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山有势水无形这句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22:19:16
如何理解山有势水无形这句话
如何理解山有势水无形这句话
如何理解山有势水无形这句话
王者无形,灵变顺通
做人要像水一样,水无色无形无味.它能顺应形势,变换出任何一款形状.它能根据需要,调配成任何一种口味.它是单纯的,却是变通的,灵动的.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夏为雨,冬为雪.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做人如能似水,必成人中王者.
王 者 之 风 , 无 形 而 有 势
中国的许多先哲、圣贤都崇尚水的风范,他们认为,水的品性与中国人的性格最为接近,而且在万事万物中,水也最具有王者风范,无形而有威,无形而有夺万物之势.
的确如此.地球表面积的70%被水所覆盖,论数量、体积、面积,水都当之无愧为“地球之王”,因此地球又有“水球”的美称.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如此之多,无所不有,无所不在.但水却没有自己固定的形态,在干燥的沙漠里,它就藏身于地下无影无踪;在汪洋的大海里,它就潮起潮落,变幻无常.在广阔的人世间,它又心甘情愿地充当着生命之源泉、文明之乳汁、万物之甘霖.
水的王者之风体现在它无惧无畏的气概上,它是真正的勇士.无论是纤纤小溪,还是滔滔大河,都具有无所畏惧的气势.面对高山,面对厚土,它都一往无前地奔流不息,实施着穿透之功、渗透之力,瓦解之方、滋润之法,最终奔向自己的目标.为人王者与水的王者风范极其相似.为人王者,未必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元帅,未必是管辖一方的官员,也未必是身强力壮的硬汉,但却一定是像滔滔奔腾的海水一样有勇气克服做成事业的一切困难,奋勇向前.他有令人折服的本领,有摄人心魄的气质,有不怒自威、不严自肃的压人气势.它的气势隐藏于表象背后,隐藏于无形之中.因为无形,它可以变幻成任何之形,适应任何环境,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但凡成就了一番事业和成功者,无不具有水一样的“无形”之风.正是他们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善于见招拆招、见拳破拳,以无形之能冲破艰难险阻,最终成就了人生的伟业.
王莽就是这样一名“无形”的王者.抛开历史的评价,西汉的王莽可算得上拥有“王者之风”的人物.如果他不是因篡权夺位而留下恶名,没准也会是个流芳百世的周公式人物.
对也罢,错也罢,历史在王莽的手下发生了后人无法改变的故事.今天,我们也不能不佩服王莽的无形之功,胜有形之术的权变之道.水之无形告诉我们,凡是有形之物都有可攻可破之处,就难于立于不败之地.唯有“无形”,才能让敌人无从下手.
无形就是“隐于九城之下,能于九天之上.”“无形”必然没有弱点右为对手所用,只有“无形”的行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虽是虚构,但却是以“无形”而胜“有形”的经典案例.诸葛亮故弄玄虚,撤掉守城的士兵,大开城门,使得司马懿觉得城里“形势”不明不知,无形无影.这让谨慎作战的司马懿决定马上撤兵!
从来无形胜有形.墨子说:“无形最有势.水无形,水有势,人无形,则人可成龙.”他的意思是说水的气势,不是来自于水量的大和小,而是来自于它的无形之力.人的成功不是来自于有限的力量,而是来自于无形的思想、无形的毅力、无形的精神、无形的外力.利用好这些无形的因素,一个人才能不断积聚成功的资本,最终做出一番成就.
无形是水之魂,无形是水之力,无形更是无往而不胜的王者之风.正因其无形,它才可以在江河里奔腾向前,可以在天空中滴落而下,可以在屋檐上倒挂成冰,可以在开水锅里升腾成汽,它可以飞,可以流,可以藏于地下.水之无形是水成形的根基所在;也是王者的气质所在.做人如果能掌握水的无形之能,则必然能够事有所成,业有所就.就如儒学大师荀子所言:“水无形者,方克万物于无形;人无形者,必成大业于无碍.”
