熵“海洋中的孤岛”,它们可以通过吸取外界的负熵流而暂时减熵.因此,从生命到自动机等控制系统都可以通过反馈调节保持某种稳态,或者过渡到新的稳态.系统论创始人贝特朗菲原则上把一切事物都看作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这们通过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自我调节以实现其整体功能,并由此决定不同层次物质的不同组织性和目的性.他还指出,所有开放系统在时间进程中将不断变化发展,提高组织性程度而进化到更高质态,或者降低组织性而趋向崩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出现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混沌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这种世界观.比利时的普里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着重说明,一切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可以从混乱中进行自我组织,建立某种有序结构.因此,这些系统即使开始时纯粹是偶然的小的扰动,也可以通过一定阶段的量的积累,从无序到有序,跃进到新的阶段,变成必然的发展趋势,使微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这就表明,自然界在时间中总是不断发展的,新的可能性、新的事物总是层出不穷的.德国科学家H.哈肯建立的“协同学”又揭示出,系统即使在从有序到混乱的退化过程中,由于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也可以出现某种稳定状态,形成某种有序结构,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能,适合于特定目的.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自然界正是由于这种自我调节、自我组织的作用,才能在随机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系统论自然观的代表应是普里高津,他在批评机械论自然观时,明确表达了这种新的自然观:“物理学基本定律所描述的时间,从经典的牛顿动力学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均未包含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任何区别.甚至对于今日的许多物理学家而言,这已是一种信念:就自然的基本描述而言,不存在什么时间之矢.然而,无论在化学、地质学、宇宙学、生物学或者人文学科领域,处处都可以见到未来和过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确实是时间之矢之子、演化之子,而不是其祖先.”“观测者可以通过观测在时间对称的宇宙中引入不可逆性.
再者,像在时间佯谬中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宇宙的演化模式负有责任.观测者的这种作用,给量子力学涂上了主观色彩.”(《确定性的终结》引言)普里高津把这种新的自然观称为一种新的理性.
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 的特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
全部展开
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 的特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这种状况反映到哲学中来,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它造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 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就是近代唯物主义的几个主要流派。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它把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归结为力学的性质,把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系统和运动形式都归结为力学的系统和运动形式,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16世纪兴起,并在17、18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占居支配地位。在这个时期,从神学解放出来的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进行着分门别类的研究,力学以及为它服务的数学取得了巨大成就。17世纪上半期,R.笛卡尔根据力学的成就,建立了一个机械的宇宙演化模型,并对物理现象和生物现象作了机械的解释。17世纪下半期,I.牛顿在J.开普勒和G.伽利略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超出其他自然科学部门研究水平的严密力学体系,不仅能正确描述地上物体的机械运动,而且能算出天体的轨道,并确定地预言其运动。于是,古典力学就变成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典范,同时也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时期,那些试图以自然原因解释自然现象的哲学家们往往用力学规律去说明自然,认为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是广延,色、声、香、味等感觉性质不过是一些主观的幻影。在他们看来,物质是惰性的,它的运动仅仅是在外力推动下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从笛卡尔的物理学出发,应用当时发达的力学成就,贯彻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并对神学自然观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他们与17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不同,肯定物质自身能够运动并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但却进一步发挥了机械决定论的观点。按照这种决定论,自然界被看作是一个不间断的因果链条,原因和结果具有严格确定的、不可移易的必然联系,认为所见的一切都是必然的。这种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在自然科学中的突出表现是拉普拉斯决定论。P.-S.拉普拉斯假定,如果有一个智能生物能确定从最大天体到最轻原子的运动的现时状态,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后人把他所假定的智能生物称为拉普拉斯妖。按照这种假定,宇宙中全部未来的事件都严格地取决于全部过去的事件,事件出现的不确定性或偶然性消失了,不但偶然性并未从必然性中得到说明,反而使必然性成了纯粹偶然的产物。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在于,它与当时最发达的自然科学相结合,坚持从自然本身说明自然,证实了以往被视为根本不同的领域,如地上的运动和天上的运动,都服从于同样的力学规律,从而有力地打击了神学自然观,维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则。
在19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并受到德国自然哲学家的批判,但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完整的自然观(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才得到真正的扬弃。自然科学的发展也逐步突破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束缚。19世纪以来先后出现的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和细胞学说以及热力学统计理论和电磁场理论,真正勾画出了一幅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