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克大辩论:21世纪属于中国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21:10:43
芒克大辩论:21世纪属于中国吗芒克大辩论:21世纪属于中国吗芒克大辩论:21世纪属于中国吗李稻葵: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作为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辩手,我面临着一个特别不利的条件,因为我的文化和我的教育

芒克大辩论:21世纪属于中国吗
芒克大辩论:21世纪属于中国吗

芒克大辩论:21世纪属于中国吗
李稻葵: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作为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辩手,我面临着一个特别不利的条件,因为我的文化和我的教育体制都不提倡与人争辩,尤其不提倡与德高望重的人争辩.今天,我热情地请你们阅读与我共同参加此次辩论的辩手们的著作.这些著作更好地解释了中国在过去数十年间所经历的大量变革以及未来所面临的重重挑战.法里德·扎卡利亚刚才已经给你们解释过这一点了.请把他们的书买来读读,我今天正是在宣传他们的观点. 我想和大家讲三点,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第一个词是能量.我认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所发生的变革最多只是完成了一半而已.我们看到中国仍然在发生着变革.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还有能量.中国的燃料箱里还有新的能量.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变革始自170年前开始的中西文化大碰撞.那次碰撞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屈辱,这种屈辱的记忆代代相传.今天,我们的孩子们仍然在学习这些教训. 那次屈辱在中国社会以及中国历史上激起了巨大的反应,甚至激起了过度反应,包括9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是为了应对这次屈辱的一个反应.目的不是在全世界扩展无产阶级革命,更多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强大而独立的中国.因此,新中国在62年前成立之后,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府作出了一些过度的反应,包括发起“大跃进”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这两者都没有增进中国人的福祉.这种情况直到33年前才结束.当时,中国实行了我们所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更大的变革. 改革意味着逐步改善我们的体制,无论是政治体制,还是经济体制.开放指的是学习西方一切好的东西.正如法里德·扎卡利亚所说的那样,人们最初不相信改革开放这个信息.邓小平说:“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正因为他不提倡争论,所以我猜测邓小平不会成为芒克辩论的粉丝,或许会成为耐克的粉丝.因为耐克的标志性宣传语是“只管去做”.过去30年的变革的确展现了改革开放的力量.但是今天的年轻人对我们业已取得的进步还不满意.他们正在热切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推动更多的改革和更大的开放.这就是我所说的第一个关键词,即能量.中国的燃料箱里依然还有能量. 但是,有了能量,我们要驶向哪里呢?哪里才是我们的终点站呢?终点站与第二个关键词有关,即复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1 500年前唐朝文明的伟大复兴.复兴不是报复西方,也不是效仿美国控制整个世界.我们的复兴指的是一个和平、自信、开明的文化,如同唐文化那样.这才是当前变革的最终目的,当前的变革最多只是完成了一半而已. 我要和你们分享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影响.90年后,中国将会在世界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要指出的是,这种影响将会是多维度的.首先,中国的崛起给世界上贫穷地区的人们送去了希望,比如非洲等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人对自己说:“中国曾经也很穷,曾经备受资源掣肘.如果中国都能成功,我们肯定也可以.”因此,我们给世界上很多穷人带去了希望.这是第一个维度的影响.第二个维度的影响就是中国的崛起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别于欧洲和美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度模式相比,我们的制度更加注重社会福利,更加注重民众福祉,更加注重社会稳定,而不是重视纯粹的个人自由. 第三个维度的影响是国际关系.中国的伟大文明,比如唐朝文明的复兴,给我们一个审视国际关系的新角度,我们一直寻求和平与合作.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总的来说,我不会把我的结论强加给你们,而是让你们自己得出结论:能量充足的变革、伟大文明的复兴以及积极的国际影响.你们自己会得出结论的.谢谢! 拉迪亚德·格里菲思:下面有请基辛格博士讲话. 亨利·基辛格:对于一个说着德语长大的人而言,六分钟几乎还不够说一句话的时间.我的同事们已经谈到了中国的重要性.我尊重它的巨大成就.谁都不会否认,事实上我也承认中国在过去40年间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也曾经直接见证过这些成就.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我要说的是在21世纪,中国将会受制于国内丛生的经济问题以及十分迫切的环境问题.有鉴于此,我很难想象中国会主导世界.鉴于此,我稍后会在结论中指出,我认为,如果某一个国家会主导世界,那么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对我们目前所生活的世界的误解. 就经济角度而言,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作为一个国家而言,它还必须每年创造出2 4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必须吸纳迁徙到城市的600万人,必须处理1.5亿~2亿流动人口带来的问题.中国的沿海地区处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广大的内陆地区则尚未充分发展,这时中国社会必须作出调整.它的政治体制必须同时包括经济变革与政治调整,这是辉煌的经济成就引发的必然结果. 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中国历史上一直被一些较小的国家所包围.这些较小的国家中,单个来讲哪一个都无力对中国构成威胁,但是如果它们联合起来,就会对中国造成威胁.因此,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的对外政策可以被描述为“蛮夷管理”政策.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与中国实力相当,中国从来没有应对过这样的世界.因此,让中国作出调整以适应这样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深刻的挑战.中国周边有着14个与其接壤的国家,有些是小国,但是能够将自己国家的影响扩展到中国,有些邻国较大,而且历史上还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中国任何一个主导世界的企图都会激起周边国家的过度反应,这将为世界和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关于我的传记撰稿人尼尔·弗格森引用的那句关于对中国实施军事遏制的话,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考虑到中国的权利.中国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适应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中国在过去的20个世纪里都没有谋求过霸权. 因此,如果我有权擅自改变辩论题目的话,世界面临的问题就不是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了.中国在21世纪无疑会变得更加强大,因此我们面临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西方人能否在21世纪与中国开展合作.而且,我们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即中国能否与我们一道努力,共同创造一个新的国际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有史以来第一次融入国际体系,巩固和平与进步.我在我的书中说过,根据我的经验,这种前景不太乐观.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一系列只有在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武器扩散问题、环境问题、网络空间问题以及一系列其他问题. 因此,作为我的结论,我认为,问题不在于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而在于我们能否让中国在21世纪接受一个更加普遍的观念. 拉迪亚德·格里菲思:刚才的一系列开场陈述实在是太精彩了,接下来,我要请双方辩手挑战对手在开场陈述中所说的话.具体来讲,我要请他们提出他们最反对的观点是什么.尼尔,我们一致同意,就从你开始提出反驳意见吧. 尼尔·弗格森:我给法里德提的问题是,如果你是正确的,而且中国将要重蹈日本的覆辙,那么考虑到你们二位所提出的日本国土面积小得多以及中国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那将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是正确的,而且中国将要重新上演日本的经济历史,那么可以肯定地说21世纪将是属于中国的.如果中国真的重蹈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的覆辙,那么在增速放缓之前,中国不仅已经获得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很大份额,而且还在全球拥有了很大的权利,因为日本在1945年遭遇军事失败而丧失了国家主权,而中国从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来讲,还是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讲,中国重蹈日本覆辙的可能性只是你方杞人忧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