无形最大,无形最广,无形最深,无形最能骇人.水无形,可以无所不至,成为“地球之王”;黑夜无形,可以笼罩住世间一切;文化无形,可以催生文明……世间一切无形的事物无一不具有天生的必胜气势.为人者要想使自己出人头地,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学习水的无形之功,把有形的我融入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以无形的应变能力去建功立业,最终像水那样自由自在地幸福生活.
水 无 常 态 而 生 , 人 无 常 形 而 强
水是善于应变的模范.即使水被圈成了不能流动的一潭死水,它还是要应时而变.热时,它就会变成蒸汽,升腾于空中,凝结成水珠,再汇集于地表河流中.冷时,它又会变成冰,保持自己的力量.不冷不热之时,它就不停地渗之于地下.适时而变,随机而变,正是水得以生存的本领.
做人同样需要这样的本领.一个人如果没有水一样的变通能力,根本就无法生存.可以说,变通能力的大小,决定了生存能力的强弱和个人发展空间的宽窄.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地《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水总是随着地形的变化决定奔流方向,打仗根据敌情变化制定取胜的方法.所以打仗没有固定的模式,水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形状.能随着敌情的变化制定取胜的方法,可说用兵如神了.
水善于变化的最大特点是改变自己.用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遇圆则变圆,遇方则变方,能够在面临压力时想办法克服困难,春结露,夏为雨,冬为雾,化而生汽,而成冰.水正是通过不停地千变万化而适应了自然界的变化莫测.水的这种善变精神无时不启示我们,做人必须像水一样有弹性,善变通.在一定时间、一定情况下,因时、因事、因地灵活地进行变通,是成功做人的法则.
水因善变而活,因而不的生命始终充满了生机.做人好是一样,善变通的人总能变不利为有利,变困难为坦途,开拓出新的人生之路.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是一位善于变通的智者.有一次,他向信徒显示神迹,宣称能将远处的一座山搬运到面前来,他念起咒语施展法力,但远山岿然不动,这时他不慌不忙地对信徒说:“既然山不愿意到这里来,那我们就到它那里去.”
古人云:“穷则思变,变则通.”学会变通,善莫大焉.当我们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且莫彷徨、畏缩,水防另辟蹊径,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路来,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路来,往往就能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境.
善于变通是不的生命之源,善于变通更是人生的大智慧.做人做事既要坚持原则,讲究方法,也要懂得灵活变通.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否则,就会沦为食古不化的失败者,成为众人讥笑的对象.很多事情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没有遵循变通这一成功原则.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变通.因为,只有变通才会找到方法,才会获得一条捷径.变通,就是以变化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哲学家讲:“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想要改变环境,就必须改变自己.”
学会变通是做人做事的决窍.不会变通,到最后只会一事无成.
明代的大才子解缙不愧是诡变人才.他正是通过自己变幻莫测的就变能力,在皇帝面前左右逢源,得到了无限风光.
解缙的风光自不必说.而风光的背后却值得我们探究.正是如水一样善变的智慧,给解缙搭建了显露才华的舞台.善变就是生机,善变就有希望,善变就能走向成功.水无常态,人无常形.郭沫若曾说:“我们当不了百事通,但我们可以用水的灵动精神,寻求变通.改变一下思维,变化一下手段,也许会豁然开朗.”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做人如研究数学一样,决不能总在一个圈子里打转,而要像水那样,善于变通.变则通,不变必止步不前.”
人生总是面临不可欲知的变数.应对各种复杂的人生难题,我们需要适时而变,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在动与静之间求得不败的立身之所.
