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和黎元洪分别是怎样的人如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9 20:17:52
宋教仁和黎元洪分别是怎样的人如题
宋教仁和黎元洪分别是怎样的人
如题
宋教仁和黎元洪分别是怎样的人如题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遁初,号渔父,汉族,湖南桃源人.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享年三十二岁.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国民党教父. 黎元洪:史坛上对黎元洪之文著时有所见,但较之黎元洪的复杂曲折阅历和独特的时代特色、人物性格,研讨似有不足.湖北黄陂裴高才先生夙好文史,究心于乡邦人物,推出《首义都督黎元洪》一书,运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对黎元洪进行颇为全面的解读,是一部具有学术和文学价值的作品,对深化辛亥革命及民初政局之研究均有裨益. 裴先生立足于对黎氏独特的身世与行状的把握,并将之与时代政坛闻人作比较研究,立论云:“如果说孙中山是英雄造时势的话,那么黎元洪则是时势造英雄.”正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时势以及民初政坛诡谲多变的时势,将黎元洪推上历史舞台,成为首义都督、民国总统.此一结局,决非黎氏本人事先之人生设计.黎元洪就是这样在不可意料、缺乏思想准备的境遇中,走上政坛顶峰的. 高才先生这部作品的另一成就是,对黎氏行状中之诸多谜团进行了解读.关于黎氏的一生,尤其是其籍贯身世,历来聚讼纷纭,各言其是.作者比较诸说,广事求证,为揭开谜底,进行深入考索,认定黎氏祖籍江西,世居黄陂,生于黄陂木兰乡东厂畈最为可靠.应该说,是颇有说服力的. 在相当长的时段中,由于我们的史学研究流行一种简单的二元对应模式,品骘人物时“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是革命,便是反动”.此种非此即彼之“一刀劈”史论,是难以真实界定大千世界形形色色之人物的.我们要为历史留真,必须走出概念化、绝对化,如实叙介人物,不必拘泥于誉之或诋之的两极中.这也许就是此书的看点之一. 纵观黎元洪之一生,经历了北洋海军、湖北新军、首义都督、三任民国副总统和两任民国大总统诸时段,其间有于国有功者,也有功大于过者,亦也功过相偿者,还有过失难辞者.要进行细心的理性评介,而不能以论辩取代事实.窃以为,黎元洪出山为首义都督是黎氏一生中关键之史事.论者常出其首义前还杀过革命党人,但此事系传闻,无确证.历来文坛上常将黎讥为“床下都督”,更缺乏佐证.事实上,在1911年10月10日晚首义枪声大作时,身为新军协统之黎元洪并没有奔赴军营,指挥部下反抗革命军,而是避处于黄土坡僚属家中静以待之.相反,湖北新军另一统军人物张彪却在第八镇司令部组织士兵进行顽抗.此时此刻确乎为关键时刻,黎元洪与张彪的态度迥然有别.当时,作为湖北新军第二号人物的黎元洪居然在起义大火燃起时,对清军安危不挺身而出,而作壁上观.可见其不想与革命军为敌.黎的这种态度,才有可能被起义军请到谘议局大楼开会,并被拥立为湖北都督.以前的史论中,对这一关键史实缺乏认知,这是不能不顺便提到的. 作为两任民国总统,黎元洪可圈可点的史实很多.当时他受制于北洋军阀,也曾想有所作为,乃至一度谋南下,与孙中山的护法相呼应或参与,但毕竟由于势单力薄,也不具有孙中山再造共和的意志,因而,黎氏不能与进步潮流同行.但黎氏居京期间,最为重要的政治姿态是,当袁世凯帝制自为时,黎氏坚决予以拒绝、反对.这是黎氏的大节大德.从黎氏附和参与武昌起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这两件决定性的大事而言,黎氏在近代政坛上还是显示出了独特的灵光的.作为一位军界闻人、政坛巨子,而且在大事上并不糊涂的黎元洪,在史册上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希望你满意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