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孔子的一些经典哲理最好有原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0:47:12
求孔子的一些经典哲理最好有原文求孔子的一些经典哲理最好有原文求孔子的一些经典哲理最好有原文有些在现代社会是有现实意义的孔子可不能为一已之私去解释,更不能用什么唯心唯物小人之主义去解释。孔子是轴心时代伟

求孔子的一些经典哲理最好有原文
求孔子的一些经典哲理
最好有原文

求孔子的一些经典哲理最好有原文
有些在现代社会是有现实意义的

孔子可不能为一已之私去解释,更不能用什么唯心唯物小人之主义去解释。
孔子是轴心时代伟大的思想家。与老子构成中华文明的基本模态。
〈一〉中庸思想。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说:仲尼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并不是调和,折中。而是《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

全部展开

孔子可不能为一已之私去解释,更不能用什么唯心唯物小人之主义去解释。
孔子是轴心时代伟大的思想家。与老子构成中华文明的基本模态。
〈一〉中庸思想。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说:仲尼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并不是调和,折中。而是《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站在宇宙万物,人类社会周流中矛盾转化为和谐正气去谈的。
〈二〉道德情操。
《中庸》中孔子“答哀公问政”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礼是外在表现形式。如对祖先崇拜,朋友礼尚往来,有礼貌,讲理等都是外在的使你成为习惯(内在道德情操的超越)。
我国经济大踏步发展。如能社会人伦回归吾族之儒家,中华大同矣!
孔子的一些经典哲理: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收起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书讲不通,就说是错简,难道错简这麼多吗?若分两章讲,还不出错;若合为一章讲便错。
孔子说,人的等次,分三等,三等以下就没有人了吗?三等以下有其事便有其理,就有这种人,所以说:「困而不学,...

