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水龙头存铅超标隐患,如何鉴别水龙头的好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7:33:35
劣质水龙头存铅超标隐患,如何鉴别水龙头的好坏?
劣质水龙头存铅超标隐患,如何鉴别水龙头的好坏?
劣质水龙头存铅超标隐患,如何鉴别水龙头的好坏?
小心,自来水可能会变铅水!近日,水龙头被爆检测出“铅超标”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多个中外卫浴大牌纷纷中枪.据上海电视台对13个水龙头样品试验发现,9个品牌的水龙头浸泡水铅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其中,有的水龙头铅超标量达18倍;有品牌铅析出量为173微克/升,超标34倍之多,最为严重.
水龙头虽小,却事关家庭饮水安全和老百姓的生活健康.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上水龙头最主要的基材是铜或者合金材料,一些无良商家为降低成本,以劣质的铅黄铜为原料,在电镀等表面处理工艺中,又使用了大量的铅、铬等重金属元素,并省略出厂前的一道洗铅工序,从而导致铅超标,长期饮用含铅水将对我们的饮水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劣质水龙头的危害——铅中毒堪比“三 圌 聚 圌 氰 圌 胺”】
日前,上海市质监局发布的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其抽查的68个批次水龙头产品中,不合格的有21个批次,其中6个批次的产品铅含量超标.7月24日,北京市消协也对外公布了对50种陶瓷片密封水龙头的比较试验结果,有34%样品不达标,浸泡水铅的标准检测中,仅有2个水龙头样品完全无铅析出.
从我国各地抽检的质量曝光表明,全国大量劣质水龙头都存在导致铅超标的隐患.据了解,铅是一种危害人体神经、免疫等各个生理系统的重金属元素.长期使用这些劣质水龙头很可能导致结石,甚至铅中毒,对孕妇及儿童的健康影响尤其大.有专家指出,劣质水龙头对健康的危害,不亚于“三 圌 聚 圌 氰 圌胺”.
相比于成人,水龙头含铅对儿童的危害性更大.中国微量元素铅研究会副会长李增禧在广州市教委组织的一次专题报告中指出:中国儿童健康的头号威胁是铅中毒.据调查,我国30%~40%的城市儿童血铅水平超标,处于铅中毒的状态.难以置信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大城市的儿童铅中毒流行率都在60%以上,部分工业污染区儿童血铅水平超标达100%
【劣质铅黄铜龙头惹的祸】
据国家建材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专家介绍,“铅与空气接触时,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很容易脱落,浸入水中,尤其是水嘴中滞留的‘隔夜水’,铅金属含量更高.”对此,专家建议,水龙头如果数小时不用,再次使用时请先冲水1到2分钟,再流出的水是几乎不含铅的.
在记者调查中,有业内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不少宣称全铜的水龙头,大多都是铸铜,说白了就是铅黄铜,将回收来的黄杂铜重新熔炼,加铅加锌,再经过“纯铜”的包装上市.他告诉记者,一个正常的铜制水龙头,不会低于100元,几十元的水龙头就不可避免要用到铅黄铜,价格越便宜,铅含量越高.
据悉,无铅化是水暖五金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无铅铜、无铅不锈钢、无铅复合材料等产品上市,此次爆出铅超标事件,传闻有不锈钢水暖企业为幕后推手.
【如何选购合格水龙头?】
针对鱼龙混杂的水龙头市场乱象,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除了选择正规建材超市购圌买知名品牌的产品,还要注意向销圌售人员索要产品的检测报告书、品牌标识和售后服务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正规厂家、有权威认证的产品,如美国的NSF(美国国家卫生基圌金会)、加拿大CSA(加拿大标准协会)认证就是当前最权威的国际认证之一.
水龙头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可看出品质好坏:
1、电镀.一般电镀有双层镀和单层镀,自然双层镀的要好得多,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是否是单镀和双镀的,一般情况下,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表面上都看不出有麻点,有斑块,这样的龙头大部分都是双镀的.
2、阀芯.水龙头一般最经常坏的是阀芯,这个一般人是看不出好坏的,但可以看品牌.
3、重量.一般情况下是越重的越好,现在铜是20多元一斤,如果在这个方面比较舍得投入的厂家,水龙头其它相应的配置是不会差的.
4、材质的好坏.铜材一般有58铜,59铜,60铜,当然越高越好,里面含的杂质和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就越少,但这个从表面上观察一般是很难看出差别的,基本上是1和3越好,材质也就越好.
此外,还可以通过望、掂、试这三个步骤来简单地判断一个水龙头的好坏.
望 即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仔细查看水龙头电镀质量.好的电镀锃亮如镜,无圌毛刺,无划伤,边缘的线条分明流畅,如用手在表面按一下,痕迹很快消失.
掂 即拿在手里感受水龙头的重量,好的水龙头手圌感沉重,富有质感.不良商家会以加大壁厚或添加金属蒙混过关,可参照产品检测报告书来判断.
试 即试验水龙头的开关手圌感和出圌水状况.阀芯是水龙头的关键,可轻轻地试着转动手柄,若感觉轻便、无阻滞感则说明阀芯硬度、耐磨性均较好.好的水龙头可以使空气和水充分混合,出圌水手圌感柔和,噪音小.
相关资料与图片均来自于网络:通过百度搜索
相关参考来源如下:
http://news.jc001.cn/12/1102/695566.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