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海经里同一山名出现在不同的山列里?他们是同一座山么?西山经里出现了两次的阴山和騩山,介绍的内容也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3 17:55:53
为什么山海经里同一山名出现在不同的山列里?他们是同一座山么?西山经里出现了两次的阴山和騩山,介绍的内容也不同
为什么山海经里同一山名出现在不同的山列里?他们是同一座山么?
西山经里出现了两次的阴山和騩山,介绍的内容也不同
为什么山海经里同一山名出现在不同的山列里?他们是同一座山么?西山经里出现了两次的阴山和騩山,介绍的内容也不同
貌似是可能同也可能不同,首先山海经的记载者都不是同一个人.西山经,第一列山系中有座騩山(书里解释:今河南省密县附近有座大騩山);第三列山系里有出现阴山、騩山;第四列山系的第一座山也叫阴山.
山海经里很多山系,异兽都有出现重名的,比如蛮蛮,嚣,肥遗,都有鸟,兽两种
至于为什么同或者不同,给你复制一段网上看到的,你看看有没有头绪,略长.
山经是错漏、矛盾百出的文本,有些根本就无法解释,当然有些也很好笑,举例来说:
“騩山錞于西海,无草木,多玉.氵妻水出焉,西流注于海.”(西经之首)
“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西次三经)(天山东面)
“騩山,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飞鱼.”(中次三经)
“騩山,其阳多美玉赤金,其阴多铁,其木金桃枝荆芭.”(中次九经)
怎么这么多‘騩山’?是同一座山吗?是重名还是笔误?第一个‘騩山’在西海边,而且有河西向流入西海.这就决定了它和另外三个完全不可能是同一座山.山经没有坐标的概念,它只有用相对的参照物来定位,诸如海、泽、丘、河、湖都是非常重要的参照物,观察者绝对不会愚蠢到把海这样明显的参照物忽略掉.而中次三经的‘騩山’也有河流却是向北流入河的.也就是它们毫无相关之处.
笔误不大现实,脱简或编撰错误没法考虑,还是来考虑重名或山脉吧,如果你是山经的作者,你会在同一篇西山经里两次提到同一座‘騩山’而使用不同的描述吗?除非你想把读者全都搞糊涂,否则你不会两次描述相差得太离谱.
那么造成这种同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常识来推定一下,例如我住在太行山东面,你住在太行山西面,我所见到的是河流向东流,你见到的另一条河向南流.我们的记载会相同吗?这可能是同名的一个原因;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广州越秀山、福州越王山、杭州吴山都有镇海楼,难道就许你广州的镇海楼叫镇海楼,我杭州的镇海楼就不能叫镇海楼?
由此可见,同名现象是同一座山有可能,是同一座山不同名也有可能,当然是不同的山是相同的名也有可能.但归根结底的原因是,记载者决非同一人.
如果我是山经的作者,那么我会很注意这种混淆,我至少会标注一下,杭州镇海楼或广州镇海楼,虽然那时候可能没有州郡划分,但是想要区别开还是不费力的.唯一的解释,是山经作者决非同一人,非但如此,即便是每一列山脉的作者也决非同一人.
我们同样可以推定一下,如果要你去做地理普查,你会怎么做?你带一个工作小组翻山越岭走遍全世界?未免太搞笑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分级下达命令,黑龙江的把你们的地理记载交上来,新疆的把你们的地理记载交上来,然后用绳子一捆,搞定!
事实是否如此我不敢断言,但从每一列山脉的独立来看,这种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而且每列山脉的描述有详有略,笔法也不似一人之手,例如中山经描述的非常详尽,竟然有十二列山脉,而南山经只有三列山脉,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应该说中山经地带人口众多,普查的非常详尽,而南山经近乎不毛之地,人员稀少,普查起来自然就疏懒了许多.
其实这种同名现象非常普遍,‘大騩之山’在中次七经、中次一十一经中都有;‘阴山’在西次三经、西次四经、中山首经都出现过;岐山也出现过三次,东次三经、中次八经、中次九经.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那么不同的山怎么会同名呢?那绝不是两个人都突发奇想,而且想到一块去了,这不像中国人取名字,叫卫国、卫东的有几千万.西海边的人和中原地区的人不可能同时想出‘騩山’这种古怪的名字.唯一的解释就是流传.这和神话的演变是一个道理,最初只有一座山叫‘騩山’,而随着历史演变,世代相传,后代们就搞不清楚‘騩山’到底在哪了,就像有的人认为‘鬼谷洞’在梓橦山,有人认为在‘云梦山’一样,山经中重名的山,看起来是些错误,实际上这是些合情合理的错误,而且错得理直气壮,因为他们根本就搞不清,到底哪个才是‘騩山’,就像我们根本搞不清出哪一个是昆仑山.这同样是一种伪造不出来的错误!
有人说,山经是战国人伪作的.那么我就要问他,如果是你去伪作,你能伪作出这样合情合理的错漏吗?神话可以伪作,但是地理怎么伪作?你说西王母是天神,我没法驳倒你,我又没见过.但是你说王屋山有河向西北流,我就不信了,王屋山的人成天看着河向东流,你怎么说他往西北流,摆明了骗人嘛!
山经的作者就敢这么胡说八道,“王屋之山,是多石.氵联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泰泽.”你敢吗?山经不但有向西北流的,还有直接流入西海的!这种‘伪作’的本事是你永远作不到的!
虽然,山经所描述的地理我们现在根本无法复原,甚至无法考据,但是山经的错漏是合情合理的错漏,是理直气壮的错漏.
“我这的山就叫騩山,我这的河就向西流,西海就眼睁睁的摆在我面前!”我想每一列山脉的记载者应该只能说这样的话吧,至于为什么现在搞不清騩山,河为什么不向西流,西海怎么消失了?这不是山经作者应该解决的问题,他们无法预测后来的变迁!这是我们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