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诺贝尔的感想感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11:03:07
我们对诺贝尔的感想感言我们对诺贝尔的感想感言我们对诺贝尔的感想感言诺贝尔的感想曾经说过,纵观诺贝尔文学奖、和平奖的获奖者的政治立场,再结合一下当年的国际政治时局,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项诺贝尔是意识形态输

我们对诺贝尔的感想感言
我们对诺贝尔的感想
感言

我们对诺贝尔的感想感言
诺贝尔的感想
曾经说过,纵观诺贝尔文学奖、和平奖的获奖者的政治立场,再结合一下当年的国际政治时局,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项诺贝尔是意识形态输出的手腕.
先抛开这两个奖项不说,单说诺贝尔科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及医学奖).在国内(或者不仅仅是国内),一提到科学,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是往往是诺贝尔奖,发表文章,学术腐败.姑且不说这些先入为主的印象反映出了国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价值观发生了怎样的嬗变,单单就这其中的逻辑关系而言,就十分值得质疑.我们在谈论诺贝尔奖和科学的关系时,往往会犯一种典型逻辑错误,就是无关因果,即把两者的相关性等同于必然性和因果联系,这样就导致了为什么在书店竟然能看到“中国什么时候能诞生诺贝尔奖”这样无厘头的书;更有一些科学家(比如结发妻子刚死就娶了个比自己小54岁的那位),谈及这个话题时总是义正言辞的说,只有当中国的科学真正发达,涌现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自主创新能力广泛提高,那样中国能出一个诺贝尔科学奖,但是每当这些话被抬出来,我总要想,恰恰就是你小学生一样的心智和品貌给了你的论断以最强烈的反驳.
1930年发现了拉曼散射效应及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的印度籍物理学家C.V.Raman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30年代的印度是一个贫穷、愚昧而落后的国家,不要说物理科学,就连拉曼所从事的光学研究,那时也不能说是印度的强项,偶尔的一个诺贝尔,只能说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当时那时更青睐和赏识一个肯为欧洲人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做殖民地和奴才的国家及其国民.即便到现在,印度也不是一个物理科学的强国.所以说,偶尔一个诺贝尔与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认为获诺贝尔代表了科研实力的提高,这是一种典型的差异范围草率推广.就算10年之内中国出了个诺贝尔奖,那么真的就是中国科学跻身于一个更高的层次了吗?这就跟中国足球2002年冲出亚洲,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问鼎110米栏一样,都是偶然事件.而最后的结果不是振兴了中国科学,而是肥了某个个人,就像韩国塑造的那个伪民族英雄黄禹锡一样可笑.把诺贝尔神圣化,让他成为科学水平的化身,就好像我们现今喜欢把一切事物都要量化衡量一番,这是种诡异的民族心态
关于诺贝尔获奖者的论题,我很喜欢大牛施一公的评述:“传说中的大科学家都是谦虚、治学的圣人,对名利毫不关注.也传说那些得诺贝尔奖的人,都是半夜被叫醒,然后觉得很意外.其实那根本不是真的.他们意外的是半夜的电话,而不是获奖.我还真不认识哪个诺奖获得者认为自己不该得.大家打破头地往里挤,一次次坐飞机去斯德哥尔摩游说诺奖委员会.如果得不了,心情郁闷,有时还会写很长的信抗议.科学是高尚的,但科学家不一定就高尚,大家千万不要把这两个概念混淆、把科学家神化了.”人很世俗,科学家也一样,诺贝尔奖这个人为设立的奖项也是如此.
中国对于科学的投入还远低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比重和中国人口对于生命科学的要求.从生命科学来看,中国实际研究的总规模大约不会超过美国二个中上水平大学的规模.中国一年在生命科学的产出,不超过日本的一个月的.近年新加坡对生命科学和技术的投入有大量增加,使现时中国全国在生命科学的投入也低于新加坡.总体来说,中国对科学投入和研究规模都还要扩大.
中国对生物技术的热情远高于日本,而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投入却大大低于日本.我念研究生的旧金山加州大学,是生物技术产业的主要发源地,第一个生物技术公司(“基因技术”) 就是该校教授创办、初期是以学校的博士后为主力.很容易体会,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与生物技术的应用关系特别密切.对于非常依赖于生命科学的生物技术产业,能否在中国目前生命科学薄弱的环境下成长,我是有怀疑的.如果要在中国持续发展生物技术产业,还需要显著地提高对生物科学的研究规模和质量.
急于求成的习惯还没有普遍被取代,以致难以对一个或少数几个问题钻研而作出根本性发现、形成有特点的体系.设计美妙的实验还不多.对科学研究的功利的重视远大于对优雅研究的欣赏和受科学发现而激动.中国的研究生教学还要极大地改进.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必然影响多数学生的水平.中国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都还有待改进,认为中国国内合作容易的观点是不准确的.每次合作急于有最好回报,不利于长期良好互动.同行间的建设性关系有待改进.
中国到著名或好杂志去发表论文时,首先要有好的研究.实验室负责人需要教育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非常谨慎小心,更不能违反科学道德.这是世界科学界都面临过的问题.在中国被世界科学家读的论文还很少的今天,如果发表到著名杂志的论文中有少数有问题,可能会对中国整体科学名声有较大的影响.我不主张过分强调中国一定要在《自然》、《科学》、《细胞》、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如果是好的研究,在其它一些好的杂志上发表也是不错的.
我希望这样的时间会比较快地到来,那时将无法用历数几个杂志的论文发表情况来观测中国科学的进步:或者因为论文数量多得难以计算、或者因为研究水平用杂志名称或论文篇数来计算就如海水用斗量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