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20120114期观后感8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8 13:50:48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20120114期观后感800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20120114期观后感800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20120114期观后感800(谁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但是再温馨的家也会有俗务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20120114期观后感800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20120114期观后感800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20120114期观后感800
(谁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但是再温馨的家也会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甚至是小吵小闹.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家庭中,为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子女?为人子女,又应该怎样孝顺父母?一个家族如何才能绵延兴旺地传承下去?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就通过与家人的书信中,慢慢体悟出很多治家的智慧.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曾氏后裔却能历经百余年而不衰,这与其严谨的家训、家教都是紧密相联的.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六集《小家里的大智慧》.)
  曾国藩如此重视家训,第一是因为他是一代大儒、理学传人.第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也是一个非常爱家、非常重家的好男人,可以算是“我爱我家”的典型男人.有一个证明,他说过一句名言,说什么呢?说“今人都将学问看错了,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为什么这样说呢?还是从家庭小事来破解一下.33岁时,他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物极必反,引发了他的家庭危机.他在翰林院当翰林.工资不高.再加上他出身一农民家庭,本来就穷.花了血本上了学,端了铁饭碗了,得往家里寄钱,他家人多,兄弟九个呀.欠了一屁股的债.他自己过得也是紧巴巴的.京城居大不易呀.他非常拮据.终于时来运转,开心极了,上半年升官了,侍讲,工资高点.下半年来了肥差,去四川乡试做主考官,这是肥差.他多年前就盼着呢.这是出公差.另有差旅费与资助.考中的得谢师宴呀.没见过这么多钱呀.一下收入一千几百两呀.真高兴呀.立刻拿出一千两寄回老家.写一封长长的家书.汇报一下这个快乐的人生际遇.最后还提了一下一千两的用法.“付银千两至家,以六百为家中完债及零用之费,以四百为馈戚族之用.”拿出六百还债,剩下四百分给亲戚族人,这个想法不说怎么样,钱是寄回去的,本应有发言权,寄给父亲的,应该是父亲决定怎么花.但他一高兴忘了.郑重地提出了四六分的计划.结果,父亲看过没生气,没觉得过分,就这样划分了.不代表别人没意见,弟弟们意见大.六九弟气愤之下,两人写信给大哥强烈抗议.甚至说他是沽名钓誉.主要有三条:一是寄钱回来是曾家的钱,不是来路不明,凭什么给别人?二,六百两还债,你知道欠多少吗?刚好一千两.三,寄钱回来,老爸还在,得他说了算,你这样是不是太不把老爸放在眼里?这几个弟弟是他带大的,常训他们,看到信,本会写信教训他们,可是这时他写了更长的家书.这是他有名的一篇.“来书云,‘非有未经审量之处,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二语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内省者也.”先引用弟弟的话,想作秀,没必要做这种事呀.这话重了,尤其在兄弟间.但他说这两句话,觉得你们说得太好了,我立刻反省,当时想法有没有作秀,好象没有.虽然没有,对我也是重要的鞭策与提醒.所以我感谢你们提醒我.下边列举了他听说的亲戚的窘迫生活.所以资助也不是不对.还说,我确实失察了,没想到欠了那么多.就改成二八分好了.还不同意,就听父亲的.最后还有好长,写看到你们的信,好高兴呀.文风与字都有进步.还可以再提高一些.又上了一堂课.还说,我最近的修身养性,可以跟你们交流一下.一封长长的家书,出人意料.他在这封家书里是长兄的风采.弟弟们羞愧难当,财务危机安然度过.还有两点疑问.
