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欣赏 论文一篇关于观后的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31 02:54:22
交响乐欣赏 论文一篇关于观后的论文
交响乐欣赏 论文
一篇关于观后的论文
交响乐欣赏 论文一篇关于观后的论文
乐曲的创作背景与一八六六年爆发的普奥战争有关.这一年的七月三日,在萨多瓦战役中奥地利一败涂地,甚至兵临首都维也纳城下.在普鲁士的压迫下,沉闷的气氛笼罩全城,为了扭转维也纳市民低沉的情绪,在一八六六年前担任过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的约翰·冯·赫贝克委托约翰·施特劳斯写一首声乐曲,但约翰·施特劳斯当时对于声乐创作,尤其对于写合唱感到信心不足,因此先写好的是没有歌词的音乐,然后才由词作者填上歌词来加以完成.最早的歌词作者是约瑟夫·魏尔,现在的歌词,是由另一位诗人弗朗茨·冯·格尔纳特重新创作的.委托约翰·施特劳斯写曲子的音乐家赫贝克,就是于一八六五年五月一日发现舒柏特《未完成交响曲》总谱的人.当时赫贝克担任宫廷乐长和音乐学院的教授,在约翰·施特劳斯尚未完成这首圆舞曲时,他已离开了维也纳男声合唱团.些曲初演时反应一般,但是到了同一年七月三十日在巴黎的万国博览会的会场上,由作曲家自己指挥演出时,《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受到热烈欢迎,从此不胫而走,一直为各国人民的生活锦上添花.在维也纳,它甚至被称赞为奥地利“非正式的第二国歌”,成为奥地利人民的骄傲.
序奏.弦乐震音好象多瑙河的水波,在闪烁荡漾.雾气消散的河面上,辉映出朝阳的绚丽光斑.圆号象一道霞光穿透冬雾,呼唤着春天.晨曦中,深睡在多瑙河畔的维也纳开始苏醒.很快,呼唤音调响彻整个管弦乐队;在晨光照耀下,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扬起欢乐的波涛.
第一首圆舞曲犹如春之神 张开了幻想的翅膀,在蓝色的多瑙河上空翩翩而至.美妙的旋律,就象娓娓动听的语调,把合唱曲中的优美词句,轻轻地送到人们耳畔:"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儿吹动树梢……"
第二首圆舞曲高昂开阔.轻盈的曲调象春姑娘在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向多瑙河招手.旋律中歌词 中对春天热情赞颂之情:"啊,美妙!双唇象玫瑰,向我们微笑.美丽的春天女郎,披上彩色外套,真漂亮,真美妙!"当人们唱起那句"露水是她的眼泪"时,旋律轻缓飘下,变得沉郁动人
第三首圆舞曲富于奥地利乡村舞曲特点.人们在轻灵的节奏中,看到多瑙河畔农村姑娘和小伙子的欢乐欢舞.曲调中起伏的音型,犹如他们飘飞的衣饰;节奏中强劲的重音,象是他们轻轻点蹋的舞点.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舞曲,刻画出多瑙河边美丽醉人的春意;而生活在这条蓝色河畔的人民,正是美好的春天的人?
第四首圆舞曲流畅的旋律在奥地利疆土上勾画出弯弯曲曲的蓝色航道.在这有生命的线条中,流淌着奥地利人民的沸腾的热血.这段急切奔放的舞曲,向人们讲述了英雄民族在多瑙河边繁衍生息的古老历史.我们从那粗犷的音响中看到,峭壁上的古城在历史的烟尘中一个个地诞生,放射出令人肃然起敬的光华.
第五首圆舞曲是第一首圆舞曲的扩充与发展.虽然在音调上它们相去殊远,但在气质上却同是一曲欢呼春到多瑙河的热情赞歌.一个短小的引子之后,管弦乐队轻轻地奏出婉转多姿的音调,在渐次的暗涨的力度中,高声呼唤出:"春天来了,多么美好"!