成 大 事 者 深 藏 不 露 , 顺 势 而 动
水总是乐于藏身于低洼之处,它善于借助由高而低的地势,顺势而动而不是逆势而上,“顺势则昌,逆势必亡”,顺势不仅不会耗费自己的能量,而且随着向下坡度的加大,还使水不断获得了双倍甚至于自身之力而无可阻挡的冲力,直到藏身于低洼之处.顺势最大的好处在于以顺为掩护,在顺从中利用“大势”使自己由小而大,由弱而强,由少而多,积蓄无限力量,快速崛起于无形之中.顺势让水有了快速藏身之力,让水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它不像墙头之草,它更不像娇艳的百花,喜欢站在高处招摇自己,喜欢争高抢光,炫耀自己的美丽,却不懂得顺势而动的道理.水就是水,不争光照,不抢位置,哪里最低,哪里最隐蔽,它就奔向哪里,甚至把自己深藏到地球心脏里去,这种深藏不露、顺势而动的本领正是水穿山透地、达江到海的高明所在.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知道低洼之处是最不被人注意的寺方,也是风不能吹之,土难以埋之的地方.先得以自保而后求以渗透长存,这正是水的大本领.如果自保尚且不能,还何谈图得长远呢?凡做人者只要掌握了水这种深藏不露之功,顺势而动之能,就必然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做出令人刮目的大业绩.
人生总难免遇到难以应付的局面,关键是如何巧妙地顺应大势发展,在顺势中积蓄自己的力量,找出自己的发展新路.
孟子说:“舟顺水而行,则必得水力,鸟顺风而飞,则必得风力,人顺势而行,则必得势力.”一代名臣魏征曾在李建成手下任职.当玄武门兵变之时,魏征顺应大势,暗中相助李世民,为自己谋得更好的位置.对此,他感悟到:“昏主当藏身护命,善顺其意;遇明主当顺势而为,不辱才智.”魏征所言,真是深藏不露、顺势而为的精绝妙语!
深藏不露,顺势而动,关键在于能够恰到好处,顺水而下,顺山而上.人不可逆势而行,应顺势而动,要看准势头,看不准势头而被表象所迷惑,就会成为随波逐流的人而不是顺势之人.真正的势有时会显得弱小,就像出土的幼苗虽稚嫩却活力四射,不可阻挡.不是大势的势头有时也很疯狂,但很快就会消亡下去,这样的势是不能称之为势的,只能算一时的风浪而已.
顺势要看时间周期,一个大势的改变需要很长时间,即使是先知先觉者,如果不能顺势,也只能坐失良机.因为你太早知道了,没有顺大众的势,你就是有问题的.你知道了顺势,你的先知先觉才有价值.顺势而动还要有认输的勇气,不做赌气和冲动的事情,错了马上调转过来,顺势而为,才能不被淹死.做人需要学会水的本事,时时,事事善于藏身隐形,随势而动.随并不是盲目地跟随和无目的地随身附和,而是随其大势,把握机缘,后发制人,也只有这样顺势而动,在顺势而为中开创人生的新天地.
慧 眼 识 势 , 量 力 而 行
水不像人长有一双眼睛,可以看清人世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但水之慧眼却更高于人的肉眼,水是用心来感知世界的.水流所到之处,哪里是高山,哪里是平地,哪里坚硬,哪里柔软,哪里阻挡之势强大,哪里阻滞力量单薄,它都会在接触到的一瞬间感知清楚,并根据自己的力量,或猛功硬冲,或迂回而攻,直到消除阻隔,达到自己的目的.水确实是量力而行的模范.
有一首关于水量力而行的诗这样写道:“天地采日月精华,日月凝天地精华,水因此而生.山有势,水无形.山之初,声震寰宇,撕破长空;水之初,无声无息,脉脉含情.亲水而秀,因水而情.水漫之时,波涛汹涌,浩荡喷薄.水,可泉可溪,亦江亦河,或海或洋.方才轻柔可依,掬水可饮,瞬息之间又奔腾而去.岁月将至,叶上水露,叶下水珠,百草焕发青春……”
当水细小之时,它温顺而活泼,哗哗流淌之声犹如一首动听的歌谣,在迷人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滋润和渗透之力,任你是铁打的墙,经也要从基础开始将它瓦解.而当水流汹涌之时,它便积蓄了雷霆万钧之力,以摧枯拉朽之势,扫世间万物于无形.慧眼识势,是既识自己之势,有自知之明,又能识别对手之势,能知彼知己,然后衡量自己的力量,并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水天生就是有这样的本领,做人同样需要这样的本事.
