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年抗日战争中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对日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300字以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材料分析题的问题 要很准确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2:31:16
在8年抗日战争中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对日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300字以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材料分析题的问题 要很准确的
在8年抗日战争中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对日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300字以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材料分析题的问题 要很准确的
在8年抗日战争中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对日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300字以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材料分析题的问题 要很准确的
以往许多著作,都曾把抗日战争描绘成,似乎全国抗战是由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的,而国民党政府则始终准备妥协投降.后者在抗日战争前不抵抗;抗战开始后则是正面战场不断溃败,抗战态度动摇;武汉失守后则是“积极反共,消极抗日”,而反共即是准备投降.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一个弱国抵抗军事强国日本的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政府之所以力求避免发生与日本的战争,或者尽量推迟战争,就是因为,中国的军事作战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上的统一程度等,均不如日本,故力求推迟战争的爆发,使中国尽量多争得一些准备的时间,这是有利于中国的.战争发生后的事实,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上,在“持久战”战略方针指导下,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与武器装备远优于己的敌军作战,英勇抵抗,不畏牺牲,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牺牲的官兵达320多万.虽然中国正面战场在一些战役的作战指挥上存在弱点,军队内部存在团结协作较差以及纪律松弛和腐败等情况,但总体而言,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采取“持久消耗”战略,节节抵抗,至战略相持阶段积蓄培养力量,准备反攻,同时争取国际援助,“苦撑待变”,实现国际联合对日作战等方针,都是正确的.国民政府坚持抗战到底,最后达到胜利.
在战争过程中,日本政府不断采取诱“和”手段,国民党政府确实多次与日本伸出的触角有所接触.这是不是就是想妥协投降呢?战争中“兵不厌诈”,同时,“和谈”也是不厌诈的,关键是看国民党政府有没有出卖领土主权,真的向日本投降了.事实上并没有.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的接触,或是为延缓日军的进攻,或是阻止汪精卫傀儡政府的成立,并没有中止抗战,准备投降.
抗战初期,在战局十分艰难的形势下,国民党政府提出过“和”的条件:恢复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这是采纳了苏联为中国政府出的主意.过去有一种说法是:你看,国民党政府抗战到底的“底”就是恢复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东北大片领土都放弃不要了.实际上,当时中国军事上没有军事能力收复卢沟桥事变后失陷的大片领土,如果通过和谈能使日本退出它占领的土地,这对中国不是非常有利吗?事实上,日本不可能接受这种条件.这恰恰证明,国民政府提出这样的条件对中国是有利的,而对日本是不利毛泽东当年将反共与投降混为一谈,在理论和逻辑上难以成立.因为反共(国共矛盾)是国内矛盾,投降(对日)是中日国际矛盾.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反共者,确有投降的,如汪精卫;但也有抗战到底的,如蒋介石.怎么能说反共一定就与投降相联系呢?怎么能因蒋介石反共,就咬定他是要准备投降呢?
对国民党来说,抗日与反共两者是可以并存的.蒋介石的反共立场未变,但他坚持抗战.蒋介石一贯坚持反共立场,其统治地位在抗战胜利后的国内战争中被共产党取代,但不能因此否认他坚持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