《 蓝色的多瑙河》的尾声,结构庞大,音响丰富,几乎包容了乐曲中的所有的圆舞曲的主题.但是,在演奏的次序,主题的选择以及使用的乐器上,仍有多彩的变化.尾声中现了第三、第四和第一首圆舞曲,然后,响起序奏中多瑙河水波荡漾的美妙回声.在清澄的色彩中,长笛颤动跳跃的鸟语,让人们沉浸到田园诗境之中.忽然,一阵急风骤般的音流汹涌而至.全曲在火热的狂欢高潮中结束.这段尾声,显示出施特劳斯的高超的管弦乐写作技巧.当作品受到冷遇时,作曲家自信地说,他不对这首作品抑有奢望,但尾声还是成功的.
五,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写于民族危亡时刻的《蓝色的多瑙河》,充满爱国之情,浸透着奥地利人民对祖国河山的敬仰之情.每当远离家国的维也纳人听到这支撼动心灵的旋律时,总禁不住热泪盈眶.正如有位名叫汉斯立克的音乐评论家说的那样:"不管奥地利人相逢在世界什么地方,这首歌,就是他们的无形身份证.”人们还称他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了四百多首圆舞曲、一百多首波尔卡及其它舞曲,此外还创作了十六部轻歌剧.约翰·施特劳斯享有“圆舞曲之王”的美名.
多瑙河是流经中欧的一条主要河流.这条河流对作曲家来讲,如同母亲一样的亲切、熟悉.约翰·施特劳斯不知多少次泛舟多瑙河上,漫步在她的两岸.那湛蓝的河水,如画的风光,村民朴实的舞蹈,美丽动人的传说,使作曲家感到犹如投身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之中,经常留连忘返,不愿离去.他更喜欢阅读诗人们赞美多瑙河的诗篇.所以,当赫尔柏克一提出要他创作一首以多瑙河为主题的圆舞曲时,一幅幅多瑙河秀丽景色的生动画面和柏希的诗句“在那多瑙河边,在那多瑙河边 …… ”立即浮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约翰·施特劳斯把自己的感受讲给友人格涅尔听.这位诗人也有同感,他很快写下一首歌颂多瑙河的诗歌.当约翰·施特劳斯拿到《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诗篇时,乐思如同奔腾的河水,激荡在他的心头.关于约翰·施特劳斯是怎样创作《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的,是人们感兴趣的事情,于是传说纷纭.
有人讲:那天,他忘了带谱纸,于是在自己的衬衫袖子上匆匆记下了这些乐思.这天夜里,他没有回家去,直到清晨,他才回到家里脱掉衬衫入睡.他的夫人杰蒂·德雷弗丝是一位歌唱家.她发现丈夫衬衣袖上的乐谱,知道这是他的什么新作,就没有动它.可是,当她有事出门归来时,发现这件写有乐谱的衬衣被仆人当作脏衣服拿去洗了.她不由得一惊,急忙跑出去找.幸好洗衣妇刚刚将衣服丢进洗衣盆里.杰蒂从水中将衬衣捞出.还好,乐谱墨迹还未泡掉.所以,今天,人们能听到这支动人的圆舞曲,真应该感谢杰蒂救谱之功.当然,传说并不一定和事实完全相符,但它说明人们对这支曲子的热爱和想追根求源的迫切心情.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它不仅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而且在演出规模止也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
1872年,约翰·施特劳斯应邀到美国波士顿主持《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在世界和平大会上演出.参加这次演出的合唱人数竟多达两万人,伴奏乐器多达一千零八十七件.约翰·施特劳斯担任合唱总指挥,下设一百多名助理指挥.这样大型的演出怎么开始呢?有人想出一个好办法:用炮声作为开始信号.这次演出场面壮观、气势磅礴,受到听众热烈欢迎.演出结束后,大批观众拥向后台,希望见到这位著名作曲家,并纷纷要求签名留念.这时,连作曲家掉下的一根头发,也成为珍贵的纪念品了.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也是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们在音乐会上最爱演唱的曲目之一.她们除了演唱原曲之外,中间加上了许多花腔,比起合唱和管弦乐曲来,它另有感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