比尔.克林顿曾是美国最小的州阿肯色州的州长.1992年11月3日,年仅46岁的克林顿凭借慧眼识势、量力而行的本领,击败众多对手后,终于成为美国第42任总统.
慧眼识势才能量力而行,量力而行方能战无不胜.水因能慧眼识势,才做到了遇山绕行,遇坡下行,遇海就融于其中.做人做事都需要学会水慧眼识势、量力而行的本领.不能识别势之优劣,就必然会跌入失败的深渊之中.
量力而行会使你减少失败的痛苦,量力而行会使你减少悔恨的叹息,量力而行就不会把自己送入前为悬崖,后为绝壁的困境之中.当年,毛泽东就是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的十六字方针,巧妙地运用慧眼识势,量力而行的水之大智,屡屡克败强敌.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彭德怀指挥志愿军战士,再一次灵活运用这一智慧,使强敌屡受重挫.
有位哲人说:“量力而行,恰到好处;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一个量力而行的人才能活得充实,才能活得轻松,才能让自己得到满足和快乐,才能够称得上永远的成功者和胜利者.
“千回百转辨深浅,量力而行踏归途”,水的归途坎坷不平,哪里有高山,哪里有深谷,它都必须辨别清楚,并根据自身能量的大小或直行,或绕转.人生的旅途犹如水之奔流,只有慧眼识势,量力而行,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最快乐的自己,最成功的自己.
水 满 则 溢 , 物 极 必 反
水是善动的“精灵”,水满自溢,水满自流.从水的这种特性中,我们的先哲们发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像水一样,当它发展到自己巅峰状态之时,就会自动停止继续上升的势头,转而走向它自己发展的反面.所谓热到极点必寒,而寒到极点必热.水满则溢、物极必反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启示我们,做人做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能堵死退路,把自己置于绝对.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凡是狂暴的事物往往正处于它自身的巅峰状态,自然规律就会使他马上回落下来.狂人如希特勒、暴政如法西斯者之所以不可怕,就在于他们的狂暴是巅峰状态的表现,必然为内外因素所抑有制,走向事物的反面.狂暴就是自掘坟墓,狂暴就是自取灭亡.物极必反,只是时间的早与晚问题,因为狂暴者已是把自己的时针拨到了中午12点,当然马上就要面临下午与晚上了.
水满则溢,月圆则缺,这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现象,从这些现象中,先哲们得到了许多做人的启示.为此,鲁国的有识之士在鲁桓公的庙中安装了“欹器”,借以警示后人“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当孔子有感于此,发出了“恶有满而不倾覆”的感叹时,弟子子路请教他有无保持“满”的状态的办法,孔子借题发挥,告诫他的学生说:“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就是说,只有做到智高不显锋芒,居功不自傲,勇武而示怯懦,富有而不夸显,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长久而不致衰败.
墨子通过对水满则溢的观察,引申出做人要把握住“度”的命题,他说:“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故曰:太盛难守”的想法,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为人做事必须把握住“度”,做什么都不可“太盛”,否则,事物往往会转向其对立面,造成不良的甚至是十分严重的后果.
司马迁说:“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荣华富贵是一种腐蚀剂,它会使人变得目空一切,强暴专横,为所欲为,使自己走向平和安逸的反面,为自己的败亡制造条件.所以,唐朝名相房玄龄告诫人们:“贪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
凡事都把握住一个合适的尺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这也是儒家学才历来提倡的中庸之道,更是与水满则溢、物极必反的大智慧一脉相承.做人做事,无论从自保的角度看,还是从长远发展看,都必须准确把握“适度”二字,所谓花半开最美,酒半醉最宜.不然,过分追求名利,过分追求权位,过分追求声色犬马,就会为之所累,受之所困而不能脱身,最终身败名裂.而把握了一个合适的尺度,“威而不猛,乐而不淫,富而不骄”,必能得长久之利,享长久之福.
