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规范的自律性和他律性区别在哪里,现在还没弄清楚,举个例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3:45:47
道德规范的自律性和他律性区别在哪里,现在还没弄清楚,举个例子,
道德规范的自律性和他律性区别在哪里,现在还没弄清楚,举个例子,
道德规范的自律性和他律性区别在哪里,现在还没弄清楚,举个例子,
所谓他律道德水平,这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理论,儿童在3~7岁时,处于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也就是说,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的结构中表现出来.其基本特征是: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皮亚杰将这一结构称为道德的实在论.
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
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道德实在论的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皮亚杰与英海尔德在谈到这个时期的儿童特点时说:“道德实在主义引向客观的责任观,历而对一种行为的评定是看它符合法律的程度,而不管是出于恶意的动机违反这个原则,还是动机好却无意违反了规则.例如,儿童在理解不准撒谎的社会价值之前很外(因为缺乏充分的社会化),在对有意的欺骗与游戏或纯粹的愿愿望有失真实区别之前,成人就告诉他们不要撒谎.结果说真话就成了儿童主观人格之外的东西,并引起了道德实在论和客观责任观,从而使儿童认为一切诺言的严重性似乎并不是看有意欺骗的程度,而是看实际上跟真实性相差的程度.”
第四,赞成来历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在道德实在论的儿童看来,惩罚就是一种报应,目的是使过失者遭遇跟他所犯的过失相一致,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是改变儿童行为的一种手段.
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7~12岁期间进入道德主观论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规则不再被当作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强加的东西. 第二,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研究表明,12岁的儿童都认为,那些由积极和动机支配但损失较大的儿童,比起怀有不良动机而只造成小损失的儿童要好些.由于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因而在惩罚时能注意照顾弱者或年幼者. 第三,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第四,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 第五,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 达到自律性道德阶段的儿童,在游戏时不再受年长者的约束,能与同年龄儿童平等地参加游戏,彼此明白自己的立场与对方的立场,共同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独立举行游戏比赛.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进行判断,他们只注意行动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面人的命令或规定.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后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客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属于自律水平的道德.皮亚杰认为只有达到了这个水平,儿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