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的翻译?谁知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2:04:38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的翻译?谁知道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的翻译?谁知道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的翻译?谁知道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以下是译文: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楚国士兵心里忌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是枯死的.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翻动楚营的瓜田.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救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园.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查看,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忧虑).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能守信用.所以说,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古语说:“把失败的情况转向成功,把灾祸转变成幸福.”《老子》说:“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仇怨.”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别人已经做错了事,哪里值得效仿呢?
伯乐一经过冀北的原野,马群就空了。冀北比天下的马都多,伯乐虽然擅长相马,怎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解释的人说:“我们说的空,不是没有马了,而是没有好马了。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去,马群里留不下一匹好马。如果没有一匹好马,那么说没有马,也不能算是假话了。” 东都洛阳,原本是士大夫的“冀北”。有真才实学而隐身不仕的,洛水的北岸有一位,叫石生,洛水的南岸有一位,叫温生。御史大夫乌公凭借度使的...
全部展开
伯乐一经过冀北的原野,马群就空了。冀北比天下的马都多,伯乐虽然擅长相马,怎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解释的人说:“我们说的空,不是没有马了,而是没有好马了。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去,马群里留不下一匹好马。如果没有一匹好马,那么说没有马,也不能算是假话了。” 东都洛阳,原本是士大夫的“冀北”。有真才实学而隐身不仕的,洛水的北岸有一位,叫石生,洛水的南岸有一位,叫温生。御史大夫乌公凭借度使的身份镇守河阳的第三个月,认为石生是个人才,就依照礼仪,把石生招入幕府。没有过几个月,又认为温生是个人才,于是通过石生作媒介,又把温生招入幕府。东都有真才实学的人尽管很多,可是怎么禁得起早晨挑选一个,把最好的带走,晚上挑选一个,把最优的带走呢?这样一来,从东都留守、河南尹起,到各部门的主管和我们两县的官吏,如果政事上遇到疑难问题,或者办案时遇到可疑点,找什么人去商量妥善解决呢?辞官回乡的士大夫们和谁一起游玩呢?青年后辈又到哪里去考究德行、请教学业呢?东来西往经过洛阳的官员们,也无法依礼到他们的住所去拜访。像这样也就可以说是:“御史大夫乌公一到洛阳,洛阳处士们的住所里就没有人了。”难道不行吗? 皇帝处理天下大事,所托付、依靠出大力的,只有宰相和将军罢了。宰相为皇帝搜罗人才到朝廷,将军为皇帝选拔文人武士到军帐里,如果这样,要使国家内外不安宁,那是不可能的了。我被束缚在这里,不能自己引退,想依靠石、温两位的帮助度过晚年。现在,二位都被有权力的人要走了,这又怎能不使我耿耿于怀呢? 温生初到,在军门拜见乌公时,希望把我前面所说的,代为天下人祝贺;把我后面所说的,替我表示对选尽人才这件事的抱怨。 东都留守相公(指朱馀庆)首先写成一首四韵诗来赞美此事,我便依照他的诗意写了这篇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