俗话说:“凡事留一钱,日后好见面.”凡事都留有余地,方可避免走向极端.特别是在权衡进退得失的时候,务必注意适可而止,尽量做到见好就收.“食要八分饱,利要七分求”,做人必须遵循老祖宗留下来的大智慧——中庸之道.不走极端,不要狂暴,就能够像水一样,达到“无忧无虑、无为无形”的最高境界.
入 乡 随 俗 , 以 圆 随 方
水最懂得入乡随俗,以圆随方的处世之道.位居山中无论水量大小,总是与山的刚硬之风相呼应,它不与山石叫板,而是顺应山石的走向而去,山给它留出多宽的路,它就走我宽的路.山色为青,水就随之呈青色;山色为绿,水就相应变成绿色.山崖陡峭,它就贴紧崖顺势而下;峰随路转,它也决不另辟蹊径,欢快地随弯而弯,随直而直,以圆随方.一旦位居河谷,又总是与河谷的深邃相一致,顺势而去的轰鸣声让河谷更加幽深.水这种“随俗”而立、“随方”而行的本事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
世上唯有“圆”的物质才会鲜活而灵动,“圆”是物质适应一切生存环境的法则.方正不能伤到“圆”,棱角不能破坏“圆”,水让自己灵活圆润起来,才能够在方的土地上奔流.假如水不是以圆就方,不用说奔向大海,就是寸步之间也难以逾越.做人如果不懂得水的入乡随俗,以圆随方的道理,也必然是寸步难行.
春秋时,孔子很讨厌阳货小人得志、不可一世的气焰.但阳货对孔子还比较尊敬,很希望孔子出来为他做事.不他想让孔子拜见他时,子孔子不去拜见他.根据当时的礼节,大夫送东西给士,如果士没有亲自在家接受,就得回拜还礼.阳货趁孔子不在家时,送一只乳猪到孔子家去.殊不知孔子也趁阳货不在家时前去拜谢.但是,二人竟在路上相遇了.于是,阳货就抓住孔子常说的仁和智两个话题,让孔子答应他的请求.孔子最后便答应他道:“好吧,我要做官了.”
当然,后来孔子也没有在阳货手下为官.所以,孔子的答辞不过是不得罪阳货的圆滑之词.孔子这样既没有得罪阳货,也没有让自己失去原则,可谓一举两得.先顺从别人的意愿,而后再想办法加以拒绝,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这是入乡随俗的高明所在.可见,随并不是无原则地随,就像水一样,不管怎么样随方,水总是保持自己的圆润之身.入乡随俗,以圆随方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方法,更是把自己迅速融入新环境,结识新朋友的最佳捷径.不然,总是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不肯随俗,不肯随俗,不肯委屈自己,就会成为孤独的人,成为不入大流的失败者.
黄培炎曾经给儿子写过四句话:“和若春风,严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就是希望儿子像古铜钱那样外圆内方,以圆随方.对人要宽容和善,像春风一样温和,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像秋霜一样严肃.一位领导者也说:“做人要讲究和将就.”讲究就是约束自我,将就就是宽恕别人,就是以圆随方.
做人贵在懂得方圆之道,宜方则方,宜圆则圆.内圆外方之人必然有坚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糊涂”的智慧,有“疯狂”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人生在世只要运用“方圆”之道,必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能泰然自若,不为世人的眼光和评论所左右.
变 身 而 不 变 质 , 变 状 而 不 变 性
老子始终很推崇水性柔而能变形的特点.老子发现,水能够适应任何环境,处于什么环境它变成什么形状,与所处的环境平和相处,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就是瓶罐之形.不仅如此,水还常常变身为雪、这汽、为冰、为霜,但变来变去最终还是归结为水,从来不会改变性质.但不管它的外形如何千变万化,它自身的水性却永远不会改变,改变的是存在形式,不变的是其本质.老子称赞“君子比德若水”,做人若能做到君子的程度,就会具有水一样的品德,做人的方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却始终不改其心.