全部展开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书讲不通,就说是错简,难道错简这麼多吗?若分两章讲,还不出错;若合为一章讲便错。
孔子说,人的等次,分三等,三等以下就没有人了吗?三等以下有其事便有其理,就有这种人,所以说:「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佛家有九品,上分上中下,中、下也是如此。
这章三条都是上品。文中有「又」其次的意思,「又」字必须致意用心。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这一章说的是学,人不学不知,不学而知者少,这一章专劝人求学,「生而知之者,上也。」,生下以来便知道的人,有人说是指天命,不必如此讲。生而知者是上等。
「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一学就会的人,这是聪明的人。再来是「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学入不进去,困在这里仍然不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虽然愚,但是我不退,一直往下干。既然知道了,便一律平等。坐火车、飞机、牛车,到台北,不论那天到,都是到。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就怕「困而不学」,特别把「困」字照应,前二句文里都加不上。「困而不学,民斯下矣」,为什麼不说:「王斯下矣」?因为凡是当王,不论多坏,都必须念书。百姓自由,爱学不学,天子至庶人,说庶人困而不学,这种民是下等人。
你们天天求学,学虽然受困,也不是下等人,否则就像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不够人格。
季氏→十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吾虽然忙,但必得要讲,否则对不起大家。若所讲如注一样,那你们自己看注子便可以了。吾讲的与注子一样,也有不一样,偶而有新发明,再取采合理的注解,因为不合理的注解居多,注得曲曲折折,多是炫耀自己的学问而已,所以吾不采取。纵使是吾采的古注,有未尽之意,吾变化文法来说说,其中都有吾的心血。因为注经必须先懂尔雅、说文,懂得训诂,便知道其中的含义就有不同,如「未之有也」,换地方就都不同了。讲东西的方法都不如佛学的唯识学,你们看不进去,大佛学家也不懂,全在日久天长的熏陶。吾讲的你们入不进去,自己受害,吾一律平等,接受不接受全在你,纵使接受心不改变,也得不到好处。
此章的注子都看不明白,今依唯识法说,但是一般有门户之见的人,如同把一个梨切为二,一半儒,一半佛,得到儒的部分便以为好,得到佛的部分就以为不可,有这个道理吗?此章吾有讲表,一看表就会讲。先说这段的组织法,这段九句分四段,这一章是「动作次第」。孔子的用意,人一办事就有对方,先知如何办,再如何办,依次第而来,颠倒就不行。首先是「对境」,办事有对象,如何知道有对象?眼看耳听都是对外,这是第一步。儒佛都是如此,佛家讲六根,以眼耳为首,「视」以眼看,「听」以耳听,一律对外。有外边的境界,就必须表现你的态度,说话眼不看人、听不明白,便出误会,这样能办事吗?听了之后要如何?往后你们念熟「常礼举要」,便知约之以礼,例如人家办丧事,而吊者大悦,合理吗?接下来对待人,要注意「色」,脸上青黄赤白黑,羞耻则脸色红,发怒则脸色发青,病、不高兴则脸色变白,不愉快则脸是黑的。「色」与「貌」不同,貌是容貌,色是颜色。不论有声音与否,例如先是笑容满面,脸一板又不同了。所以对外再来要省察自己的容貌,看看自己对待人是什麼态度。
再来就要办事,言与行。若外境对象不看清楚,自己的表态也没有显现不出来,怎麼办事?所以再来是出动言语、实行办事。言、事,事便是行。
最后有三条,又是另一类,这一类是吾的新发明,但也不是新发明,只是照著这样分,这一类就是贪瞋痴。一写这三个字,有人就以为是异端了,难道儒家没有贪瞋痴吗?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君子指求学的人,不求学者不论有无学问,不能称君子,你们今日要学为君子,因为你们是来求学的原故。自年轻到老都得求学,孔子说过,死而后已,台湾谚语也说:活到老,学到老。有弟子问:何时可以不上学?孔子指著坟墓,意思是死了才可不学。学与不学一迷一悟,悟则处处都通,迷则处处障碍。
求学君子必得有条件,有九个条件,而注重「思」。「思」字,六书通云,念也。思念,再考虑。又择理为思,(经过前面的念虑,再精确选择那一项合理),再依佛家的说法,你们必须懂百法明门,一切法合起来为百法,「明门」有明才能开。门,入门,否则屋里黑漆漆看不见。一百个法就是「明」字,明白了。百法之中有一个五俱意识,五者同时起,但一个是一个。日本国的法律,就是源生於佛学。现今的法律也是学这个,如刑法犯罪,必须具五个条件,先须作意,有意干此事。其次有计画,再著手,有动作。其中还分已遂、未遂,最后产生结果。经过这些条件犯的罪才成立,这是出自百法明门。百法的五遍行有「触,作意,受,想,思」,一感触,意念动,接受外头状况。一感受就会想,计画想了之后才是思。有事才有思,儒家所说的考虑、选择,思都有。君子有九条事情,必须用这「思」字。求学时先博学之,先学,第二步审问之,学了怕有听不明的地方,所以要问明白慎思之,考虑了。再明辨之,笃行之,依著办事,何错之有?佛家讲闻思修,上来必得闻,其次思,思不是打妄想,依百法解释,思后才修。你们「未之思也」,不思那所修的是什麼?修的功夫不到,那成什麼功?所以听懂一句,按一句就成功。
「视思明,听思聪,」
下头说九条,三种动态,一种结果。思是能,往外看等便是所。「视思明」看明白吗?所以说:明眼人如之何?往外看必须看明白,这是一种结果。「耳思聪」,听很灵动,某人说话什麼意思,知个大概。如听音乐,孔子击磬,有一位荷篑的人听闻后便说「有心哉!」有什麼心,打的钟,敲的磬与弹的丝弦便不同,如何能听出来?如庙中的单百零八钟,以高低等音把将情思表现出来,如击磬一般。我们办事,为人、为社会,要看不看错,听不听错,听明白不容易。
「色思温,貌思恭,」
「色思温」,有人说,某人喜怒不形於色,七情不表现出来,这不是一时可学,君子不以声色教人。君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对人的容貌该如何?「貌思恭」,面对著对方或对一切人,容貌都必须恭敬,如今提倡见人笑,一见总统便笑,就是不恭敬。恭是面对对方一切表示恭敬,上对下可以有笑意,下对上不行,晚辈要「仰而听之」,长辈要「俯而就之」,容貌必须思恭。
「言思忠,事思敏,」
再来是动作,「言思忠」忠,诚实,能做到就说,说真话,不能做到便不说。今人都说应酬语,往后你们必须学,朋友见面,作文都必须真实。士贵乎器识,不在乎文学,所以必须言思忠,这样自然少说话。再者,要思说的真心话办得到吗?所办的对不对?如想去当小偷,不能说,不能说就不必干。
「事思敬」,恭与敬不同,恭的底下为心,恭要出自於心,心中有恭,在外表现出来,诚於中则形於外。敬是办某件事,一点不许办错、苟且,应办十分而办八分便不是恭敬、不认真,办九分也不行,十分便办十分,恰到好处,都为他办到。如上课不准时,就是教学不敬。民为邦本,国者,从囗从或,不一定什麼人在其中,若言思恭,事思敬,何须要警察?如汉代的文景,周朝的成康,囹圄监狱中一片荒草,没有犯人。若家家荒草那便不行。
这以上都办到之后,再加以考虑,如刘(霜桥)老师每逢讲完经、讲演后,便睡不著觉,为什麼?他思想他所说的如何,错与不错,因此睡不著,这是君子。
「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以下是「防非」,事做完了,考虑所办的对不对。「疑思问」,若心中有疑仍去办,就错了,这时应当思问。若以问人为羞耻,以显自己的学问,冒充知道,如果不问,永远愚痴。
「忿思难」,在社会办事,有不高兴,不能表现忿怒。一表现忿怒加在对方身上,他又再加回来,来回反覆便出乱子。皇疏注的比较好,虽然遇不合理的事加在你身上,也不以不合理的态度对待他。但是已经忿怒了,色、貌、视、听、言语都会变,表现出来,对方便怀恨在心,后来狭路相逢,他必定以恨相对待,那时便有患难。所以每一发忿时,想到后来有患难。想免去将来的患祸,就不要表现忿怒,如汉代的刘宽。读书何为?读圣人书,学圣人事,不是学文章、演说而已。
「见得思义」,有失有得,一切都是如此。物产、名利,一切一切都是得。见得的事,要考虑合不合乎义,合义便可接受,不应当就不能接受。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