  不宽裕时,为什么要坚持拿出一部分来资助族人?倔强的他为什么如此温良?他是标准的儒生,号称朱熹之后理学唯一传人,修身与平天下间不是断裂的,最现实的是齐家.家国天下,中国人对家非常重视.家这个字,文化信息丰富.上边是房子,下边为什么是一头猪呢?宝盖是阳宅,最早的房子,不是给人住的,一是部落会议场所一是部落祭祀的地方.祭祀时,远古最重要的是猪.那时都是野猪,不容易得到.当时家祭,所以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对这个家自然无与伦比的重视.他的家观念是:
  曾国藩认为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他有名言:“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一个人能否有成就,有没有高尚的人格,百分之四十是家庭环境决定的.所以他看得更清楚,决定的小环境就是家庭环境,所以给他们曾家的老屋起了个名字,叫什么呢?叫八本堂.他们曾家,翻修老屋新建的屋子盖完之后要题个门匾,现在你去湖南,已经改名叫富厚堂了,后来他儿子曾纪泽改的这名字,原来曾国藩起的叫什么?八本堂.为什么呢?他说人生有八件根本:“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是从齐家、治国、平天下各方面说过去的,说了人生的八条根本.
  但是,这个房子为什么叫八本堂呢?就是这八条根本的根本了,都在这个牌匾上.也就是说,人生有八件根本,但家才是所有根本的根本,失去了这个根本,其他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生难得成就.所以,曾国藩认为家是人生的根据地.
  第二,既然家这么重要,怎么维持家庭环境呢?这是曾国藩家庭观中重要的一点,是和以治家.他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字,孝悌.兄弟间要和睦.尊敬父母容易做到,兄弟间容易有矛盾.咸丰七年时,他背,仗打不赢,官运差.他的湘军也让了出去,朝廷也打压他,他烦着呢.天天训弟弟.几个弟弟跟他吵架.第二年时来运转,他复出,六弟率兵冒进,死了.他收到噩耗时,打击大.痛自反省,他觉得是去年跟弟弟吵架导致的.后悔莫及.他的日记让人看出他心灵超透彻.反悔后,写道,贵兄弟和睦.跟弟弟妹妹说,我有错,骂我.我保准不翻脸.弟弟死正是因为去年不和导致的.和是和气致祥.和是一团气,能感觉到,是吉祥之气.家就会兴盛.少了,家就会衰败.他有著名的理论:官宦之家,兴旺不过一代;商贾之家,兴旺不过三代,有点创业精神;耕读之家,一般兴旺五代;孝友之家,即有孝悌精神的家庭,一般可以兴旺八到十代.我们曾家要想兴旺,一定要维护这团和气,大女婿叫袁榆生,让他恼火,游手好闲,不学无术,他悔之莫及,没办法离婚,教育呀.后来亲家那边家道衰落,接回女儿,女婿不成才,还是这样.曾国藩在外边带兵,他给曾纪泽写信,说到袁榆生时说:“我家内外大小,于袁婿处,礼貌均不可疏忽.”虽然不成器,但是,一定要提醒家人,不能鄙视他.分析说,一个人只有在一个人和善家庭中才有向善之心,恶劣环境中,本是好的,也会滑向恶的方向.所以,一定要和以待他.实在不像话,送来我处,我来请老师教他.后来真去了,到了眼前,更是气歪了鼻子.还是不像话,贪污军饷,他也没办法.是不是他的家庭理念错了吗?不是,他家的都是品行高洁的.事实上,客观地说,他的理论没错,袁榆生不是生活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形成了恶习,终身难改.反例也说明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小要有温暖充满温情的家庭中.
  第三是勤以持家,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勤;二是家长要勤,要言传身教.他提了八宝饭.曾国藩在他的治家理论中,还提到了一个“八宝饭”的家训,那么这个“八宝饭”是指哪八宝?八个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家里人都得读书;要种菜,自己种;养鱼;养猪;早起床;扫地;考是祭祀祖先,要有敬畏;宝是与领里间亲戚间要和气.家族兴旺家庭才能更兴旺.这是大局观.这八个字是要他们身体力行,才当得起一个勤字.但是第二点,做家长的要带头起,这些他自己全能做得到,除此之外,还表现在两江总督,总能从繁忙的公务中挤出时间来教育孩子,不懂时,只要孩子喜欢也会努力研究,学一点.这更难能可贵.到儿子曾纪泽身上更突出,他是外交家,虽然请了家教,还总是亲自教孩子,练书法,音乐,陪聊天画画,郊游,他说:“每天只要能抽一点时间来陪家人,陪孩子,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简单但又是深刻,正因为这样的家风,代代皆有英才.家风的传承起了作用.他自己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过程中,自己的努力与实践让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