《荀子.儒效》中称赞水“千举万化,其道一也.”庄子也曾称赞水“不离于宗,谓之天人.”孔子一生遇水必观,曾观于黄河、观于长江、观于东海,对滔滔河水,发出了许许多多的人生感慨,其中说到水的变化时,说:“水升腾为汽,幻化为云,滴落为雨,飘然为雪,凝结为露,终不失其性,君子之德也.”说到底,先哲们无不借助水变身而不变质、变状而不变性的本性,启示人们,不管人生如何变化,做人都应该“心体莹然,不失本真”.
苏东坡一生可谓“千举万化”,职位、官衙、任职不断变来复去,他的诗、文、词、画和所作所为,也无一不体现了他追求的执著和做人的变通.尽管“变”字贯穿了他的一生,但他独特的思维和人格,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却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自己,未曾有所改变.水所具有的“变身而不变质,变状而不变性”的品性是他做人为官的真实体现.
左思有一首诗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不自贱,重之若千均.”意思也是强调,人不能因外表的变化而改变自我,要保持真我.
失去自我是悲哀的.所以为人处世不能没有“真我”.水尚且知道,变身只为权宜之计,变状只为自保之法,无论是结春雨、凝夏露、为秋霜、飘冬雪,最终还是不改变真我,最终还是要回归为水.如苏东坡,做人做到此等境界,才是真正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啊!
适 者 生 存 , 而 非 大 者 生 存
水是善于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的“大师”.地球上没有水不能适应的地方,顺应天理,顺其自然,适者生存,这是世间万物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水正是正确地把握了周围的环境与条件,无论是严寒还是低洼,无论是平原还是险滩,无论是洁净还是肮脏,无论是严寒还是炙热,它都能乐在其中,站稳脚跟,永存其间.水可大可小,可静可动,可方可圆,可淌可飞,可柔可钢,可散可聚,比世间万物更拥有多得多的适应之法,生存之道.其适应生存的本本领确实是一种大智慧.
适应是最重要的生存法则.表面看来,水并没有什么特殊高强的本领.只是能够适应,适应让水没有妄自尊大,适应让水去除了自以为是,适应让水能随遇而安,找到自己安营扎寨、施展才能的舞台.水适应环境的本能启示我们,做人只有像水那样适应环境的人,不管自己本领多么高强,往往会最先走向被淘汰出局的厄运.竞争法则就是这样残酷无情.做人必须遵从适者生存而非大者生存的法则,不然,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弱小未必消亡,强大未必永生.做人也像世间其他万物一样,永远也不要妄自尊大而自以为王.适应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达尔文的学说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中,只有最能适应的而不是强大却不适应的部分才能够取得生存的权利,否则就被淘汰.
著名企业家尹明善在著书立说,谈到自己的管理经验时,讲到这样一件事:几个非常优秀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到他的公司就职,但时间不长就都提出了辞职,理由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自己的远大抱负难以实现.不能否认,他们都是很有才华、很有抱负的年轻人,但尹明善还是毫不惋惜地批准他们的辞职.他认为,这些年轻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没有看到企业承包是个高度分工而又高度合作的现代化组织,而他们却一味强调突出自己.由此可见,持才傲物而妄自尊大,就很难适应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必然难以取得事业上的突破进展与成功.
在人性丛林中,那些自以为才高八斗而不肯屈尊于人,适应环境的人,往往是缺少真才实学的人.有真才实学的人常常是肯于低头向别人请教,善于适应各种环境的成功者.如果知道自己何者强大,何者弱小,别人何者强大,何者弱小,巧妙地避免以自己的弱小去面对他人的强大,积极地用自己强大的一面去面对别人的弱小的一面,就会随心所欲地适应环境,使自己的人生获得更大的成功.
自以为强大的人如果不肯低头适应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会像恐龙一样走向灭亡的境地.而善于适应的人即使很弱小,也会因其善于适应而变得强大起来.法国作家雨果说:“不要追求自己变成强大的人,只需使自己变成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人,自然就会成为强者.”中国的先哲管子说:“适如水者则强,适如风者则广,而不适者则亡.”当一个人无法适应周遭环境时,那么不管它如何强悍,失败仍将常伴左右.反之,就会处处春风得意,如水欢快.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好研网] 不是我写的, 这个解释 我觉得还行!